山荏是寒性还是热性的
山荏属于温性中药材。山荏是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成熟果实,中医认为其性味辛温,归肺、脾经,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鱼蟹中毒等症。
一、温性特征
山荏的温性体现在其辛温解表的特性上,能发散风寒,改善恶寒发热、无汗头痛等风寒表证。其挥发油成分紫苏醛、柠檬烯等可刺激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这与寒凉药材抑制代谢的作用相反。传统用法中常与生姜配伍增强散寒效果,如治疗胃肠型感冒的藿香正气散即含此药对。
二、临床应用
山荏的温性使其成为风寒袭肺的常用药,对于咳嗽痰白、鼻塞流清涕者,可与杏仁、陈皮同用。其行气宽中作用对寒邪犯胃导致的脘腹胀满、恶心呕吐有效,常配伍砂仁、木香。需注意阴虚内热者慎用,以免温燥助火,加重口干咽痛等症状。
三、现代研究
药理实验证实山荏提取物能扩张毛细血管,提高皮肤温度,验证其温通特性。其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呼吸道常见致病菌有抑制作用,这与其治疗风寒感冒的传统认知一致。但研究也发现过量使用可能引起消化道刺激,符合温性药材易伤阴液的特性。
四、配伍禁忌
山荏不宜与石膏、知母等大寒药材同用,避免寒温药性相抵。风热感冒出现咽喉肿痛、痰黄稠时禁用,否则可能助热生火。高血压患者长期大量使用需谨慎,因其挥发油成分可能影响血管张力。
五、食疗应用
作为药食同源材料,山荏可制成紫苏粥缓解胃寒腹痛,或与红糖煎服治疗轻症风寒。日本料理常用鲜叶解鱼蟹毒,体现其温中和胃的特性。建议每日用量不超过10克,避免温燥过度引起上火。
使用山荏时应辨证施治,风寒体质者日常可用3-5克泡茶预防感冒,但出现口舌生疮、便秘尿黄等热象时停用。孕妇及过敏体质者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不可与降糖药、抗凝药同服。储存时需密封防潮,避免挥发油成分流失影响药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