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腰后背疼痛是什么原因

58468次浏览

腰后背疼痛可能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骨质疏松泌尿系统结石、强直性脊柱炎等因素有关。腰后背疼痛通常表现为局部酸痛、活动受限、放射性疼痛、晨僵、血尿等症状。可通过热敷理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

1、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可能与长期保持不良姿势、过度劳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腰部酸痛、活动后加重等症状。建议避免久坐久站,适当进行腰部拉伸运动,疼痛明显时可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2、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可能与椎间盘退变、外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腰痛伴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等症状。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甲钴胺片等药物,严重者需考虑椎间孔镜手术等治疗。

3、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可能与年龄增长、钙质流失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腰背隐痛、身高变矮、易骨折等症状。建议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疼痛明显时可使用阿仑膦酸钠片、鲑降钙素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4、泌尿系统结石

泌尿系统结石可能与代谢异常、饮水不足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腰背部绞痛、血尿、尿频等症状。建议增加饮水量,可遵医嘱使用排石颗粒、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等药物,较大结石需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

5、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可能与遗传、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腰背晨僵、夜间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建议保持适当运动,可遵医嘱使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等药物控制病情。

腰后背疼痛患者需注意保持正确坐姿,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睡眠时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饮食上可适当增加牛奶、豆制品等含钙食物,肥胖者需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担。若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伴随下肢无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完善检查明确病因。日常生活中可通过游泳、平板支撑等运动增强腰背肌力量,但急性期应避免运动加重损伤。

相关推荐

做完按摩后背部疼是什么原因
做完按摩以后,后背部疼痛,有可能是按摩者的用力偏大,导致被按摩者局部的组织出现了皮下的水肿。还有按摩者操作不当或者不专业,导致局部的组织出现了一些病理性的损伤所导致的。虽然说咱们局部的背部按摩,这种好处是比较多的,比如说可以促进背部的血液循环,可以帮助缓解背部的疼痛,但是注意力度还是要适度,不要用力过猛,按摩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否则就有可能会出现按摩以后,背部的疼痛不适感。另外,在按摩前一定要排除器质性的疾病,以及其他的禁忌症。比如说咱们局部可能有一些微小的骨折、关节的脱位、肿瘤或者是局部的皮肤的溃疡、皮损以及其他的严重皮肤病,这些情况都不太适合做局部的按摩。因此,建议到最好的正规的医疗机构去接受专科的治疗。
语音时长 01:16

2021-07-09

105608次收听

01:56
做完按摩后背部疼是怎么回事
做完按摩以后,后背部疼痛,可能是按摩者的用力偏大,导致被按摩者局部的组织出现了皮下的水肿。还有按摩者操作不当或者不专业,导致局部的组织出现了一些病理性的损伤。背部的按摩可以促进背部的血液循环,帮助缓解背部的疼痛。但是力度要适度,不要用力过猛,按摩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否则会出现背部的疼痛不适感。另外,在按摩前一定要排除器质性的疾病,以及其他的禁忌症。如微小的骨折、关节的脱位、肿瘤或局部的皮肤溃疡、皮损以及其他的严重皮肤病等,都不太适合做局部的按摩。
后背酸痛挂什么科
后背酸痛可以到医院挂骨科、呼吸内科、心内科、普外科等科室就诊较为合适,具体就诊科室依据实际病因而定。
腰背肌的锻炼方法
腰背肌的锻炼有助于预防急慢性腰损伤和增强腰椎的稳定性,日常可以通过进行小燕飞、俯卧撑、拱桥式以及一些脊椎运动、行走锻炼等对腰背肌进行训练,增强腰背部肌肉的力量。
背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背痛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如过度劳累、姿势不当,还可能是腰椎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病理性因素引起的。
吸烟也会引起腰背痛
相对于其他脏器,脊柱的保护往往倍受“冷落”,即便出现腰背痛等典型症状,很多人也满不在乎。事实上,腰痛就是椎间盘老化发出的警报,如果你有吸烟的习惯,警报会更明显,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引起重视。
慢性腰背痛心理障碍表现
在腰背痛与社会心理因素的关系上,一些学者作了许多富有成效的研究,Adams对23例腰痛患者采用由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修订的心理问卷(MMPI-II)进行测试,受试者年龄20~55岁,均有轻微创伤史,腰背痛至少6个月,先前临床上无抑郁症史,血样检查正常,X线检查正常或接近正常,无严重神经学症状或其它严重潜在的病理变化。23例无疼痛受试者为对照组,结果患者抑郁症、疑病症、癔症和精神衰弱量表得分较对照组统计学上均升高,提示慢性腰背痛患者有明显的心理障碍。Rose对162例病程不超过2个月的腰背痛患者进行了一系列的心理测验,结果也表明一些躯体症状与心理变异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