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患了胆囊息肉严重吗

56897次浏览

很多人在体检的时候会查到胆囊息肉,但自身并没有明显的症状,这种息肉是安全的,只要定期观察就可以,不用治疗。还有一些息肉发展比较快或者有癌变的可能,那么这些息肉就很严重了。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息肉的严重程度以及症状吧。

一、胆囊息肉的严重程度与息肉的大小和症状有关系
  大部分小而且没有什么症状表现的良性息肉,一般不严重,没有必要做处理,不会给身体造成严重的症状。但是平时要密切观察症状的变化,定期复查胆囊B超,确定息肉的成长情况。对于比较大的而且有症状的息肉,会给身体带来一定的影响,最好切除。这样可以免除患者的痛苦。另外如果小的息肉有增大或者性质发生变化的情况,也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有些息肉会有癌变的可能,那么这样的息肉是比较严重的息肉。比如腺瘤性息肉,这种息肉有癌变的可能性。而且腺瘤性息肉可发生出血,坏死性改变,甚至还会演变为乳头状腺癌。所以为了避免严重的情况,还是要手术切除,以免癌变,影响身体健康。

二、胆囊息肉的症状
  大部分息肉是没有什么症状表现的。胆囊息肉中40%的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大部分都是在健康体检时,通过B超检查才发现的。有一些患者会出现右上腹不适感或隐痛,偶可伴有腹泻、恶心、呕吐、厌油等消化不良症状。极少数患者有发热、黄疸,主要体征为右上腹胆囊区压痛,也就是所谓的墨菲氏征阳性。这些会对人体的消化系统产生影响,出现消化系统异常,肝功能异常等等。

相关推荐

胆囊息肉能跑步吗
患了胆囊息肉能跑步吗?众所周知,治疗胆囊息肉的方法有很多种,有的患者采用手术的方法来治疗,也有的患者采用运动的方法来治疗。不过跑步对胆囊息肉好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服用四君子汤可治疗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是对于症状不明显者,手术治疗并不合适,此时患者可进行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无毒副作用,在缓解患者症状的同时,还可从整体对患者进行调节,适合胆囊息肉患者的偏方有“四君子汤”一味,患者可选择服用。
胆囊息肉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大部分胆囊息肉患者在发病早期没有明显临床症状,只是体检时发现;有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厌油腻、食欲不振、黄疸、发烧、寒战等不适症状。
03:04
胆囊息肉1mm吃药能好吗
临床中,一毫米息肉发现较少,多为二、三毫米以上。对于一毫米息肉,多数情况不做特殊诊断,也没有特效方法能治疗或控制它的生长。但是,胆囊息肉跟高脂饮食密切相关,比如说吃的油脂或者肉类过多,由于胆囊息肉的成分大部分是胆固醇,那么就容易造成胆囊息肉的发生,所以首先要减少油腻食物摄入。其次,要进行体育锻炼,还要规范生活饮食习惯,按时吃早饭,晚饭不过晚等。这样可以缓解息肉的生长速度,另外,可以适当服用中药,如金胆片、消炎利胆片,改善胆汁成分。
怎么预防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有两种类型:胆固醇性质息肉和胆囊腺瘤息肉。若想预防胆囊息肉,要注意从调节好日常饮食、去除诱因方面着手。胆固醇性质息肉是因为胆汁中胆固醇成分和比例增加,导致胆固醇在胆汁中间析出,在胆囊壁上逐渐形成胆固醇结晶。长此以往,胆固醇结晶逐渐累积形成息肉形状。在B超下可看到胆固醇性质的息肉。胆囊腺瘤性质息肉,是因为胆囊上皮良性增生,这种息肉更接近于胆囊良性肿瘤。不管是胆固醇性质息肉,还是胆囊腺瘤性质的息肉,其形成跟平常饮食有关系。如长期高脂饮食,或家族性肝脏对胆固醇代谢异常,形成高脂血症,导致胆汁中胆固醇成分增加,形成胆囊息肉。长期饮酒导致慢性胆囊炎,长期慢性胆囊炎导致胆囊功能不良形成胆囊息肉。
语音时长 02:05

