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及母婴垂直传播三种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会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导致患者逐渐丧失免疫功能,最终可能因机会性感染或肿瘤而死亡。艾滋病病毒感染后可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三个阶段,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后期可能出现持续发热、体重下降、慢性腹泻等症状。

1、传播途径
艾滋病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包括无保护措施的阴道性交、肛交和口交。血液传播途径包括共用注射器、输血或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母婴传播可能发生在妊娠、分娩或哺乳过程中。日常接触如握手、拥抱、共用餐具等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2、临床表现
艾滋病病毒感染初期可能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如发热、咽痛、皮疹等。无症状期可持续数年,患者可能没有任何不适。进入艾滋病期后,患者可能出现持续发热、夜间盗汗、体重明显下降、慢性腹泻等症状,并容易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3、诊断方法
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检测确诊,包括HIV抗体检测、抗原抗体联合检测和核酸检测。窗口期通常为2-6周,在此期间检测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确诊需要经过初筛试验和确证试验两个步骤。对于高危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艾滋病检测。

4、治疗方法
目前艾滋病主要通过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控制病情,常用药物包括拉米夫定片、替诺福韦片和依非韦伦片等。治疗目标是抑制病毒复制,维持免疫功能。患者需要终身服药,定期监测病毒载量和CD4细胞计数。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可使患者寿命接近正常人。
5、预防措施
预防艾滋病最有效的方法是避免高危行为,使用安全套可显著降低感染风险。避免共用注射器,确保输血和血液制品安全。感染HIV的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接受抗病毒治疗,选择剖宫产和人工喂养可降低母婴传播概率。暴露后72小时内可使用阻断药物预防感染。

艾滋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高危行为是预防艾滋病的关键。如发生高危行为,应及时进行检测。确诊感染后应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定期随访监测。社会应消除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医疗支持和社会关爱。
相关推荐
02:18
03:02
02:43
02:46
03:02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艾滋病最初是怎么来的怎样确诊艾
- 2 艾滋病抗体阳性是艾滋病吗
- 3 艾滋病得了艾滋病该怎么办怎么得
- 4 艾滋病试纸能检测艾滋病吗?
- 5 艾滋病是怎么来的
- 6 艾滋病怎么引起的
- 7 艾滋病如何产生的?
- 8 艾滋病是怎么形成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