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磁石的功效与作用

72301次浏览

磁石是一种很好的中药材,它对于疾病的治疗有很多的功效。磁石能够补益肝肾,治疗肾虚。而且还能够与石决明等搭配,治疗眩晕心悸失眠的症状。如果有耳聋耳鸣的情况,也可以使用磁石治疗。此外磁石对治疗疔疮有良好治疗功效。

很多人不知道,其实磁石也是一种中药材,把它磨碎以后,跟其他药物配伍使用,能够起到治疗很多疾病的功效与作用。比如能够治疗肾虚、头痛、失眠、耳聋等等。下面我们就来仔细分析一下磁石的功效和作用吧。
  1、磁石具有治疗肾虚的功效。肾虚给很多人带来了烦恼,出现肾虚的情况,可以使用磁石配伍其他药物,比如菖蒲、川乌、玄参等中药材一起治疗肾虚。把它们放在一起研碎以后制成泥状,加入蜂蜜制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每次服用30丸,每天服用一次。另外,磁石酒渍服,可治阳痿。
  2、磁石具有缓解头痛眩晕的作用。磁石入肝肾二经,既能平肝潜阳,又能益肾阴而敛浮阳,常与石决明、白芍、生地等同用治疗阳亢眩晕之证。
  3、治疗心悸失眠。磁石质重性降,入心经,有镇惊安神之功。很多人会佩戴磁石治疗失眠,其实使用磁石如要也是可以治疗心悸失眠等症状的。具有很好的促进睡眠的功效。治疗的时候需要准备磁石60克,朱砂30克,神曲120克,把这三种中药材搭配在一起,研成粉末加入蜂蜜制成药丸,每天服用,就能益阴汗潜阳平肝熄风能让人们心悸失眠的症状很快减轻。
  4、治疗耳聋耳鸣。耳聋耳鸣是人类经常会出现的一种不良症状,在发病以后,可以直接用磁石来治疗,治疗时需要把磁石捣碎,再与木通和菖蒲等中药材放在一起浸泡,泡好以后取出加入米酒再过七天取出服用,每次服用十到十五克就可以。
  5、治疗疔疮。疔疮肿痛也是人类的高发疾病,磁石对这种疾病有良好治疗功效。磁石研成粉末加入醋和碱调交以后外敷在患处,把疮毒拔出病情就能很快康复。另外人们出现金疮肠出时也可以服用磁石,有出色治疗作用。

相关推荐

固元膏的副作用
固元膏可能引起消化不良、上火、过敏等副作用,具体反应与个人体质及食用量有关。固元膏主要由阿胶、黑芝麻、核桃等滋补食材制成,适用于气血不足人群,但需注意合理食用。
茯苓粉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茯苓粉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主要用于水肿尿少、脾虚食少、心神不安等症状。
右归丸的功效与作用
右归丸具有温补肾阳、填精止遗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引起的腰膝酸冷、精神不振、阳痿遗精等症状。
千里光的功效与作用
千里光具有清热解毒、明目退翳、杀虫止痒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目赤肿痛、疮疡肿毒、皮肤瘙痒等疾病。千里光的主要作用包括抗菌消炎、促进伤口愈合、改善眼部疾病、缓解皮肤症状、辅助治疗感染性疾病等。
寒湿体质吃什么食物?
寒湿体质可以吃一些具有利水除湿、健脾补肾功效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茯苓、藿香、南瓜、橘皮、荷叶、冬瓜、黑豆、黑芝麻、肉桂等。寒湿体质的患者多表现为畏寒、肢冷、大便清稀、身体酸重、浮肿、头晕等,多由脾肾阳虚所导致。建议患者可以多吃具有健脾补肾功效的食物,如黑豆、黑米、黑芝麻、肉桂等。同时忌食性寒、不易消化、易伤阳气的食物,如鱼肉类等。患者还可以多食具有补脾益气、醒脾开胃作用的食物,如香菇、土豆、山药、栗子、薏仁、胡萝卜、葡萄等。具体食用也建议咨询中医医生。
语音时长 01:15

