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拥抱反射什么时候消失

58477次浏览

拥抱反射通常在婴儿出生后3-6个月逐渐消失。拥抱反射是新生儿原始反射之一,表现为受到突然刺激时双臂张开、手指伸展,随后向内收拢呈拥抱状。若超过6个月仍未消退,可能与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有关。

拥抱反射的消退时间与婴儿神经系统的成熟程度密切相关。随着大脑皮层功能的逐步完善,原始反射会被更高级的神经活动抑制。多数健康足月儿的拥抱反射在4个月左右明显减弱,5-6个月完全消失。早产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相对滞后,反射消失时间可能适当延后,但一般不超过矫正月龄8个月。反射消失过程中,家长可观察到婴儿对突发声响或体位变化的反应逐渐变得温和,动作幅度减小。

少数情况下拥抱反射持续存在需引起重视。若婴儿超过6个月仍出现明显的拥抱反射动作,或伴随肌张力异常、喂养困难、眼神呆滞等症状,可能提示脑性瘫痪、颅内出血后遗症等神经系统病变。部分遗传代谢性疾病如苯丙酮尿症也可能导致原始反射消退延迟。早产儿若矫正月龄8个月后反射仍未消失,可能存在脑白质发育不良等早产相关并发症

家长可通过日常观察初步评估婴儿神经发育状况。记录拥抱反射出现的频率和强度变化,注意是否伴随其他异常表现。定期进行儿童保健体检,医生会通过专业发育筛查工具如丹佛发育筛查测验进行评估。若发现反射消退延迟,应及时就诊儿科神经专科,必要时进行头颅磁共振成像或脑电图检查。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刻意刺激诱发反射,保证婴儿睡眠充足和营养均衡,促进神经系统正常发育。

相关推荐

偏执状态患者的检查内容与护理须知
偏执状态患者通常需要进行精神检查、心理评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护理需注重安全防护、心理支持和药物管理。偏执状态可能与精神分裂症、妄想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等疾病有关,表现为被害妄想、关系妄想、情绪不稳等症状。1、精神...
儿童胆子小是怎么回事
对于儿童,有很多孩子,家长可能觉得孩子胆子特别小,不愿意出去社交等,引起表现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和各种孩子自身的因素,以及家庭因素,家长的因素都是有关的。首先每个孩子性格、气质、特征都是不太一样,有些孩子天性就比较胆小、比较懦弱、比较内向,不太愿意向外去社交或者比较谨慎,这个是和孩子自身性格特点是有关系的,这并不是病态的表现,胆子小对孩子也并不是坏事情,所以,对孩子,很多孩子包括家庭范围,包括父母的教育等都没有问题,但是,孩子只是比其他的孩子胆子都小,这是一个先天的问题,孩子本身的性格特质所决定的,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也不需要做特别的检查或处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孩子确实因为一些家庭环境的影响,导致孩子的胆子比较小,比如有些孩子家庭的构建,或者构成不太完整,像一些单亲家庭的孩子,或者家里面家庭气氛相对比较差,比如父母比较容易闹矛盾,经常吵架,或者家里人之间矛盾比较多,这时候对孩子,对他的性格特质的形成是有影响的,容易导致孩子胆子比较小。另外,还有一些孩子,是因为家长的教育不太合理,导致孩子胆子小,比如很多家长经常会训斥孩子,孩子无论做的事情对错,经常会大声的训斥孩子,批评孩子,导致孩子不敢去尝试很多事情,包括有些家长像一些老人,对孩子,孩子想去尝试很多事情的时候,会进行阻止,不让孩子去摸索和尝试接触大自然,这种情况下也容易导致孩子胆子小。所以,对于儿童、孩子胆子小,绝大部分并不是躯体疾病的问题,多数是行为问题,一方面和孩子天性有关,一方面往往是和家庭环境、氛围、教育有关,所以,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来适当调整家庭环境、氛围等,培养孩子正常的社交行为就可以了。
语音时长 02:26

