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心理压力大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9-05-0954411次浏览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常常感觉自己心理压力大。当我们心理压力大的时候,一定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进行缓解。心理压力大的时候,我们要保证自己睡眠时间的充足,可以出去旅行游玩,吃一些缓解压力的食物,找人诉说来缓解自己的压力。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变快,学习、工作和生活都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压力。当我们心理压力大的时候,就会出现脾气暴躁、睡眠不好等症状。这时候也不用太过于害怕,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来进行缓解和治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具体的了解一下心理压力大怎么办吧!
  1、保证睡眠的充足:当我们心理压力大的时候,可以通过保证自己睡眠时间的充足进行缓解。充足的睡眠可以使我们的身体得到放松,让我们由于压力大导致的紧张、不安、焦虑的情绪也得到有效的缓解。当自己每天都拥有一个充足睡眠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充满活力,自己心理压力大的症状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2、旅行游玩:当我们心理压力大的时候,可以出去旅行游玩来进行缓解。出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去出海边吹吹风,去自然风景区感受一下大自然的风采。这样可以让我们的头脑变得清醒,让自己的身心都得到放松。当我们的心态慢慢的变得平和的时候,就起到缓解心理压力大的效果了。
  3、食物疗法:有很多人在情绪不佳的时候都喜欢大吃一顿。当我们心理压力大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食物来进行缓解。比如南瓜,南瓜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可以有效的缓解各种原因导致的心理压力大。还可以吃黑巧克力,黑巧克力可以刺激我们的中枢神经,缓解我们的压力。
  4、找人诉说:当自己心理压力大的时候,可以找一些信任的朋友诉说,这样也可以起到治疗的效果。当我们把堆积在心理让自己烦躁不安的事情说出开之后,就会觉得自己轻松了很多。当经过朋友的开导,说不定还会觉得自己的这些压力可能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大。这样就能很好的起到治疗的效果了。

相关推荐

轻度抑郁吃几个月的药
急性期一般药物治疗6~8周,巩固治疗至少4~6个月。首次抑郁发作维持期治疗为3~4个月,若两次以上的复发,特别是青少年或者病情严重,维持治疗至少2~3年。根据症状的数量类型以及严重程度,可以将抑郁症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一般抑郁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也分急性期的治疗、巩固期治疗和维持期的治疗。急性期治疗主要以控制症状为主,一般药物治疗6~8周。巩固期治疗目的是防止症状的复燃,巩固治疗至少4~6个月。维持期治疗目的是防止症状的复发。首次抑郁发作维持期治疗为3~4个月,若两次以上的复发,特别是青少年或者病情严重,维持治疗至少2~3年。因此,不管何种类型的抑郁症,都应坚持服药,定期医院复查,在医生的指导下减药甚至停药。
语音时长 01:17

2021-05-20

80871次收听

02:02
抗抑郁药有哪些
抗抑郁药包括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五羟色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或者是其它机制的抗抑郁药。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包括“五朵金花”,比如百忧解、舍曲林、赛乐特、氟伏沙明等药物。五羟色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有盐酸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这些都是比较常用的药物。现在一些新型的其他机制的抗抑郁药,如安非他酮、米氮平、阿戈美拉汀,也比较常用。医生会根据病人病情严重程度以及身体状况,综合选择抗郁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都是一线的新型抗抑郁药,比传统的抗抑郁药副作用明显减少。
判断是不是抑郁症的方法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病程以及严重程度评判。抑郁症一般会有三个核心症状: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下降;七个附加的症状,比如悲观、自责、自我评价降低、食欲减退、睡眠障碍,严重者会出现自杀、自伤的一些念头或者行为;社会的严重程度一般要至少符合一条,对他的社会功能产生了影响或者本人内心非常的痛苦;病程一般会持续不少于两周,才考虑抑郁的诊断。如何判断这种抑郁的程度,基本上是根据病人符合的条目的多少来判断。如果怀疑自己有抑郁的情绪,建议在网上找一些抑郁自评的量表,如果标准分大于53分,就考虑有抑郁的倾向,可以去找专业的人士进行就诊。
语音时长 01:09

2019-10-11

49909次收听

抑郁症的早期症状
现如今抑郁症的患者越来越多,早期的症状主要就是情绪上和身体上的双重不适。但是多数都会有郁郁寡欢,全身无力,对生活失去动力,另外还有部分患者会有躯体症状。如果在早期没能识别的话,可能会导致误诊为其他的器质性疾病。
重度抑郁症有多严重
重度抑郁症患者的症状是非常严重的,他们的内心很痛苦,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对自己极度否定,觉得生不如死度日如年,感觉前途悲观、失望,对自己过去犯的错误放大,过度的自责,严重的自卑。严重患者会出现自罪妄想,觉得自己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甚至坚信自己犯了某种罪应该受到惩罚。出现严重的罪恶妄想、自罪妄想,思维能力明显下降,觉得脑袋好像生锈了一样,读书、看报都非常困难。严重患者会出现假性痴呆,就像痴呆一样。患者的动力明显下降,不愿意动,不愿意说话,不愿意做事。对生活丧失了生存欲望,觉得生活没有意义。很多重度抑郁症患者会出现自杀的念头和行为,认为死亡才是最好的归宿。所以重度抑郁症患者有10%-15%的人可能会自杀身亡。最严重的情况是扩大性自杀,身患重度抑郁症的母亲在自杀前带着她的孩子一起去死亡,或先杀死自己的孩子再自杀。她认为死亡才是最好的解脱。但这是病理性的体验,是病态的。经过积极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绝大部分重度抑郁症患者都能够得到康复,所以大家要理解和体谅重度抑郁症患者的痛苦,带患者就医,不要在意那些“得了心理疾病很可怕”的谣言。患者要消除病耻感,得了抑郁症一点不丢人。它是情绪上的感冒,患者要正视它、面对它,和医生一起组成治疗联盟来正确应对抑郁症。
语音时长 02:48

