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房颤平时注意事项有什么
心脏房颤患者平时需注意控制基础疾病、规律用药、避免诱因、监测心率和定期复查。房颤可能增加血栓栓塞风险,需严格遵医嘱进行抗凝治疗。
1、控制基础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可能诱发或加重房颤。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血糖,保持血压低于140/90mmHg,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超重者需通过低盐低脂饮食和适度运动将体重指数维持在18.5-23.9kg/m²。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应使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
2、规律用药
需遵医嘱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盐酸胺碘酮片、盐酸普罗帕酮片等控制心室率,使用华法林钠片、达比加群酯胶囊等抗凝药物预防血栓。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服用华法林期间需定期监测INR值维持在2.0-3.0。若出现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出血倾向应及时就医。
3、避免诱因
酒精、咖啡因、尼古丁可能诱发房颤发作,应戒酒戒烟并限制每日咖啡摄入量不超过200mg。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运动时心率不宜超过170减年龄。冬季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腹泻脱水可能加重心律失常。
4、监测心率
每日早晚测量脉搏,注意是否出现脉搏强弱不等、节律不齐等异常。可使用具备房颤监测功能的电子血压计或智能手环记录心率变化,发作时记录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静息心率持续超过100次/分钟或低于50次/分钟需就医。
5、定期复查
每3-6个月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评估左心房大小和心功能变化。长期抗凝治疗者需每1-2个月检测凝血功能。出现心悸加重、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症状时应提前复诊。导管消融术后患者需按医嘱进行随访检查。
房颤患者应保持每日7-8小时规律睡眠,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多摄入深海鱼、坚果和橄榄油。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每周累计150分钟。随身携带病历卡注明用药信息,外出时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环境。家属需学习心肺复苏技能,以备紧急情况下进行急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