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脚脱皮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56949次浏览

脚脱皮可能与皮肤干燥、真菌感染接触性皮炎湿疹、掌跖角化症等因素有关。脚脱皮通常表现为皮肤表层脱落、瘙痒、发红等症状,可通过保湿护理、抗真菌治疗、外用药物等方式缓解。

1、皮肤干燥

皮肤干燥是脚脱皮的常见原因,多因环境湿度低、频繁洗脚或使用碱性清洁产品导致。表现为脚部皮肤粗糙、脱屑,严重时可能出现皲裂。建议减少热水洗脚频率,使用含尿素或甘油的保湿霜,如尿素维E乳膏、凡士林修护晶冻等。冬季可穿棉袜保持脚部湿润。

2、真菌感染

足癣等真菌感染会引起脚部脱皮伴瘙痒、水疱或异味,常见于趾缝和足底。与潮湿环境、共用鞋袜有关。需遵医嘱使用联苯苄唑乳膏、硝酸咪康唑散等抗真菌药物,同时保持足部干燥,避免穿不透气的鞋子。

3、接触性皮炎

接触劣质袜子染料、橡胶鞋材或清洁剂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导致脚部红斑、脱皮。需排查致敏原并避免接触,急性期可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症状,严重时需遵医嘱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弱效激素药膏。

4、湿疹

遗传或免疫异常可能导致慢性湿疹,表现为脚部对称性脱屑、丘疹伴渗出。建议使用温和无香皂清洁,急性发作期遵医嘱外用卤米松乳膏,配合口服氯雷他定片缓解瘙痒。避免抓挠以防继发感染。

5、掌跖角化症

该遗传性疾病会导致脚底皮肤异常增厚、脱皮,可能伴随疼痛。需长期使用高浓度水杨酸软膏或维A酸乳膏软化角质,严重者需就医进行光疗或口服阿维A胶囊。日常应减少机械摩擦,选择宽松透气的鞋具。

日常需选择吸汗透气的棉袜及合脚鞋子,避免赤脚行走刺激皮肤。洗脚后及时擦干趾缝,每周可进行1-2次温水泡脚软化角质。若脱皮持续加重、出现溃烂或发热,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排查银屑病等全身性疾病。糖尿病患者出现脚部脱皮需特别警惕感染风险。

相关推荐

醋泡脚治脚气吗
醋泡脚对部分脚气症状可能有一定缓解作用,但无法根治真菌感染。脚气通常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足部脱皮、瘙痒、水疱等症状,医学上称为足癣。改善措施主要有保持足部干燥、穿透气鞋袜、外用抗真菌药物等。
水泡型脚气怎么治
水泡型脚气可通过保持足部干燥、外用抗真菌药物、穿透气鞋袜、避免共用物品、口服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水泡型脚气通常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表现为足底或趾间瘙痒性水疱、脱屑等症状。
脚出汗严重是什么原因
脚出汗严重可能与遗传因素、情绪紧张、足部真菌感染、多汗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原因有关。脚出汗严重通常表现为足部潮湿、异味、皮肤浸渍等症状,可通过保持足部清洁干燥、穿透气鞋袜、使用止汗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脚会出汗是什么原因
脚会出汗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外伤因素、病理因素等有关。脚出汗通常表现为脚部潮湿、异味、瘙痒等症状,可通过保持脚部清洁干燥、穿透气鞋袜、使用止汗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角化型脚气怎么根治
角化型脚气可通过抗真菌药物治疗、局部角质软化、保持足部干燥、穿透气鞋袜、避免交叉感染等方式根治。角化型脚气通常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表现为足跟或足缘皮肤增厚、脱屑、皲裂等症状。
脚底板发白像泡了一样的原因
发白像泡了一样,一般和多汗症是有关系的,局部多汗又没有及时得到清洁,比如正在学校、正在上班没法处理,到了晚上以后打开把袜子一脱脚底就发白,多汗的人由于局部多汗,使得脚底下角质在又温暖又潮湿的环境里头,待上三四个小时以上局部就会发白就像泡了一样,一般来说就是这个原因我们叫浸渍。最好是做到通风换气,如果实在白天做不到的话,晚上回了家要泡脚,用淡盐水泡脚每天都要泡,泡20分钟泡完以后脚就晾着,通过这样在空气中比较干燥、通风、换气脚发白很快就会缓解,第二天要注意换一双鞋,而不是还穿着湿乎乎的鞋又走了,不是,要换一双干爽的鞋,袜子每天要换否则脚底发白像泡了一样,慢慢的就会转变成足癣,就是我们理解的脚气。如果变成脚气就不一样了,变成了一个疾病还要进行抗真菌的治疗,所以脚底板发白像泡了一样,一般来说是和出汗比较多,不能得到及时的清洁和干燥导致的这种情况,饮食也要注意不要吃太刺激的,像辣椒、油腻、火锅、海鲜、牛、羊肉、喝酒这类的东西要少吃,因为会刺激就是出汗更多,出汗更多脚底板就会更加明显这是一个,还有一个精神情绪也要注意,焦虑、紧张、劳累、熬夜、生气这些也是诱因也会使它发白像泡了一样。
语音时长 02:29

