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是什么症状怎么办
丹毒是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皮肤炎症,主要表现为皮肤红肿热痛、边界清晰的斑块,可能伴随发热、寒战等症状。治疗可通过青霉素V钾片、头孢氨苄胶囊等药物控制感染,配合冷敷缓解症状。丹毒通常由皮肤破损、足癣、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引起。
1、皮肤红肿热痛
丹毒早期表现为局部皮肤发红、肿胀,触摸有灼热感和明显压痛。红肿区域边缘隆起且界限清晰,常见于下肢或面部。可能与皮肤微小裂口导致细菌入侵有关。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医生可能开具青霉素V钾片或头孢呋辛酯片抗感染,配合硫酸镁溶液湿敷减轻炎症。
2、发热寒战
约半数患者会出现38-40℃高热伴寒战,属于全身性炎症反应。与链球菌释放致热原有关。此时需监测体温,医生可能建议布洛芬缓释胶囊退热,同时静脉注射注射用青霉素钠控制感染。家长需注意儿童患者避免脱水,可少量多次补充温水。
3、淋巴管炎
感染扩散时可出现红色线状淋巴管炎,从病灶向近心端延伸,局部淋巴结肿大压痛。与细菌经淋巴系统播散相关。除抗生素治疗外,医生可能推荐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增强抗菌谱,配合红外线理疗促进淋巴回流。
4、水疱或坏死
严重者皮肤出现浆液性水疱或紫癜,极少数发展为坏死性筋膜炎。多见于糖尿病或静脉功能不全患者。需紧急住院治疗,医生可能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和头孢曲松钠注射剂,必要时行清创手术。
5、复发倾向
下肢丹毒易反复发作,导致局部淋巴水肿形成象皮腿。与慢性足癣或静脉淤滞有关。长期预防可口服苄星青霉素注射液,同时治疗足癣如联苯苄唑乳膏,穿戴弹力袜改善循环。
丹毒患者应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饮食选择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豆制品,限制辛辣刺激食物。下肢感染需减少站立时间,睡眠时垫高患肢。出现持续高热、瘀斑扩散等表现须立即就医,免疫功能低下者更需警惕败血症风险。痊愈后需处理原发感染灶如足癣,防止复发。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丹毒
- 2 什么是丹毒怎么引起的
- 3 丹毒是怎么引起的
- 4 丹毒什么引起的
- 5 类丹毒和丹毒的区别
- 6 丹毒是怎样造成的
- 7 什么是丹毒得了丹毒怎么办
- 8 类丹毒与丹毒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