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新生儿黄疸是怎么回事

63904次浏览

新生儿黄疸可能由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感染性黄疸、胆道闭锁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蓝光照射、药物治疗、换血疗法、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

1、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可能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能力不足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黏膜轻度黄染。这种情况无须特殊治疗,可通过增加喂养次数促进胆红素排泄,多数在出生后1-2周内自行消退。家长需密切观察黄疸变化,定期监测胆红素水平。

2、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可能与母乳中某些成分抑制胆红素代谢有关,通常表现为黄疸持续时间较长但程度较轻。可通过暂停母乳喂养3-5天观察黄疸变化,或遵医嘱使用茵栀黄口服液等药物辅助治疗。家长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喂养方式,无须过度担忧。

3、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可能与母婴血型不合导致红细胞大量破坏有关,通常表现为黄疸出现早、进展快,伴有贫血症状。可通过蓝光照射治疗,严重时需进行换血疗法。家长发现新生儿24小时内出现黄疸时需立即就医,可遵医嘱使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或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等药物。

4、感染性黄疸

感染性黄疸可能与新生儿败血症、尿路感染等疾病有关,通常表现为黄疸持续不退或反复加重,伴有发热、食欲差等症状。需针对原发感染进行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家长需注意观察新生儿精神状态和体温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5、胆道闭锁

胆道闭锁可能与先天性胆管发育异常有关,通常表现为黄疸进行性加重,粪便呈陶土色。需通过肝胆核素扫描确诊,早期可行葛西手术,晚期可能需肝移植治疗。家长发现新生儿黄疸持续3周未退且大便颜色变浅时,应立即到小儿外科就诊。

新生儿黄疸期间家长需保证充足喂养,每日哺乳8-12次,促进胆红素排出。注意观察黄疸范围是否从面部扩散至躯干四肢,记录大小便颜色和次数。避免自行使用偏方治疗,日光浴时需保护眼睛和生殖器,单次照射不超过15分钟。出院后按医嘱复查胆红素水平,若发现嗜睡、拒奶、尖叫等异常表现需紧急就医。

相关推荐

新生儿黄疸是什么意思
新生儿黄疸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临床问题,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具体分析如下:
早产儿的黄疸反复怎么办
早产儿黄疸容易反复性发作,主要是可以服用千金犀角散、茵陈五苓汤等中药方剂进行调理,同时可以用茵陈蒿和生姜外敷来缓解,且可以对章门穴、太冲穴等穴位做针灸。另外,也可以使用苯巴比妥一类药物,并配合光照疗法来治。
新生儿黄疸溶血怎么办
新生儿黄疸溶血一经发现,父母应及时带宝宝治疗。目前大多数溶血性黄疸采取光照的方式治疗,即通过光照的方式,使胆红素变为无色并随尿液及胆汁排出。而如果病情较为严重,应选择输血治疗。
宝宝黄疸高怎么办
黄疸的指数一般都应该不超过17mg的范围,在此外围中的黄疸数值都是比较正常的,宝宝黄疸高一般都是因为生理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家长可以每天早晚都让宝宝多喝一些白开水,把葡萄糖加入一些温水里面,喂给宝宝直接喝就是很不错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