2021-07-09

65646次收听

02:14
脚突然变得很臭是怎么回事
脚突然变得很臭,是由于脚多汗所致,临床上常常诊断为足部的臭汗症。皮肤汗液排泄量过多,称为多汗症。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可局限于某一部位或是全身。汗腺活动,受交感神经控制。脚的臭味儿是由于脚部的小汗腺分泌旺盛,为小汗腺的臭汗症,男女均可以发生。常伴有多汗症,可有家族遗传史,夏天及炎热季节多见。患者经常穿用捂脚的胶鞋,导致汗液在逐步的浸渍皮肤角质层而引起。因此患者应尽量去除诱发脚多汗的因素,尽量穿通风透气的袜子和鞋,保持脚部皮肤的干爽。外用抑制汗腺分泌的外用药或鞋垫儿,而去除脚臭,患者要注意生活规律,讲究个人卫生。
脚上长小水疱很痒是什么原因
脚上长小水疱一般都长在脚指头上、脚趾缝里和脚板底下,长小水疱一般和脚气是有关系的。脚气是俗称的足癣,医学上称的足癣,在民间就俗称脚气。很痒是因为水疱刺激皮肤的感觉神经,就会觉得很痒。有的时候和饮食刺激也有关系,比如吃辛辣刺激的,还有喝酒等,这些诱因也会刺激小水疱发痒。最后这个人脚上长小水疱还很痒,这是第一种情况。第二种情况是见于湿疹,湿疹有的人长在手和脚上,表现也是以小水疱为主,表浅的或者是深在的小水疱。水疱因为张力很强,可以刺激真皮里的感觉神经,患者觉得很痒。一般脚上长小水疱很痒,就见于这两种主要情况,一种是水疱型的足癣,也就是脚气。还有一种是水疱型的湿疹,就是汗疱疹,都属于这种情况,脚上长小水疱还很痒,最主要的是和这两种情况有关系。治疗是针对不同的病因,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治疗,真菌感染就抗真菌,过敏导致就抗过敏。
语音时长 02:07

2021-06-25

77796次收听

02:11
脚气破皮流水怎么办
脚气破皮流水应该系统口服抗菌素,局部用具有消炎作用的溶液冷湿敷,之后外用收敛把干的药膏,避免局部细菌感染和湿疹化。脚气又称之为足癣,是由于皮肤致病性真菌感染引起的足指间,足跖足侧缘的传染性真菌性皮肤病。常见的脚气临床分为4种类型,一静置糜烂型、二角化过度型、三水泡型、四丘疹鳞屑型。静置糜烂型脚气由于非常瘙痒,患者反复瘙抓,局部破皮,在破皮的局部非常容易继发,局部的细菌等微生物感染。因此脚气破皮流水的治疗,原则应该是抗菌素系统治疗和局部的消炎收敛等抗过敏治疗。
03:12
脚总出汗很臭什么原因
脚总出汗又很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脚容易出汗,又没有及时的把它清洁掉,最后导致微生物分解了,产生臭味。脚爱出汗要准备两双透气性特别好的鞋,每天换一双。脱下来的鞋要放到比较通风,还能晒到太阳的地方。另外袜子一天一双,袜子每天要洗,洗完了以后,有条件的再用浓度较低的消毒液浸泡一下,起到抑菌作用就可以了。同时还要每天洗脚,脚每次洗时间一定要长达10分钟以上。洗脚也要有所讲究,可以用淡盐水来洗,起到抑菌作用。如果天天这么做,脚虽然总出汗,但是就不会臭了,这一点非常重要。
02:48
脚上长小水疱很痒是怎么回事
脚上的小水疱一般和脚气有关系,医学上称足癣。因为水疱刺激皮肤的感觉神经,就会觉得很痒。比如吃辛辣刺激的、喝酒等刺激就会长小水疱发痒。还有一种是湿疹,湿疹可以长在手和脚上,也是以小水疱为主。水疱因为张力很强,会刺激真皮里的感觉神经,患者会觉得很痒。治疗是针对不同的病因,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治疗,真菌感染就抗真菌,过敏导致就抗过敏。
脚气会传染吗
脚气一般会传染。脚气属于是真菌感染性皮肤疾病,可以通过日常接触和共同穿鞋袜以及使用日用品等多种途径传播,公共场合的健身或是浴盆,以及公共使用的拖鞋有可能会引起真菌感染。感染以后会使患者的脚上皮肤出现瘙痒和起水泡,还可能伴随有脱屑,严重时会引起脚趾糜烂和皮肤破损以及溃疡等多种症状,要积极配合医生使用抗真菌的药膏涂抹治疗,能够杀灭脚上真菌和缓解瘙痒以及不适症状,能够防止皮肤溃疡的程度持续加重和加深。平时要避免使用公共场所的拖鞋和日用品,穿纯棉透气性较好的袜子和鞋子,有利于脚部的汗液排出,防止真菌滋生减少脚气疾病,还可以防止交叉感染。
语音时长 01:04

