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是怎样引起的
尿毒症通常由慢性肾脏病进展至终末期引起,主要病因有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多囊肾及梗阻性肾病等。尿毒症是肾功能严重丧失后体内代谢废物无法排出的临床综合征,需通过透析或肾移植治疗。

1、糖尿病肾病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损伤肾小球滤过膜,导致蛋白尿和肾小球硬化。患者可能出现水肿、血压升高及血肌酐缓慢上升。治疗需严格控糖,使用胰岛素或二甲双胍片等药物,配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片保护肾功能。
2、高血压肾病
持续高血压使肾小动脉玻璃样变,肾单位逐渐缺血萎缩。常见症状包括夜尿增多、轻度蛋白尿,后期出现贫血和血肌酐升高。需长期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等降压药,联合低盐饮食控制血压在130/80mmHg以下。
3、慢性肾小球肾炎
免疫复合物沉积引发肾小球炎症反应,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及进行性肾功能下降。部分患者与链球菌感染有关,需使用青霉素V钾片抗感染,配合泼尼松片抑制免疫反应,严重时需用环磷酰胺片治疗。
4、多囊肾
遗传性因素导致双肾多发囊肿压迫正常肾组织,常伴肝囊肿和颅内动脉瘤。早期可无症状,后期出现腰痛、血尿及高血压。治疗以控制并发症为主,如使用特拉唑嗪胶囊改善排尿,疼痛明显时可用布洛芬缓释胶囊。
5、梗阻性肾病
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等导致尿液引流受阻,引发肾盂积水和肾功能损害。典型症状为腰痛、排尿困难及反复尿路感染。需解除梗阻原因,如体外冲击波碎石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可配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改善排尿。
预防尿毒症需定期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控制基础疾病。已确诊患者应限制每日蛋白质摄入在0.6-0.8g/kg,选择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避免高钾食物。保持每周3次规律透析,适当进行步行等低强度运动,注意预防感染和心血管并发症。出现严重水肿或电解质紊乱时需立即就医。
相关推荐
01:20
01:51
02:17
02:22
0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