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白细胞低的原因有哪些

53905次浏览

一般情况下,白细胞降低原因是接触或者使用某些化学药品、骨髓造血异常、脾功能亢进。具体分析如下:

1.接触或者使用化学药品:一般解热镇痛药、磺胺类药物都会引起白细胞减少。如果发现白细胞减少的幅度很大,那么就要立即停止此类药物的使用。

2.骨髓造血异常:骨髓造血异常是白细胞的源头出现问题,会导致白细胞减少。因为白细胞到一定的时间就会死亡,新造出来的白细胞会填补这个空缺,所以体内的白细胞维持在一个正常的水平。如果源头出了问题,那么无法补充损失掉的白细胞,最终白细胞会越来越少,建议马上住院进行治疗。

3.脾功能亢进:脾功能亢进是一种脾脏的病变反应,脾脏会将几个白细胞以及各种血液细胞阻留在脾脏中,直接进行分解吞噬,导致血液中不仅仅是白细胞,其他的各种细胞都严重下降。

相关推荐

脐带血的作用
脐带血可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缺陷病及部分遗传代谢病,也可用于医学研究。脐带血的作用主要有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系统重建、基因治疗研究、组织工程应用、再生医学探索等。
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偏高是什么
体内生成的红细胞,一般来讲是均匀的,是一致的。不同红细胞之间,大小差异是很小的。如果生成的红细胞明显偏离了这种变化,也就是大小不是均匀的,有大的、有小的,这时候就会引起,红细胞分布宽度的标准差偏离于正常范围。一般红细胞分布宽度,是根据很多检查进行计算以后所得到的一个值,并不是直接的测量值。在血红蛋白计数、在红细胞计数正常的情况下,分布宽度的大小一般没有绝对的临床意义。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一些溶血的病人,血液破坏加速、代偿性的红细胞生成、一些不太成熟的、一些偏于幼稚的红细胞会释放入血,就会引起红细胞分布宽度出现变化。一些贫血的病人,比如巨幼细胞贫血或者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的病人,他生成的红细胞大小就会出现一些波动。比如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人,红细胞体积很明显的增大。而小细胞低色素的病人,红细胞生成体积就会很明显的减小,这部分病人也同样会引起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变化。
语音时长 01:08

2021-12-30

77729次收听

wbc白细胞偏高什么意思
wbc就是白细胞的英文简写,wbc偏高需要根据血常规检查结果来具体分析是哪一种白细胞成分升高,不同的白细胞升高,代表的疾病是不一样的。血常规中主要检查五类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参考值是50%-70%,如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偏高,多见于细菌造成的急性感染,如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肾盂肾炎、化脓性胆管炎、急性胆囊炎等;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参考值是20%-40%,一般来说淋巴细胞明显升高时,多见于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如带状疱疹病毒高热、EB病毒感染、肠道EV71病毒感染、流感病毒感染等;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参考值是1%-5%,如果嗜酸性粒细胞升高,一般是和机体的过敏反应、寄生虫感染等有密切的关系,如荨麻疹、急性湿疹、胆道蛔虫病、猪肉绦虫病等。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参考值<1%,嗜碱性粒细胞的异常临床上比较少见一些。单核细胞的百分比参考值是3%-8%,单核细胞升高时往往也提示病毒感染,如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单核细胞明显升高,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颗粒进行治疗。如果白细胞计数异常升高,一定引起高度重视,需要去医院血液科进一步做检查,排除血液系统的肿瘤性疾病,如白血病。
语音时长 02:21

2021-12-30

59506次收听

血小板偏高是什么病引起
血小板是血细胞成分之一,外周血中血小板数计数超过300×10^9/L时,就是血小板偏高。血小板偏高从发生机制方面来分类,有原发性偏高和反应性偏高,原发性的血小板升高一般找不到病因。反应性血小板偏高具有确切的诱因或者说病因。第一,原发性血小板偏高,目前认为可能和基因突变有关系,常见的是JAK2基因突变,引起患者血小板持续升高,这种情况下血小板升高指数都是非常高的,一般超过500×10^9/L。第二,反应性血小板升高。缺铁性贫血可能会有反应性血小板偏高;急性感染时,如急性阑尾炎、胆囊炎、支原体肺炎等,可能会出现血小板代偿性升高,此时应该表现为轻度升高状态。在人体处于应激状态的情况下,可能也会出现血小板的升高,如高热状态、烧伤、大量呕吐、腹泻、急性大出血等急性情况下,由于脱水,造成体内水和电解质紊乱,引起血液浓缩,这种情况下血小板计数也会相对升高。另外一些血液系统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及肿瘤骨转移的患者,由于骨髓功能的异常,造成血小板计数偏高,此时还可能伴有血小板平均体积增大,外周血检查血小板的形态异常等。此外,脾切除以后,由于脾脏对血小板的破坏减少,也会造成血小板的计数偏高。
语音时长 02:24