2022-08-18

15741次收听

02:08
血瘀体质可以自愈吗
血瘀体质可以得到改善,但是不能得到彻底改变。首先体质就是与生俱来的,基因是什么样的,先天基础是什么样的,是改变不了的。血瘀体质是容易导致一些疾病的,容易形成血栓,心脑血管疾病,容易形成梗塞等,预防血瘀体质得这些疾病,可长期用一些活血化瘀药物,把血瘀体质维持到一个平和体质状态,维持到一个正常状态,让身体不会因为这个体质而得病,改变不了体质,但是阻止因为血瘀体质而导致的一些疾病是可以的,所以长期服用活血化瘀药物可以维持相对比较好的状态,如丹参、丹参滴丸、桃仁、红花等。
01:50
虚胖的人容易减肥吗
虚胖人非常难以减肥。肥胖是因为人体代谢率减慢,同时摄入太多,也就是说吃的太多消耗太少,人体内的能量物质就堆积在体内,就会越来越多,就形成肥胖。虚胖就是人体看起来体积很大,但是因为虚,代谢很慢,消耗很少,每天动也不动,站着想坐着,坐着想躺着,它就没有消耗的去路,他就会越来越胖。要减肥一定要运动起来,加快代谢,让人体回到一个正常状态,同时把饭量减少,人体才能减下去。
02:29
血虚体质的表现
血虚是人体各种体质的表现之一,这是一种虚症,那么虚症除了血虚之外,还包括像气虚,还有气血两虚等等各种的表现,单纯的血虚在临床上相见的比较少,一般血虚是常和气虚相结合的。那么血虚的人最常见的表现就是脸色没有光泽、红润度不够、脸色不好,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个血虚的表现,还有尤其是女性,月经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月经的提前、月经的拖后、月经的周期不准确、甚至痛经也和血虚相关,另外还可以看一下自己的嘴唇,如果嘴唇红润有光泽,那么是没有血虚的;有的时候嘴唇颜色发暗、发紫,这时候一般是以淤血表现为主,还有的人嘴唇颜色粉红,没有那么红润,那么这时候才有可能是一种血虚的表现。
免疫力低可以吃什么
如果您出现了免疫力低下的这些症状,可以服用一些提高免疫力的药物,或者是食物。药物主要选择可以提高白细胞的药物。如果说明书上明确的写了可以提高白细胞,那么它可以增加身体的抵抗力,减少细菌、病毒、真菌等这些致病原的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其次是对于气血亏虚的人群,我们可以服用一些补益气血的药物,人的气血重生了,抗病能力自然也就增强。我们中医有一句话说的是叫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如果您为什么容易得感冒,另外一个人不容易得感冒,还是由于它的正气不足,所以我们还可以提高自身的抵抗力。最后还可以服用一些增强脾胃功能的药物,减少胃肠道疾病的发生,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如果您的脾胃功能都是正常的,对我们的身体来说,它的吸收消化功能就会进一步增强,反之就会影响我们的免疫功能,食物就尽量选一些有改善功能和补益脾胃或者是补益气血的食材。
语音时长 01:42

2019-11-13

64660次收听

中医夏季养生
?黄帝内经》很明确的指出了“春夏养阳”,它的意思是在春季和夏季时,人们应该注重对体内阳气的保养。所谓的阳气,就是“火力”,也是人体新陈代谢的能力。夏季是一年里阳气最盛的季节,是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这个季节人体的阳气外发、伏阴在内,夏季养生基本的原则是在盛夏要防暑邪,在长夏要防湿邪,同时要注意保护人体的阳气,防止因避暑而过分的贪凉饮冷从而伤害了体内的阳气。即使在很炎热的夏天仍然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能只顾眼前舒服,贪凉饮冷导致中气内虚从而使暑热和风寒之邪乘虚而入。暑热外蒸,如果出大汗,毛孔处于开放的状态,机体很容易受到风寒的侵袭。夏天的饮食应该以清淡、容易消化为主,少吃油腻以及辛辣上火的食物。清淡饮食能够清热防暑、补液,还能增进食欲,这就是“春夏养阳”的主要含义。
语音时长 01:40

