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骨折的治疗
老年人骨折可通过保守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具体方案需根据骨折类型、部位及患者身体状况综合评估。常见诱因包括骨质疏松、外伤、慢性疾病等,可能伴随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1、保守治疗
适用于稳定性骨折或身体条件不耐受手术者。通过石膏固定、支具外固定等方式制动,配合卧床休息。髋部骨折可使用防旋鞋避免移位。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情况,期间注意预防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2、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碳酸钙D3片、阿仑膦酸钠片等抗骨质疏松药物改善骨密度。疼痛明显时可短期应用洛索洛芬钠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合并感染需联合头孢克洛胶囊等抗生素。药物使用需监测肝肾功及胃肠道反应。
3、手术治疗
不稳定性骨折或关节内骨折多需手术。股骨颈骨折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椎体压缩骨折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后需早期康复训练,髋部手术患者48小时内需下床活动预防并发症。
4、营养支持
每日补充优质蛋白如牛奶、鱼肉,摄入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适量增加西蓝花、豆制品等含钙食物。合并糖尿病者需控制血糖,高血压患者限制钠盐摄入。必要时口服肠内营养粉补充能量。
5、康复训练
骨折稳定后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上肢骨折可做握拳练习,下肢骨折从踝泵运动开始。恢复期采用步行器辅助行走,配合红外线照射、低频脉冲电刺激等物理治疗。避免过早负重导致内固定失效。
老年人骨折后需加强陪护防跌倒,卧室保持通道无障碍,浴室安装防滑垫。每日晒太阳20分钟促进维生素D合成,戒烟酒减少骨量流失。定期骨密度检测,长期服用钙剂者每年复查泌尿系超声。若出现患肢麻木、苍白等需立即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