2021-12-30

83939次收听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低什么意思
血小板的体积分布宽度反映了血小板容积变异的参数,是衡量外周血中血小板大小是否均一性的指标。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正常或者偏小,表明血小板体积均一性比较高;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越大,说明血小板体积大小越不均匀。从统计学角度来说,血小板的体积分布宽度反映了血小板容积大小的离散度,正常值为15%-20%。如果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低,表明血小板的均一性比较高,需要结合血常规中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体积等指标来分析,如果其指标都没有任何异常,单纯的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偏低并没有临床意义,没有必要担心。这种情况可能是暂时性的生理性改变,和最近一段时间的身体状况、饮食结构、情志因素等有一些关系。由于血小板寿命是1-2周,所以检测得到的血小板的体积分布宽度,只能说是某个时间点的数值,所以这个指标是处于动态变化中的。当血小板的体积分布宽度明显偏高的情况发生时,需要引起重视,结合血常规的其他化验指标进行判断,必要情况下需要进行骨髓穿刺来寻找病因,当骨髓造血功能减退的疾病发生时,就会出现血小板的体积分布宽度明显偏高,如巨幼细胞贫血、慢粒型白血病、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因为骨髓造血功能异常,巨核细胞增殖分裂障碍,所以不能产生正常的血小板,外周血中血小板的形态和体积有较大差异性,所以造成该指标的升高。
语音时长 02:14

