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急性视网膜脱落复发

29278次浏览

眼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眼睛给我们生活带来非常大的便利,它可以使我们感受光明,帮助我们看到一切美好的事物。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好好爱护我们的眼睛,避免感染眼部疾病。视网膜脱落是我们常见的眼部疾病之一,那么对于急性视网膜脱落复发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有些视网膜脱落患者可能经过多次手术,最后眼睛视力还是接近失明。视网膜脱落存在再次脱落,这是不可避免的。视网膜脱离范围越小、裂孔数越少、裂孔面积越小、玻璃体膜形成程度越轻,手术成功率也越大,反之则小。

手术后我们应该注意日常的保养,包括饮食等方面,避免复发。

1、视网膜术痊愈后,应避免眼睛受外伤和撞击,不喝酒和不吃辣的食物,这些会使血液加速。食用辛辣刺激食物不仅会给眼睛带来炎症还会使视网膜血管破裂和出血的危险。

2、患者术后尽量不做剧烈运动,不要提重物。注意观察视野异常,定期复查。如果视力恢复不是很理想,也可以考虑采用中药来调养。适当口服一些神经营养药。

3、手术后,看书,看电视要适当,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用眼过度,保证睡眠质量;防止眼部外伤,注意珍惜和保护已恢复的视力,确保手术疗效。长时间的低头,用力地抓挠,极易造成视网膜再次脱离。

刚手术不久的病人要注意生活起居,洗头时可以采用仰卧位洗头法,轻轻地冲洗,并保护好眼睛,勿使头部剧烈运动,做好保暖,预防感冒咳嗽,大力咳嗽或打喷嚏时,用舌头顶住上腭,防止患者视网膜再次脱离的发生。

相关推荐

什么是视网膜脱落
有些朋友看书、看电脑时间长会感到眼睛模糊,看东西很不清楚,有时还会觉得眼前有东西飘来飘去等,怀疑自己是不是患上了视网膜脱落,下面小编为大家讲解一下什么是视网膜脱落?
视网膜脱落用药指南
关于视网膜脱落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得了视网膜脱落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视网膜脱落发生之后,如果早期不干预治疗,会导致严重并发症出现。那么,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视网膜脱落用药指南。
什么是视网膜脱落真正的原因
视网膜脱落此种眼部疾病,相信大家都比较的熟悉,都清楚此病的发病率很高、治愈的难度也很高,可是对于引发此病的原因却知之甚少,只有了解发病原因,不管在治疗上还是预防上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视网膜脱落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视网膜脱落中药可治愈吗
眼睛是很脆弱的,不小心就会患上各种病症,比较严重的一种就是视网膜脱落,视网膜脱落的治疗方法也是患者比较关心的,有些患者问吃中药可以吗?接下来一起了解一下视网膜脱落中药可治愈吗?
关于视网膜脱落的预防
近年来,眼部疾病出现的频率也是越来越高,而视网膜脱落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严重时可引发失明的现象,危害极大,因此在平时做好此病的预防工作就显得极为的重要,下面通过此文来介绍一下怎样预防视网膜脱落,以便大家有所了解。
03:01
视网膜脱落的原因有哪些
视网膜脱落指,视网膜没有能够贴到眼球壁里面,从眼球壁里面脱下来。这时候就会造成视野缺损。视网膜脱落主要有三类,一种是视网膜上出现裂孔,眼睛里面水通过破孔流到视网膜后面,就把视网膜从眼球壁上脱下来。这种叫做裂孔性视网膜脱落。还有一种叫做牵拉性视网膜脱落,当玻璃体对视网膜产生牵拉时候,也有可能把视网膜带下来,或者眼睛里面有其它病变产生增殖膜,也会把视网膜牵拉下来。那么还有一类渗出性网脱,和出血炎症有关系。所以视网膜脱离有三种不同类型,裂孔型、牵拉型和渗出型。
02:49
视网膜脱落严重吗
视网膜脱落实际上是眼睛里面一层薄膜贴附在眼球壁上,这层膜叫做视网膜。当视网膜从眼球壁上脱落下以后,就看不到东西。如果视网膜脱落及时得到复位,一般视力可以提高,甚至完全恢复。但如果脱落长时间得不到治疗,即使过一段时间又贴回去,但是看东西视力还是受到影响。所以视网膜脱落对眼睛影响很大。另外有部分视网膜脱落,因其它病变造成,叫做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往往跟一些全身病相关,这些病变是全身病并发症,同时也代表全身病控制不好。那么当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产生网脱时候,也是对全身病警告。
视网膜脱落手术后多久恢复视力
要完全恢复一般要经过6个月-2年左右。视网膜脱落不好好治疗的话很容易致盲,视网膜脱落原因最多的就是和高度近视有关。近视使眼球发生了改变,尤其是高度近视眼,时间长了会导致视网膜脱离,所以对高度近视眼的人我们要定期查查眼底。早期发现视网膜有脱离我们可以做一些早期预防治疗。高度近视眼的人避免做一些剧烈的活动,比如打球、高台跳水等。还要注意避免眼外伤。
语音时长 00:59

2019-12-10

58074次收听

视网膜脱落的原因
视网膜脱落的类型主要有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和渗出性视网膜脱离三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最常见的网脱类型,主要原因是存在视网膜裂孔,玻璃体腔内液体经裂孔进入视网膜下,造成视网膜脱离,多见于高度近视人群,视网膜周边部有格子样变性或囊样变性是其危险因素,年龄大,遗传因素,眼外伤等因素是其诱因。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多见于玻璃体积血或玻璃体腔有增殖性病变的患者,常见病因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等。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多与眼内炎症有关,常继发于高血压,妊高症,原田小柳病等。另外,眼部原发或继发的肿瘤也会导致视网膜脱离。
语音时长 01:27