2021-11-05

70790次收听

03:10
儿童胆子小是因为什么原因
儿童胆子特别小原因多种多样,和孩子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家长因素都有关系。首先每个孩子性格、气质、特征都不太一样,有的天性胆小、懦弱、内向,不太愿意社交,这和孩子先天性格特点有关,并不是病态表现,不需要特别检查或处理。有些孩子因为家庭环境影响导致胆子比较小。有的家庭构成不太完整,像一些单亲家庭,或者家庭气氛相对较差,父母经常吵架,对孩子性格特质形成有影响。还有一些孩子是因为家长教育不太合理导致胆子小,比如家长经常大声训斥、批评,孩子不敢去尝试很多事情,也容易导致孩子胆子小。所以,对于儿童胆子小,绝大部分并不是躯体疾病问题,多数是行为问题。
心理障碍主要包括哪几种类型
心理障碍主要包括的类型有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焦虑又包括广泛性焦虑和急性的焦虑发作,强迫性障碍。还有应激相关障碍,比如说创伤后应激障碍、急性的应激障碍,以及一些适应的问题等。躯体症状相关的障碍、进食障碍、睡眠障碍、性功能和性心理的障碍。人格障碍等等,这些都是常见的心理障碍,也就是说心理障碍包括很多很多种,具体的判建议到医院就诊,只要觉得自己痛苦,或者影响生活、工作、学习等,尽早去就诊。
语音时长 01:14

2021-05-21

76940次收听

为什么会自卑
人之所以会产生自卑的心理一是他不能够正确地看待自己身上的优点和缺点,拿自己的缺点跟别人的优点比,所以就会产生自卑的心理;当一个人的能力不足的时候,就会产生自卑心理,因为自己深深明白自己的那点能力,就算别人不说什么,自己的自卑感也会渐渐出现。性格问题,这是产生自卑心重要的一个原因,因为某些原因,性格中出现不敢肯定自己的一面,那么就很容易出现自卑感。家庭不完整,生活在这种破裂家庭当中的孩子得不到父母足够的爱,觉得自己是被社会抛弃的孩子,他看到别的同学、小朋友能够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时候,他就会更加的伤心,感到很自卑。
语音时长 01:33

2021-05-20

79677次收听

心理病有哪几种类型
心理障碍可能和心理机能失调、个人的痛苦有一定的关系。心理障碍类型有很多,常见的心理障碍包括的类型:第一,严重的心理异常,常见于严重精神病人的心理异常,包括精神分裂症等;第二,轻度的心理异常,常见于神经症病人;第三,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疾病,是躯体上或生理上的疾病,病因发病过程与心理因素明显相关;第四,心身障碍,包括性功能障碍,睡眠障碍等;第五,大脑疾患和躯体缺陷时的心理异常;第六,行为偏离和人格障碍;第七,药物依赖及儿童青少年障碍等。
语音时长 01:19

2021-05-20

75694次收听

喜欢猜疑别人是属于哪种心理疾病
这个可能是性格的因素导致的。可以见于正常的情况,如一般敏感的人群可以出现猜疑,往往对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不会造成严重的影响。还有些人可能属于偏执型人格障碍,这种心理问题的表现就是喜欢猜疑,固执,心胸狭窄,很难听取别人的意见;还有就是强迫性思维,总是胡思乱想,反复思考,猜疑,自己明知道没有必要,但是控制不住自己;还有的患者不一定能够体会到这是一种疾病,而影响到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的,往往见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特别是出现的关系妄想、嫉妒妄想等内容,特别是对别人的一举一动,特别关注,认为别人是针对自己的。出现上述症状者及时到医院就诊,寻求医生的帮助。
语音时长 01:20

2021-05-20

95101次收听

02:14
认知是什么
认知是大脑的高级神经功能,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所谓的感觉就是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记忆、思维、想象、语言、视空间结构等。总的来说,认知是人们获得知识,学习知识,并运用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认知过程。人的认知能力与人的认知过程密切相关,认知是认识过程中的一种产物。一般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知都是认识活动。许多精神障碍患者会出现认知功能受损,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障碍、强迫症,还有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等。一旦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说明大脑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障碍,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尽早就医。
看心理医生挂什么科
看心理医生可到医院的精神科、心理科、临床心理科等科室就诊,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诊断,评估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拖延症的好发人群有哪些
拖延症好发人群为完美主义者、内心过于消极的人及对事情有过多顾虑的人身上。由于自我对事情认知不足,会给事情制定过多计划,易造成拖延症。
口头禅泄露的心理秘密
在日常生活中,想要认识眼前的人,更深入地了解他,与其单纯停留在肤浅的花言巧语上,倒不如多个心眼留意他的口头禅,因为此时他已不知不觉地泄露了自己的心理秘密。
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
在孩子早年的心理发展中,与母亲的关系几乎决定着每个人内心是否具有足够的安全感、亲密感、快乐感和成长动力。而父亲是孩子最初成长和自我认同中重要的伴侣和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