2020-02-27

61831次收听

腔镜胆囊切除后放射性背痛是怎么回事
腔镜胆囊切除后放射性背痛可能是胆囊术后综合征,又称之为胆道术后综合征。术后放射性背痛主要由于胆道特殊的解剖位置以及生理现象引起。要及时检查并治疗,同时调整饮食。一、放射性疼痛:肝外胆管与十二指肠相通处有十二指肠乳头,十二指肠乳头是由括约肌控制,括约肌功能正常情况下,可定时向肠道排放胆汁。术后由于括约肌功能受到影响,促使胆汁排放异常,引起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痉挛及炎症的发生,从而出现放射性背部疼痛。二、检查与治疗:可以做腹部彩超检查,看看是否存在胆管异常情况,如果存在胆管炎症及胆管结石,则需要采取抗炎及利胆的药物治疗。同时出现疼痛需要采取止痛的药物治疗,从而减轻症状。在饮食上少吃油腻食物。
语音时长 01:30

2019-12-27

54907次收听

02:49
胆囊息肉样病变怎么治疗
胆囊息肉病变大于一厘米,做胆囊切除手术;不到一厘米,密切随访观察。胆囊息肉样病变其实跟胆囊息肉基本上是同一概念,只是有些时候B超大夫在进行B超检查的时候,并不能确认是胆囊息肉还是胆囊结石,可能会写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从临床的观察来看,胆囊息肉样病变绝大多数是胆囊息肉,而胆囊息肉的治疗,是以直径来做临床决策。息肉直径大于一厘米,建议做胆囊切除手术;息肉直径不到一厘米,建议密切的随访观察,包括半年左右复查一次超声,然后观察它息肉大小的一个变化。对于息肉而言,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很难控制息肉的生长速度,所以主要还是以观察为主。
胆囊息肉饮食注意事项
胆囊息肉饮食一定要以清淡为主,另外一定要早上要养成吃早餐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因为胆汁经过一晚上的代谢以后,在胆囊里是高度浓缩的状态,正常时间吃早餐以后整体会把浓缩的胆汁排到肠道里去,对胆囊内膜的刺激就会减少。胆囊息肉是常见胆囊的良性疾病之一,胆汁刺激胆囊内膜引起慢性炎症的刺激。这种息肉叫炎性息肉,也是胆囊息肉里面比较常见一种原因。为了预防这种息肉不断的长大,平时饮食应该注意哪些事项。首先要保持清淡饮食。生了胆囊息肉的患者切忌暴饮暴食,尤其是高脂肪含量的食物,如说油炸的食物,年轻朋友喜欢油炸食物,再喝点冰啤酒等等,这些都会刺激胆囊息肉不断的生长。如果不吃早餐的这样高浓度的胆汁在胆囊里经过一夜的浓缩以后,对胆囊内膜的刺激就会加大,如果有胆囊息肉的时候刺激会促进胆囊息肉的继续长大,所以要按时按点的正常饮食,要尤其注意清淡饮食,不要暴饮暴食,少吃油煎油炸等这些食物,所以说从日常生活中注意以后也能预防胆囊息肉的发生,或者是减缓的进展的情况。
语音时长 02:03