2021-12-30

107551次收听

02:46
异常凝血酶原的正常值
异常凝血酶原是在肝脏合成异常情况下的结形成的一种物质,特别是在体内缺乏维生素K的情况下,肝细胞不能合成正常的凝血因子,就合成了一种无凝血功能的异常凝血酶原。所以异常凝血酶原是肝脏合成凝血酶原过程中,凝血酶原前体未完全羧化而形成的异常产物,没有凝血功能。目前临床上异常凝血酶原是反映肝细胞癌的一种标志物,正常值应该<20μg/L,定性检测应该是阴性的。异常凝血酶原增高见于90%以上的肝细胞肝癌,可高达900μg/L,40%-50%转移性肝癌也会有异常凝血酶原的升高。异常凝血酶原升高的情况下,肝功能出现了问题,除了肝癌之外的其他肝脏疾病患者,也可能存在异常凝血酶原的轻度偏高情况。此时一定要进行肝功能检查、肝胆系统CT或彩超检查,结合甲胎蛋白等肿瘤标志物来综合分析判断原发病,积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高度怀疑肝癌的情况下,需要尽快病理检查来明确诊断,根据病理分期、肝癌的类型等作出科学的治疗方案。异常凝血酶原如果高于正常值,可能会影响凝血过程,因为正常的凝血因子合成受阻,此时有出血倾向,一定要警惕可能发生的内出血、大出血等。必要情况下还需要外源性补充凝血因子,使用凝血药物等进行治疗,防止严重的并发症出现。
02:36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cv偏高的原因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是反映外周血中红细胞体积大小离散度的指标,也就是说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越高,提示红细胞大小差别就越严重。如果血常规检查中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略微超过正常值,其他的血常规检查指标结果都正常一般没有什么特别的临床意义。如果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明显偏高,见于各种贫血性疾病。如果红细胞计数减少、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参考值下限,此时考虑是大细胞性贫血,如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该疾病和长期的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有直接关系,导致红细胞体积增大,此时外周血中红细胞大小不均匀,所以也会出现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偏高的情况,当补充叶酸、维生素B12治疗以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偏高的情况会逐渐纠正,恢复到正常范围内。此外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偏高也可以见于缺铁性贫血患者治疗有效以后,因为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由于长期体内的铁元素缺乏,红细胞无法正常利用铁来合成血红蛋白,导致红细胞体积偏小。但是补充铁元素治疗一段时间后,红细胞可以利用铁元素来正常的合成血红蛋白,红细胞的体积就会出现逐渐增大,在缺铁性贫血的恢复过程中,有一段时间也会出现外周血中红细胞体积大小不均匀的情况,此时血常规中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CV就会偏高。
03:07
出血止不住是什么病
出血止不住可能是以下情况造成的:第一,血管破裂,例如外伤导致的血管破裂,特别是较大动脉破裂,有时会造成短时间内出血不住的情况;也可以是手术后结扎的血管滑脱,造成出血现象。这种血管破裂造成的大出血,一定要尽快按压止血点暂时止血,送往医院进行积极的救治,找到出血部位进行电凝或者结扎止血,必要时输血补充血容量、给予止血药,同时尽快手术治疗。第二,抗凝药物或者抗血小板药物的过度使用,例如阿司匹林肠溶片,使用量过多的情况下可能会造成出血不住的状态,使用这些药物期间要定期进行凝血常规的检查,同时按照医生要求用药,一定不能过量服用。第三,血液系统疾病,例如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疾病,由于凝血因子的异常造成凝血机制的异常,在外伤后可能会发生出血不止的情况,难以治愈,主要是预防各种可能出血的状态,出血后积极进行止血、补充血容量的治疗。另外白血病也会有血小板数量减少,导致出血倾向增加。第四,肝硬化患者发生门静脉高压后会造成各种并发症,如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后吐血,直肠静脉丛曲张破裂造成便血等。第五,一些特定部位的出血,如鼻腔出血不住,可能有鼻腔的肿瘤,如鼻腔的出血性息肉或者鼻咽纤维血管瘤等,需要进行检查寻找原发病。
02:46
孕期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是为什么
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中占比例最高的一种,中性粒白细胞是百分比是50%-70%,孕期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可能的原因有:第一,妊娠期生理性反应。女性怀孕后全身血容量增加,全血细胞增高,其中白细胞升高是以中性粒细胞成分升高为主的。所以妊娠中后期进行血常规检查时,会发现白细胞,特别是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这属于一种正常的生理性反应,这种升高幅度比较小,和炎症时的中性粒细胞升高是不一样的,孕妇也不会引起发热、疼痛等炎症反应。在产后1周左右,复查血常规发现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会逐渐降至正常。第二,如果妊娠期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的幅度比较大,此时可能是出现细菌或病毒感染,孕妇一般会伴有发热、流鼻涕、咽喉疼痛等正常,此时可以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无论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都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第三,一些全身性疾病,可能会引起中性粒细胞的明显升高,特别是妊娠中晚期,如果发生了妊娠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子痫发作造成肾损害,此时也可以出现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升高。第四,妊娠期的一些特殊情况,如应激创伤之后,也可能出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的情况,特别是饮食不当造成的急性腹泻、食物中毒、co中毒、失血过多造成休克状态等。
03:06
什么原因会引起铁蛋白偏高
铁蛋白偏高主要的两类原因如下:一、当体内存在细菌性炎症,或是非感染性炎症时,铁蛋白可以表现出一种升高的表现。第二,是大量输血的病人,会出现铁过载相关的一些问题。如果有一个急性的细菌感染性病程,或是病毒感染的病程,铁蛋白升高就和这样的感染过程是相关的。另外,除感染性疾病以外,自身免疫病也是会产生无菌性的炎症反应,也会出现铁蛋白的升高,C反应蛋白的升高。除这两个以外,如肿瘤性疾病,也会产生这样的无菌性的炎症反应,也会造成铁蛋白的升高,所以在肿瘤标志物内,包含铁蛋白的检测指标。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是什么原因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也就是HDL减低,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急性感染、糖尿病、肾病综合征,以及应用雄激素、β受体阻滞剂和孕酮等药物。高密度脂蛋白检测的适应症,包括:一、早期识别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非致动脉粥样硬化,胆固醇成分检测;二、使用降脂药物治疗反应的监测,在使用降脂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应避免LDL降低,它的正常值为1.03-2.07mmol/L,小于1.0mmol/L则为减少,HDL水平增高有利于外周细胞清除胆固醇就是CHO,从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故HDL被认为是抗动脉粥样硬化因子,HDL增高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冠心病的发生有重要作用。HDL与甘油三酯也就是TG呈负相关,也与冠心病的发病呈负相关。HDL增高还可见于慢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等。HDL水平低的个体,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大,HDL水平高的个体,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小,故HDL可用于评价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
语音时长 02:10

2021-07-09

99267次收听

白细胞高的原因
白细胞的原因有以下三个,第一个是感冒后引起的,这是由于感冒严重,影响了白细胞的数值;第二个是扁桃体发炎引起,也会导致细胞升高;第三个是体内有炎症,可能会伴随发烧等现象,也会出现白细胞高的主要原因。
静脉输血的目的
静脉输血是指将血液通过静脉输注给病人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静脉输血可以补充血容量,增加有效循环血量。可以补充血红蛋白,促进携氧功能,纠正贫血。补充抗体,增加机体免疫力。补充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补充各种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利于止血,可预防及控制出血。
白细胞低的原因是什么
许多药物都会影响到血液系统,会导致白细胞减少;另外身体抗病能力差,让病毒入侵身体时,也会导致白细胞减少;患有红斑狼疮,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疾病时,也会导致白细胞偏低。
血红细胞偏高是什么原因
血红细胞如若出现偏高的现象本来就是异常的,对人体的健康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只是大家也会关心所引发的原因,这种现象的出现可能和烧伤有一定的关系,也有可能是因为严重腹泻而导致的,当然除了这些原因之外,也可能是因为患有疾病而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