2021-01-21

83024次收听

糜烂型脚气的治疗方法
糜烂型脚气它的治疗方法和其他类型的脚气治疗方法有一定的区别,首先需要让局部的皮肤干燥。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或者硼酸溶液冷湿敷。局部尽量不要用热水烫洗,少到高温的环境中去。鞋子穿宽松一些,穿透气的鞋袜,勤换洗,太阳晒,不要与他人共用毛巾,盆子,鞋子和袜子,以免引起交叉感染,待创面干燥后可以外用抗真菌的药膏,如特比萘芬乳膏,联苯苄唑乳膏,和硝酸异康唑乳膏,克霉唑乳膏等。需要联合使用两种以上的抗真菌药物,创面完全痊愈后,还需要用药2周。如果外用药物的效果不是很好,需要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常用的口服抗真菌药物有,特比奈芬片、伊曲康唑片。由于口服的抗真菌药物对肝脏的功能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服药前和服药的过程中都需要监测肝功能,如果肝功能不好需要停止使用。
语音时长 01:38

2019-12-13

60056次收听

有脚气要做什么
就是说一旦确诊,就是所说确诊脚气一定要是去医院做真菌化验来确诊,有的时候患者经常性的对着这个网络,看自己得的是不是脚气,自己对照着这个网上的图片,还有一些文字,来确诊自己得了脚气,然后自己自行的就开始治疗了,我认为这个方法不够妥当,最好是去医院,做了一些真菌的化验以后,来进一步明确我得的就是脚气,然后医生告诉你,这个原则怎么办,得了脚气一定要注意跟家人保持一定距离,自己的东西要单独使用,不要混合使用,像脚盆、脚巾,还有这个袜子、鞋,还有洗脚、洗袜子的盆什么的,一定是单独的,而不是跟家人混用,这是原则。另外饮食上要注意,不要吃太刺激的,辣椒、油腻、火锅、海鲜、牛羊肉和酒这类的东西可以促使脚部充血,脚部一旦充血这个微生物它滋生的会更加厉害,所以说促使你脚部瘙痒,这样的话你一挠,得了这脚气又泛滥了,最后导致了感染了,这就更不好办了,所以得了脚气,我们要注意这些原则。那么接下来才是治疗,就是说我们得了脚气,就是说要口服抗真菌的口服药,再加上外用一些抗真菌的外用药来进行治疗,才能达到一个彻底治愈的一个目的。所以有脚气,我们要注意,怎么样做不传染给家人,怎么样做才能达到一个彻底治疗的一个目的。
语音时长 01:47

2019-10-25

59161次收听

02:47
指甲长到肉里怎么办
指甲长到肉里,称为嵌甲,一般容易出现在足趾间,大拇指是最容易出现的。嵌甲的发病原因与鞋子有关,比如鞋子比较紧,脚受到挤压,在长时间的行走、运后后,指甲可能就会长到肉里。但是有一部分患者与遗传有关系,比如家族中有嵌甲者,那他的发病率就要高于一般人。另外剧烈活动或长时间活动也易出现嵌甲,使脚趾发生感染,甲廓可以出现疼痛,局部有脓性渗液等症状。嵌甲出现感染可以外涂碘伏,再配合抗生素软膏,比如红霉素软膏、百多邦等,外用纱布或者创可贴包扎,每天换药,并且注意穿宽松舒适的鞋子。嵌甲严重的可以拔甲治疗,新的指甲长出以后,嵌甲的情况会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