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检查有什么用
骨密度检查主要用于评估骨质疏松风险、预测骨折概率及监测治疗效果。该检查通过测量骨骼中矿物质含量,帮助诊断骨质疏松症、评估骨骼强度、指导补钙或用药方案、筛查高风险人群、追踪疾病进展。

1、诊断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检查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通过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检测腰椎、髋部等部位的骨量。结果以T值表示,低于-2.5即可确诊。早期发现可避免脆性骨折,尤其适用于绝经后女性和65岁以上男性。
2、评估骨骼强度
检查能量化骨骼承受外力的能力,预测股骨颈、椎体等关键部位骨折风险。低骨密度人群轻微跌倒就可能发生骨折,数据可帮助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药物干预。
3、指导补钙方案
根据检测结果制定个性化补钙计划。骨量减少但未达骨质疏松标准者,可通过增加乳制品、绿叶蔬菜摄入配合维生素D改善。严重缺乏者需联合使用碳酸钙D3片等药物。
4、筛查高风险人群
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者,以及有家族骨折史、低体重指数人群应定期筛查。吸烟、过量饮酒等生活习惯也会加速骨量流失,需通过检查及时干预。
5、追踪疾病进展
治疗期间每1-2年复查可评估疗效。使用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等抗骨质疏松药物后,骨密度提升5%以上视为治疗有效。数据变化有助于调整用药剂量和周期。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将骨密度检查纳入常规体检,检测前24小时避免服用钙剂。日常保持每日30分钟日照促进维生素D合成,进行快走、太极拳等负重运动刺激骨形成。饮食注意每日摄入300ml牛奶或等效乳制品,限制每天咖啡因摄入不超过400mg。高龄者需做好居家防跌倒措施,如浴室安装扶手、避免使用光滑地砖等。
相关推荐
01:27
02:09
02:21
02:20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骨质增生骨质增生是怎么得
- 2 什么是骨质增生骨质增生的原因有
- 3 什么是骨质增生
- 4 骨质增生是怎么形成的
- 5 骨质增生是怎么引起的
- 6 骨质增生怎样形成的
- 7 骨质增生是怎么造成的
- 8 骨质增生是怎么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