2019-08-21

58058次收听

什么药治胃疼
胃疼需要使用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引起胃疼原因很多,如果胃疼由天气、情绪的变化,以及摄入不合适食物引起,这时应该先把天气、情绪、饮食等干扰因素去除掉。如果患者经常出现胃疼,就需药物干预。在临床中,胃疼包括急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以及消化不良这些常见疾病,要针对疾病去采用药物治疗。一、可以选用奥美拉唑,这种制酸药可以帮助控制胃酸的分泌,能有效地缓解胃疼的症状。二、如果胃疼的症状不是很严重,可以用黏膜保护剂,比如硫糖铝之类的药物,能够阻止外源性食物对胃造成不好的影响。在日常生活出现胃疼,要注意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以引起胃炎。除缓解胃疼以外,最好通过药物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根除后能够缓解胃内的炎症,也能杜绝复发。胃疼的药物治疗中,要选择合适的药物,不能够根据经验去选择;其次,胃疼患者要去医院做胃镜检查,胃镜的检查能够明确胃疼是属于哪种性质的疼痛,以及严重程度,不能只靠药物去缓解疼痛,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会导致胃疼逐渐加重,甚至出现严重的疾病。
语音时长 02:01

2019-07-12

55935次收听

睡觉为什么流口水
睡觉流口水多与口腔疾病,如口腔畸形、牙龈炎、牙齿需要矫治等有关;饮食不合、饮食伤胃等胃部病变,也会引起流口水;老年人脑血管疾病,也会诱发流口水;睡眠姿势不对、睡前过度兴奋等,也易引起流口水症状。一、疾病因素,最常见是口腔疾病,如口腔畸形、牙龈炎、牙齿需要矫治等;二、胃部的疾病,如饮食不合、饮食伤胃,反胃引起口腔流口水;胃不合时睡觉也睡不好,诱发流口水。胃不和则卧不安;三、老年人出现突然间睡觉流口水、面肌痉挛,考虑脑血管疾病,要引起高度重视;四、除疾病因素外,其他比较常见原因是睡眠姿势不对;五、比较兴奋,如在睡前过度兴奋以后休息不好,不能完全进入深睡眠,也可出现睡眠当中流口水。
语音时长 01:35

2019-06-27

52754次收听

02:22
女性常见体质类型
女性的体质类型主要有两种,气虚质和阳虚质。女性阳气大多比较虚弱,阴血不足的女性大多气也不足。由于女性存在月经周期,气血容易丢失,造成气血不足的状况,极易表现出疲倦怕冷、四肢冰冷、唇色苍白,少气懒言等气血不足的症状。阳虚质的女性患者由于阳气不足,即火力不足。常常畏寒喜热或体温偏低,特别怕冷,耐夏不耐冬,喜食温热食物。对外界的寒湿邪气反应也很敏感,易感风、寒、湿邪,容易腹泻、腹痛,还有舌体胖嫩,舌边有齿痕,苔淡白,脉沉微无力。
金钱草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
金钱草具有利尿作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抗菌消炎、调节经血等作用与功效,建议遵医嘱用药。具体分析如下:
03:29
寒性体质如何调理
寒性体质人群的调理,中医原则为寒者热治。第一、冬天注重关键部位的保暖,比如腰腹部、头、脚、颈部等;第二、夏天要避免室内空调温度过低,避免对人体吹;第三、生冷食物应少吃;第四、少吃寒凉药,比如含牛黄一类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