2019-12-10

51967次收听

视网膜脱落手术后眼压高怎么办
视网膜脱离手术后如果出现眼压高,最好尽早找眼科医生做详细检查,治疗方法有眼药水、口服药、虹膜等镭射及手术治疗。应当采取以下方式,做手术后有可能会维持在28、29mmHg左右,这时不需要做任何的特殊处理;手术后如果眼压达到超过40mmHg需要用一些降压药物,比如前方穿刺、全身静脉滴注或者局部用眼药水进行降压治疗。正常眼压是10~21mmHg,眼压过高很容易引起神经受压力而造成伤害,就是所谓的青光眼,为远离本病,平时生活中大家要学会保护和爱护自己的眼睛,防止眼睛受伤,不要用眼过度造成疲劳,尤其不要总盯着电脑和电视,看书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平时易吃含高蛋白,高维生素和矿物质,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玉米,红萝卜,红薯等。
语音时长 01:48

2019-11-27

56566次收听

如何治疗视网膜脱落
视网膜脱落的治疗方法,最多的是手术方面的治疗,一般视网膜脱落手术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类叫内路,一类叫外路。一般患者采取内路或是外路需要根据患者脱落裂孔的情况、脱离的范围、裂孔的位置,还要根据医院的手术设备、手术条件、医生的技术来决定,一般所谓的外路就是不打开眼球,在眼球的外面进行手术,也称之为巩膜垫压、巩膜扣带手术,在眼球外面把巩膜和脱离的视网膜都顶在一起,让它贴在一起继而生长在一起,称之为外路;还有一种叫内路,患者裂孔比较特殊,裂孔比较大,比较靠后面而且范围比较广,如果在外面顶它,不好顶,范围大还有比较靠后面的不容易到达,所以一般要进行内路手术,内路手术是在眼球里面,在视网膜的表面将玻璃体全切掉,然后在眼睛里面通过空气或者是重水,把视网膜都贴回去,在有问题的地方,如裂孔或者变性的地方,通过激光将它封上,然后在里面填充,填充气体、填充长效气体、填充硅油等,现在因为各种原因,填充气体几乎已经很少,所以基本上需要填充硅油,填充硅油后把视网膜固定住,待视网膜发育完好,过一段时间将硅油除去,这是内路的手术。所以手术方法主要是两大类:内路和外路。视网膜脱落早期,症状很轻,有散光,会出现裂孔,局部有小的脱离的患者,少数的部分人发现较早,也可以不用手术的方法,可以通过打激光或者眼睛里面短期的打气,先把视网膜贴回去,再去打激光,还有称之为充气性,即是从外面用类似气球的东西顶住外面,让它贴,上然后打上激光,但这种方法有特定的适应症,仅有比较少的一部分人适应。所以大部分的手术分为内路和外路,通常通过巩膜扣带和玻璃体切除两种方法进行视网膜脱离治疗。
语音时长 03:15

2018-09-29

52527次收听

02:09
什么人容易视网膜脱落
近视度数较深、高度近视、中老年人、外伤、运动、遗传、患者本身眼底视网膜有问题,容易视网膜脱落。容易视网膜脱落的人群包括:1.近视度数较深,高度近视的人容易有视网膜脱落。2.中老年人玻璃体随着年龄增长会有变化,视网膜与玻璃体之间相对移动较多。有时候玻璃体后脱离会拽着视网膜出现视网膜裂孔,出现视网膜脱离。3.外伤运动,年轻人打球或者跳水等运动,造成眼睛的创伤而引起视网膜脱离。4.患者与遗传有关系。5.患者本身眼底视网膜有问题,结构不结实,容易引起视网膜脱离。
02:20
视网膜脱落后眼压有什么变化
视网膜脱落后,会出现眼压低、炎症更重、症状混淆、肿瘤、其他的问题。视网膜脱落分为孔源性视网膜脱落,渗出性视网膜脱落,牵拉性视网膜脱落。最常见的视网膜脱落是孔源性视网膜脱落,孔源性视网膜脱落是视网膜出现裂孔,液化的玻璃体转移到视网膜,会出现眼压低的情况。患者裂孔较大,病程较长,眼压会很低,眼压低会使得炎症更重,眼压进一步降低,甚至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视网膜脱落的症状混淆,引起脉络膜脱离混淆成肿瘤或者是混淆成其他的问题。出现视网膜脱离后,患者应尽快治疗。
03:55
视网膜脱落的治疗方法
视网膜脱落早期,局部有小脱离的患者,可以不用手术,通过打激光或者眼睛里面短期打气,先把视网膜贴回去,再去打激光。视网膜脱落以手术为主,手术方法主要有内路和外路。采取内路或者外路,需要根据患者脱落裂孔的情况,脱离范围、裂孔位置、医院手术设施、手术条件、医生技术决定。外路手术是不打开眼球,在眼球外面进行手术;内路手术是在眼球里面,在视网膜的表面,将玻璃体全切掉在眼睛里面,通过空气或者是重水,把视网膜都贴回去,在有问题的地方,通过激光封闭,在里面填充硅油。
如何预防视网膜脱落
视网膜脱落常见与近视有关,首先要预防近视发生,如发生高度近视,要避免剧烈的运动,如跳水或蹦极,尤其是头部的震动。对于高度近视大于600度以上的患者,定期到眼科检查眼底情况,减少视网膜脱离的发生,把损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语音时长 01:22

2018-06-22

52204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