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流行性脑膜炎如何治疗

54037次浏览

流行性脑膜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对症支持治疗、免疫调节治疗、并发症管理和康复护理等方式干预。该病主要由脑膜炎奈瑟菌感染引起,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颈项强直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1、抗生素治疗

早期足量使用敏感抗生素是治疗关键。头孢曲松钠注射液、美罗培南注射液等三代头孢菌素可作为首选,青霉素钠注射液对敏感菌株仍有效。用药前需完成脑脊液培养和药敏试验,疗程通常持续7-10天。治疗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与其他肾毒性药物联用。

2、对症支持治疗

针对颅内压增高可使用甘露醇注射液脱水降颅压,发热超过38.5℃时给予对乙酰氨基酚片退热。剧烈头痛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同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重症患者需静脉补充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氧疗。

3、免疫调节治疗

对于暴发型流脑合并华弗综合征,需早期使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抑制过度炎症反应。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适用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可中和细菌毒素。血小板明显减少时需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功能异常者补充维生素K1注射液。

4、并发症管理

脑积水患者需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听力损伤者尽早使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癫痫发作时静脉推注地西泮注射液控制症状,遗留肢体功能障碍需进行康复训练。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者长期口服泼尼松片替代治疗。

5、康复护理

急性期后应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存在注意力障碍时采用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肢体肌力下降者使用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言语吞咽障碍需进行口颜面肌肉按摩。家庭护理需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强光刺激,逐步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流行性脑膜炎患者出院后应定期复查脑电图和听力检测,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用脑。饮食选择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如鱼肉粥、蒸蛋羹,适量补充B族维生素。密切接触者需预防性服用利福平胶囊,保持室内通风,流行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出现嗜睡、呕吐等预警症状时须立即返院复查。

相关推荐

儿童得急性扩散性脑膜炎能治好吗
病应该是一种儿童的播散性的脑炎,疾病是一种特定的疾病,一般认为跟自身免疫有关系,跟一些变态反应也有关系,把脑炎叫做,儿童感染后或者疫苗接种后的一种,播散性脑炎,脑炎,由于是一种脑白质脱髓鞘的病变。其实病情还是很严重,会引起一些比如说迟缓性瘫痪、意识障碍,病情一般比较严重,一般来说,这样的病人可能使用激素,多数病人能够痊愈。
语音时长 01:42

2021-12-30

63679次收听

01:27
真菌性脑膜炎能活多久
真菌性脑膜炎,真菌是一大类,真菌它比如说常说的,单细胞的酵母样的这样的细菌,比如说像念珠菌,或者说隐球菌,也属于单细胞的真菌,真菌里边还有一大类,就是多细胞的,就是经常会说的霉菌,就是长毛的东西,其实也属于真菌。在日常就是诊治的疾病中,免疫功能下降的人可能会得真菌性脑膜炎,所以真菌性脑膜炎,如果只要是按着正规的治疗的话,在多数情况下其实是能够痊愈的,是应该能够正常生存的。
脑膜炎的详情介绍
由于临床上疾病的种类繁多,人们不可能对所有疾病都非常熟悉,但是,人们应该了解一些危害性比较大的重症的疾病相关知识,以便日后能有效的预防这种疾病的发生,脑膜炎是临床上一种危害性很大的疾病,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脑膜炎的详情介绍。
专家解读脑膜炎危害
专家解读脑膜炎危害?脑膜炎是发病率很高的疾病之一,而且通常来说病人的症状会累及到大脑及全身,所以让患者或者家属感觉到十分担心,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看看,专家解读脑膜炎危害:
脑膜炎的科学诊断方法
脑膜炎多见于儿童及年轻人,在仲夏及早秋可呈局部小流行。尽管该病由多种特异性病毒引起,但其临床表现大多相同。少数患者可发生不同程度的思睡或轻度意识障碍,但并不严重,急性或亚急性发病,患者会感觉有明显头痛、呕吐、发热以及脑膜刺激症。下面我们来了解下脑膜炎的科学诊断方法。
A+C群流脑疫苗副作用有哪些
每一个孩子的身体情况是不同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也不一样,在打完A+C群流脑疫苗以后会出现的反应也不同,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像身体轻微发热,接种部位出现硬结红晕等,出现不适反应需要及时告知医生正确处理,避免更加严重的情况出现。
病毒性脑炎后遗症怎么治疗
病毒性脑炎的后遗症情况是由于急性期脑部局灶性损害造成的,一些部位的脑实质坏死和脑水肿,使得一部分脑功能缺失而造成一些后遗症情况,包括肢体瘫痪,偏盲,失语,眼肌麻痹,共济失调,颈项强直,嗜睡昏睡,癫痫发作,颅内压增高等问题。要积极治疗这些后遗症应该首先在急性期和恢复期应用抗病毒治疗包括阿昔洛韦。阿昔洛韦不仅可以将病毒性脑炎的死亡率降低至20%左右,并且对于长期的后遗症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尤其是意识水平。精神症状及人格方面的症状都有所帮助。在阿昔洛韦作为临床常规治疗手段之后,只有20%左右的病毒性脑炎严重患者难以生活自理。对于一些运动功能的损伤,可以在康复期进行积极的神经康复治疗,物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治疗来帮助逐步恢复。
语音时长 01:31