2019-12-20

58129次收听

胆囊息肉的治疗
较小的胆囊息肉对身体不会有太大影响,但如果息肉太大,有可能癌变,危及患者生命,因此,胆囊息肉应及时治疗。一般10毫米以上的息肉以及恶性息肉应及时切除,而小于10毫米的息肉只要定期检查即可。
胆囊息肉怎么引起的
胆囊息肉的诱发原因比较多,一般来说主要是与身体过于肥胖有关,而如果日常有不良饮食习惯,比如进食过多高胆固醇食物、不吃早餐或者酗酒等,就会导致胆囊息肉的发病几率大大升高,除此之外,如果长期性熬夜,也可能会患上该种疾病。
02:21
胆囊息肉症状
大多数胆囊息肉的症状与慢性胆囊炎相似,主要表现为右上腹轻度不适,胆绞痛。但很多患者并无症状,是在做体检时无意发现。若病变位于胆囊颈部,会影响胆囊排空,餐后发生右上腹绞痛,合并胆囊结石或慢性胆囊炎患者,绞痛更明显。罕见症状为阻塞性黄疸、胆道出血、急性胆囊炎等,该症状与胆囊颈部息肉阻塞、胆囊管息肉脱落坎顿于壶腹部有关。近年来有许多国内外关于胆囊息肉癌变的报道,结石长期刺激可能会促进胆囊上皮细胞增生,进而引发癌变。
01:31
胆囊息肉严重吗
胆囊息肉疾病的严重程度,主要是和胆囊息肉的性质有关系。一般情况下,单纯的胆囊息肉,从形态角度上来讲,无法谈到严重,还是不严重。因为有相当一部分患有胆囊息肉病的患者,是没有任何的症状。所以,有些病人到门诊就诊的时候,会说自己患上胆囊息肉,以及身体的哪个地方不舒服,其实出现这种情况,需要医生仔细斟酌一下。因为如果是单纯的胆囊息肉,特别是患有胆固醇性息肉的患者,很少可以引起相关的症状。所以,在通常情况下,胆囊息肉的严重程度,和胆囊息肉的性质有关系。如果患者是在出现腺瘤性息肉,或者是癌性息肉的时候,此时的情况,还是相当严重的;如果患者是患有胆固醇性息肉的情况,可以先进行观察,这时候病人的情况,不是很严重。
01:46
胆囊息肉需要做什么检查
患有胆囊息肉的病人,需要做的检查,首先术前诊断,就是彩超的检查。通过胆囊息肉患者进行彩超检查,主要可以了解的问题是,胆囊息肉的大小、形态、活动度以及位置。然后,如果根据胆囊息肉的大小、形态,胆囊息肉出现恶变的倾向,就建议患者做一个增强ct的检查,或者是核磁共振的检查,来判断这个胆囊息肉的良恶性的程度。这是胆囊息肉患者,在进行手术以前,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两个检查。另外,还有比如血常规检查、凝血检查,以及肝肾功能的检查,在进行手术之前,必备的检查就是抽血检查,还有像心电图检查,以及胸片检查,也是胆囊息肉患者必须要做的检查,这些检查结果,是在麻醉前评估,必须要看到的内容,也是进行胆囊息肉术前,需要检查的内容。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症状
胆囊息肉实际上往往没有症状。因为真正的胆囊息肉挂在胆囊壁上,或者说胆固醇结晶往往也是附着在胆囊壁上。这种一般不会造成症状。往往是在查体的时候发现,胆囊里面有一个息肉样病变,一个中等强度的回声,往往是和胆囊壁相连。这个一般不会造成临床上的症状。往往是在体检的时候发现,绝大多数的病人,实际上是一个胆固醇结晶。这个不需要过度的紧张,可以到医院里面就诊,积极的是可以口服药物,有一部分病人可以溶解掉。不积极了或者消极一点的人,可以观察就行。
语音时长 01:07

2018-09-07

64529次收听

胆囊息肉容易复发吗
胆囊息肉比较容易复发。胆囊息肉在经过药物治疗后息肉消失即可痊愈,但在停药后过一段时间有概率出现息肉复发。如果经过手术,做了保胆取石,这种息肉取出以后,如果不进行药物的配合进行干预,术后的复发率也非常高,所以一定要在术后进行定期的随访。
语音时长 01:16

2018-09-07

57885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