2019-07-03

64905次收听

抑郁症失眠如何治疗
抑郁症会导致失眠,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要缓解失眠的情况,可以根据病情吃点安神药物,同时还要吃治疗抑郁症的药物,抑郁症调节好了,失眠就会消失。也可以通过针灸、艾灸进行调理。还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多晒太阳多运动。
抑郁症症状有哪些
抑郁症主要会让患者出现心境持续性低落和悲观绝望的症状,而且思维会变得迟缓,意志活动会大大减退,认知功能也会受到较大的损伤。除此之外,患者还会出现睡眠障碍、疲乏无力等一系列躯体症状,部分情况下会有阳痿早泄和闭经等生殖系统方面的反应。
如何治疗抑郁症
出现抑郁症后,可以应用抗抑郁的药物缓解病情,同时加上心理治疗,必要时也可以选择物理治疗;平时还可以采取音乐疗法,瑜伽疗法,饮食疗法,调节睡眠等方法自我调节,缓解病情。
02:10
抑郁症可以吃哪些药
笼统来讲,抗抑郁症的药有十几种。有时医生也会对症治疗。比如有些患者会有失眠、早醒,这时可能会用到安眠药;有些患者会出现情绪不好,虽然情绪是闷闷不乐但是会发脾气、易激惹,会用一些心境稳定剂;抑郁症的病人,尤其青少年,容易躁狂,也会用心境稳定剂;还有一些抑郁症患者出现某些躯体化的症状,针对某个症状适当用药,比如身体的疼痛麻木。再比如胃肠不好或消化不好,会用一些针对性的药物。。
抑郁症的老人日常怎么护理
抑郁症老年人的护理要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要患者熟悉居住环境,环境安静,重视心理护理,注意饮食,鼓励户外活动,接触社会。要给患者关心,进行思想工作,关心其内心活动,以清淡饮食为主。
语音时长 02:04

2018-09-21

57713次收听

02:54
抑郁症的表现
对于抑郁症,又可以称为抑郁障碍。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的临床特征。一般情况下,患有抑郁症的病人,主要的表现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是心情低落;第二,是思维迟缓;第三,是认知功能损害;第四,是意志活动减退;第五,是躯体化的症状比较多。在临床上,通常可以见到患者的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的表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是出现悲观厌世的表现,患者可以出现自杀企图或者是行为。一般来说,有抑郁情绪很正常,但是,抑郁症就是持续心境低落两周以上,主要就是以上五个方面的问题。就目前而言,引起抑郁症的病因,并不是非常清楚。但是,这种疾病的发生,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有关。
01:50
抑郁症一般多久能好
对于抑郁症,又可以被称为抑郁障碍。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的临床特征,它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一般情况下,抑郁症可以分为轻、中、重度。对于这种疾病的恢复时间,患者多久能好,每个人都不一样。如果是轻度的抑郁患者,通过心理咨询,在心理工作者的帮助下,或者是进行中药治疗,就能好;对于中度以上的抑郁症患者来讲,如果采用西药治疗的方法,足量两周左右,对于这种情况的患者,基本上都能够看到好的迹象。对于这类疾病,目前而言,可以有效地进行治疗,比如药物治疗配合心理治疗,进行自我调节康复,抗抑郁药的有效率,可以高达80%至90%。如果患上抑郁症,患者无需害怕,及时到正规的医院就诊,并进行巩固治疗,二到四周就有明显疗效。
容易得焦虑症的人群是哪些?
焦虑症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焦虑症是精神疾病的一种,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避免得焦虑症;父母患有焦虑症,子女也容易患有焦虑症,关注细节,追求完美的人也可能更容易焦虑。
语音时长 02:16

2018-08-10

57808次收听

02:21
哪些人容易得焦虑症
焦虑症不但与遗传有关而且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父母患有焦虑症,那么子女也容易患有焦虑症,关注细节,追求完美的人也可能更容易焦虑。焦虑症是精神疾病的一种,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避免得焦虑症。
抑郁症和脑神经递质之间的关系
抑郁症和去甲肾上腺素这类脑神经递质之间的关系,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的早期开始被关注。当时有两种药物的副作用和抑郁有关,一是高血压患者服用的降压药利血平导致了约15%的患者抑郁,如此超乎寻常的比例立刻获得了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