2020-03-17

58046次收听

脑膜炎的病因是什么
脑膜炎通常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包括肠道病毒、肺炎链球菌、结核杆菌等被分为多种类型,脑膜炎分为细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等症状。具体分析如下:
脑炎和脑膜炎有什么区别
脑炎是指脑部全脑功能的障碍,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甚至昏迷等情况。脑膜炎,是由于病原侵犯到脑膜而出现了脑膜刺激征,查体时主要表现为脑膜刺激征的阳性,比如颈项僵直、布鲁金斯基征、克尼格氏征等阳性表现,而脑炎患者这些脑膜刺激征是阴性的。临床上,病毒、细菌、真菌、结核等都有可能引起脑膜炎或者脑炎,针对病因治疗是关键。如果是细菌引起的可以进行抗生素治疗。真菌引起的应用抗真菌治疗,结核引起的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病毒引起的要根据病毒的具体类型,抗病毒治疗或对症治疗。此外,对于已经引起昏迷或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还需要进行积极的护理,可以应用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药物维持血压等重症抢救治疗。
语音时长 02:01

2020-02-24

64400次收听

02:45
脑膜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脑膜炎有各种各样的炎症,如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细菌感染里有普通感染,也有特异性结核等感染,可以通过接触传播,患者的洗漱工具、衣物、吃过的食物、用过的餐具、家属和亲人亲密接触等,患者咳嗽、吐痰、呼吸也是很好的传播途径,脑膜炎传播过程中,可以有接触唾液、用具、食品、空气这些传播途径,可以造成脑膜炎进一步的传染和传播。脑膜炎发生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适当给予隔离,家属、护理人员、医务人员等都应采取防护措施,严格控制传播途径的进一步传播,才能使患者得到很好的控制和治疗。脑膜炎的传播途径很复杂,有空气的、有实物的、有用具等,都应做到严格的隔离消毒,防止脑膜炎的进一步传播。
怎么引起的脑膜炎
脑膜炎主要是系指软脑膜的弥漫性炎症性改变,它是由于细菌、病毒、结核菌、真菌、立克次体,还有一些其他的比如说寄生虫,由于这一部分病原菌它对于脑膜、软脑膜或者是蛛网膜部位发生了感染所导致的这一系列的症状。患者主要表现为头疼、发烧、脑膜刺激征阳性、做腰穿可以发现颅高压升高,并且做病原菌检查可以发现病原菌的感染。细菌性脑膜炎是一种特别严重的疾病需及时治疗,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在数小时内死亡或造成永久性的脑损伤。病毒性脑膜炎虽比较严重但大多数人能完全恢复,少数遗留后遗症。
语音时长 01:27

2019-06-12

53078次收听

01:22
脑膜炎是怎么引起的
脑膜炎可能由于细菌、病毒、结核菌、真菌、立克次体,还有其他的比如寄生虫等引起。由于这一部分病原菌对于脑膜、软脑膜或蛛网膜部位发生感染所导致这一系列的症状,患者主要表现为头疼、发烧、脑膜刺激征阳性、做腰穿以发现颅高压升高,并且做病原菌检查可以发现病原菌的感染。根据感染病原菌的不同,将脑膜炎分为化脓性脑膜炎,淋巴细胞性脑膜炎是由多由病毒引起,慢性脑膜炎可由结核杆菌、梅毒螺旋体、布氏杆菌及真菌引起。
01:22
脑膜炎症状
脑膜炎症状开始时可能表现为头疼,之后会出现发烧的表现,随病情的进展,还会出现颅内压的升高,表现为头疼越来越重,出现恶心、呕吐、意识不清,再严重的患者可以出现抽搐、昏迷。脑膜炎做腰穿检查可以发现患者脑积液压力增高、蛋白增加,也可以发现有病原菌的感染,做神经系统的检查可以发现脑膜刺激征阳性,即患者低头时下巴磕碰不到胸,同时科尼格征及布鲁辛斯基征此时也都是阳性的。
脑膜炎传染不传染
大部分脑膜炎不传染,只有结核性脑膜炎会传染。都知道脑膜炎是脑膜的炎症,分为病毒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真菌性脑炎、寄生虫性脑膜炎,多种的类型。脑膜炎有一些类型是可以传染的,例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也是说的流脑,是法定的传染病之一。一些脑膜炎是可以传染的,而不是所有脑膜炎都会传染,像病毒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寄生虫性脑膜炎有可能就不传染。但结核性脑膜炎,如果患者还伴有肺部的空洞型的一个结核,是可以引起传染的,但并不是脑膜炎传染,而是肺部结核可以传染。
语音时长 01:09

2019-05-30

64397次收听

01:28
脑膜炎有什么症状
脑膜炎是脑膜较为常见的炎症之一,脑膜炎的症状包括患者有明显的头痛、恶心、呕吐,而且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肢体的抽搐,还有意识的不清。脑膜炎的症状轻重不等,部分患者可能只有轻微的头痛,也有部分患者可以出现明显的头痛、呕吐和意识障碍。因此,对于怀疑脑膜炎的患者,要积极的查找脑膜炎的病因,判断是病毒性,还是化脓性,还是结核性,还是真菌性,还是其他原因造成的脑膜炎。所以,对于脑膜炎,查找病因,给予特异的治疗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