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老人尿失禁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9-04-2862812次浏览

老人尿失禁发生时,家人一定要帮助其,保持放松愉悦的心情,同时可采用下蹲法、中断小便法以及缩肛法等方法,来帮助锻炼括约肌功能,改善尿失禁症状。除此之外,还要督促老人养成良好的小便习惯,并坚持定期到泌尿科做复查。

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一般比较差,容易出现一些病症,尤其是可能会出现尿失禁等情况。这时除了需要及时接受药物方面的治疗之外,家人的护理就显得格外重要,可以有效改善老人的症状,那么老人尿失禁怎么办才能有所好转呢?
  1、放松心情
  老年人一旦出现尿失禁一类症状,就会有较大的思想负担,心情也会变得抑郁。所以家人就一定要帮助老人,保持放松愉悦的心情,多和他们交流,并多加陪伴,这样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症状的改善。
  2、下蹲法
  老人可以尝试采用下蹲法,来改善尿失禁,这种做法十分简单,可每日下蹲2~3次,每次持续10分钟左右。具体的下蹲速度和频率,以个人耐受程度为准,而年龄较大的患者,可手扶椅背或者墙壁以助力。
  3、中断小便法
  中断小便法有助于锻炼排尿能力,建议老年人在平时排小便时,要有意识地中断,然后再重新排出。不过在刚开始锻炼时,一般比较困难,但一定要坚持下去,经过反复性锻炼,就可以让尿失禁症状得到缓解。
  4、缩肛法
  缩肛法可以改善括约肌功能,对尿失禁有显着疗效。建议老年人尝试采用,可以在屏气时提收会阴,且要持续数秒钟,在呼气时可放松肛门,这样反复做10分钟左右,每日进行2~3遍。
  5、养成良好的小便习惯
  老年人一定要督促自己,养成良好的大小便习惯,在有尿意时,就要及时去厕所,千万不能时常憋尿,或者到尿急时再去排尿。而在小便之后,要及时洗手,以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几率。
  6、定期复查
  家人要定期带老年人,到泌尿科做检查,一旦发现泌尿系统功能发生异常,就要及时进行针对性治疗。

相关推荐

02:28
小便不受控制怎么回事
小便不受控制,医学上叫做尿失禁,尿失禁的原因有:第一,真性尿失禁,尿道括约肌完全丧失了功能,导致膀胱里的尿液不能存留,这是神经系统的病变导致的。第二,压力性尿失禁,常见于女性,女性的括约肌功能有所减退,当腹压突然增高时,括约肌不能承受压力而导致尿液的漏出。第三,急迫性尿失禁,有尿意必须马上排尿,常见于尿路的炎症,膀胱过度活动症等。第四,充溢性尿失禁,常见于前列腺增生,由于排尿的困难,尿液储留在膀胱里面,当尿液存留到一定程度,就会慢慢的漏出。
女性尿失禁如何治疗
女性尿失禁大多数可以口服a受体阻滞剂药物或是抗胆碱药物以及手术方法治疗。女性尿失禁有可能是细菌感染或是尿道括约肌功能紊乱诱发,可能会存在有排尿不畅和排尿困难等多种症状,急迫性的尿失禁疾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胆碱药物治疗,能够抑制自身逼尿肌的收缩来控制自身的尿失禁疾病。属于是充盈性尿失禁可以遵医嘱使用a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膀胱出口阻力,缓解患者尿失禁的症状。病情较严重导致排尿严重困难时,可以通过手术的方法治疗。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病情的轻重和病情的类型,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针对性的方案治疗,能够控制自身进行发展,有利于自身病情治疗和恢复。
语音时长 01:04

2021-01-15

76684次收听

尿失禁可以自愈吗
尿失禁少数患者是可以自愈的,具体还需要根据引发尿失禁病因来决定。引起尿失禁的病因是非常多的,如果是尿道括约肌关闭不全所引起的尿失禁症,通过括约肌训练之后一般尿失禁症状是可以自愈。有一些患者是由于做了前列腺增生手术,在手术之后会出现短暂性控尿功能不良现象,适当的进行一些康复训练,比如提肛运动,或者等到伤口完全愈合之后,尿失禁的症状也会逐渐缓解的,是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的。有一部分的尿失禁可能是括约肌严重的损伤,可能会形成永久性的尿失禁,需要通过人工括约肌植入的方法来进行改善,也可以通过长期佩戴引流袋来排出小便,才能使尿失禁的症状得到改善。
语音时长 01:03

2021-01-15

91679次收听

尿失禁的好发人群有哪些
尿失禁一般会发生在中老年人群,老年女性多见,或者身体免疫力低下及生育后女性身上。尿失禁会导致尿液不由自主的从尿道中流出来,如果在大声说话或者是腹内压增高、咳嗽时会有尿液流出来,如果长期得不到治疗会出现泌尿系统感染或者是细菌侵入出现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女性一般是在分娩或者是怀孕时孕激素水平增高,盆底肌肉群松弛,导致压力性尿失禁。如果是男性可能是患有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引起的,可以到医院通过泌尿系统造影来进行检查。可以口服抗胆碱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同时还要进行盆底肌肌肉的锻炼,可以收缩盆底肌,增加括约肌的能力,可以缓解尿失禁,病情在治疗期间,一定要注意外阴局部的卫生,同时还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语音时长 01:31

