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足第五跖骨基底骨折怎么办
右足第五跖骨基底骨折可通过制动固定、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该损伤通常由直接暴力、运动扭伤、骨质疏松、重复应力、高处坠落等原因引起。
1、制动固定
急性期需立即停止患肢负重,采用石膏或支具固定4-6周。短腿石膏需包裹足踝至小腿中段,保持跖骨处于中立位。使用拐杖辅助行走时,注意避免患侧足部触地。固定期间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骨痂形成情况。
2、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伴有明显肿胀者可联合迈之灵片改善循环。骨质疏松患者需补充碳酸钙D3片及阿仑膦酸钠片。禁止自行调整用药剂量。
3、物理治疗
拆除固定后开始超声波治疗促进骨愈合,频率1MHz,强度0.8-1.2W/cm²。水肿明显者采用气压治疗仪间歇加压,压力维持在40-60mmHg。恢复期使用低频脉冲电刺激预防肌肉萎缩。
4、康复训练
固定解除后先进行踝泵运动、足趾抓毛巾等被动训练。4周后加入提踵练习及平衡垫训练,逐步过渡到单腿站立。康复全程需在物理治疗师指导下进行,训练强度以不引发剧痛为限。
5、手术治疗
移位超过3毫米或涉及关节面的骨折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常用微型钢板螺钉系统或克氏针交叉固定。术后2周拆线,6-8周视愈合情况开始部分负重。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切口护理。
恢复期应保证每日摄入800mg钙质及400IU维生素D,多食用乳制品、深绿色蔬菜及海产品。睡眠时抬高患肢15-20厘米以减轻水肿。建议选择硬底鞋配合足弓垫行走,避免跑跳等剧烈运动3-6个月。定期复查监测骨折愈合进度,出现异常疼痛或皮肤变色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