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牙周炎的主要致病菌

口腔科编辑 健康解读者
0次浏览

关键词: #牙周炎 #成人

成人牙周炎的主要致病菌有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聚集杆菌、中间普氏菌、福赛坦菌和齿垢密螺旋体。这些细菌通过破坏牙周组织引发炎症反应,导致牙龈出血、牙槽骨吸收等症状。

1、牙龈卟啉单胞菌

牙龈卟啉单胞菌是牙周炎的核心致病菌,能分泌胶原酶和蛋白酶分解牙周组织。其产生的脂多糖会刺激免疫系统释放炎症因子,导致牙龈红肿和牙周袋形成。临床常用甲硝唑片、多西环素胶囊或米诺环素软膏辅助治疗。

2、伴放线聚集杆菌

伴放线聚集杆菌具有侵袭上皮细胞的能力,可形成生物膜抵抗宿主防御。该菌与青少年牙周炎关系密切,但成人感染后也会加速牙槽骨破坏。治疗时可配合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或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

3、中间普氏菌

中间普氏菌常与其他致病菌协同作用,其代谢产物会损伤牙周膜纤维。该菌在深牙周袋中检出率较高,可能导致持续性口臭。四环素类药膏或奥硝唑分散片可用于控制其繁殖。

4、福赛坦菌

福赛坦菌能分解龈沟液中的蛋白质产生硫化氢,加重组织坏死。该菌对常规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需通过牙周刮治配合盐酸米诺环素缓释片等局部给药控制感染。

5、齿垢密螺旋体

齿垢密螺旋体通过螺旋运动穿透牙龈组织,刺激破骨细胞活性。其与晚期牙周炎的垂直型骨吸收相关,治疗需结合机械清创和替硝唑含漱液等抗菌措施。

日常应使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辅助抑菌,选择小头软毛牙刷避免刺激牙龈。每半年进行专业洁牙清除菌斑生物膜,吸烟者需戒烟以减少细菌定植风险。出现牙龈自发性出血或牙齿松动时,应及时进行牙周探诊和微生物检测。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