2021-01-15

118526次收听

尿频怎样治效果好
很多人会尿频,尤其是中老年人。广告上常听到尿频、尿急、尿急不是肾的问题。那么什么是尿频?原因是什么?一天排尿几次最正常?如何频繁排尿?想了解相关问题,请看本文进行分析。尿频的原因有哪些?共同原因1。尿量增加:正常情况下,
尿失禁的早期症状
在患有尿失禁疾病的情况之下,我们要及早发现及早的做好治疗,这样才能够早日得到康复减少一些麻烦,可是人们对于尿失禁疾病症状表现并不了解,更何谈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呢,一起来了解尿失禁症的早期症状到底有哪些呢?
尿失禁手术治愈率
女性尿失禁通过药物或者微创手术治疗是可以治愈的,但是手术治疗尿失禁会复发,因为微创手术是开阔尿路减少尿道的阻力或者对于尿到系统失控的患者就需要安装一些人工设备来达到控制排尿的,这些都会随着人自身的恢复系统逐渐失去作用,所以会很长时间复发一次。
尿失禁有哪些原因
正常情况下人们感觉到尿意后能控制尿液的排出,但是在一定情况下或者是有些人群可能会出现尿失禁,尿液不受控制的排出体外。尿失禁的出现和神经系统疾病有关系,和手术损伤有关系,有的尿失禁是肌肉张力减退而引起。
尿失禁是怎么回事
尿失禁是膀胱尿道不能维持其控制排尿的功能、尿液不自主地流出的现象。尿失禁根据发病原因分四类:1、急迫性尿失禁:有强烈尿意,又不能由意志控制而尿液经尿道流出。2、充溢性尿失禁:膀胱过度膨胀,内压升高,超过尿道压,尿液不自主流出。3、压力性尿失禁:在腹压增加时出现不自主的尿液流出称为压力性尿失禁,如咳嗽、大笑、打喷嚏、举重物时,骤然增加腹内压,造成尿液不自主溢出,多见于经产妇女,绝经后妇女。4、真性尿失禁:尿道括约肌损伤,尿液从尿道持续流出。在诊断时首先应确定是否属尿失禁,再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及有关的实验室检查明确临床类型和病因,给予对症治疗。
语音时长 01:37

2020-01-07

59157次收听

引起女性尿失禁的原因有哪些
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女性尿失禁的情况,可能由于一些原因导致的,比如说大脑皮质疾患,比如中风痴呆等现象,有可能导致失禁。或者说更年期的特殊情况以及多次分娩生产导致的子宫下垂也会出现尿失禁的情况。而且实际也分成很多种情况,有4种情况,比如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充溢性尿失禁,真性尿失禁,首先要区分好具体的情况才可以。
女性尿失禁的治疗
女性尿失禁治疗方法包括:口服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尿失禁主要分为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充盈性尿失禁以及真性尿失禁这几种类型。压力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在女性群体中较为常见。压力性尿失主要是逼尿肌松弛导致,表现为咳嗽、打喷嚏、大笑等增加腹压的动作时尿液从尿道口流出。如果症状不是很严重,可以通过逼尿肌的功能锻炼以及盆底肌群的锻炼来改善,也可以口服盐酸米多君片。如果尿失禁达到了中度或重度,则建议手术处理,通常可以做中段尿道的悬吊术来改善尿失禁。急迫性的尿失禁,主要是由于比较严重的膀胱炎症刺激尿道导致,需要做尿液的培养及药敏检查,根据药敏检查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治疗。在炎症控制之后,尿失禁也会随之改善。老年女性出现尿失禁多见于真性尿失禁,这是由神经系统疾病引起排尿功能丧失,需要根据原发病进行处理。
语音时长 01:54

2019-10-14

54350次收听

01:51
十二岁了还尿床怎么办
12岁孩子尿床如果是偶然发生,不必紧张,如果是经常发生,就需要带孩子到医院做检查治疗。12岁的孩子如果还存在尿床的情况,就要分析孩子的尿床情况是偶然发生还是频繁的情况。疾病状态下,比如先天性脊柱裂的孩子,就可能出现大孩子还尿床的现象,而且比较频繁。除此以外,在正常状态下,如果宝宝的排尿习惯特别不好,比如孩子睡前没有进行良好的排尿,或者睡前喝大量水、或者特别劳累的时候,也会出现12岁孩子偶然尿床的情况。如果孩子是偶然尿床,家长就不要太紧张。如果孩子经常尿床,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医院做检查及治疗。
01:50
老人的尿失禁原因都有哪些
老年人是尿失禁的高发人群,特别是老年女性。发病原因主要有:第一、绝经以后雌激素水平降低尿道黏膜变薄,尿道关闭能力下降;第二、由于膀胱老化,导致膀胱不受人控制不自主的收缩,会把尿液从膀胱通过尿道挤出体外,出现一些漏尿的情况。
02:18
产后尿失禁怎么办
女性因为生育之后导致盆底肌肉损伤、松驰,尿道活动度增加,很多人会出现自主漏尿的情况。针对产后尿失禁的治疗方法有,第一坚持做收肛训练,收缩5秒,放松5秒,每15-20次为一组,每天做三组以上,另外,还需要结合中药及针炙治疗。
01:56
什么是尿失禁
尿失禁是指尿液不受人体的控制自行流出体外。从医学角度讲把尿失禁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压力性尿失禁,在增加腹压时小便不自主流出。第二类是急迫性尿失禁,有尿就要赶快去厕所。第三类是混合性尿失禁,既有腹压感又存在尿急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