嘌呤是什么
嘌呤是存在于人体及食物中的一种含氮有机化合物,是构成DNA、RNA及能量分子ATP的重要成分,其代谢产物尿酸过高可能引发痛风。
嘌呤在人体内主要通过肝脏代谢,最终生成尿酸经肾脏排出。正常生理状态下,嘌呤的合成与分解保持动态平衡。人体嘌呤来源分为内源性合成与食物摄入两类,内源性合成约占总量三分之二,主要满足细胞增殖和能量需求。食物中的嘌呤经消化吸收后参与代谢,高嘌呤饮食可能使血尿酸水平短期升高。动物内脏、部分海鲜及浓肉汤等属于高嘌呤食物,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干扰尿酸排泄平衡。
嘌呤代谢异常时,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会导致高尿酸血症。持续血尿酸水平超过饱和浓度时,尿酸钠结晶可能沉积在关节及周围组织,诱发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典型表现为第一跖趾关节夜间剧痛伴红肿。慢性痛风患者可能出现痛风石及肾脏损害。部分人群因遗传性酶缺陷导致嘌呤代谢紊乱,如莱施-尼汉综合征患者存在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完全缺失。
建议健康人群保持均衡饮食,控制每日嘌呤摄入在600-1000毫克。痛风急性期患者需严格限制高嘌呤食物,选择低脂乳制品、鸡蛋及新鲜蔬菜等低嘌呤食物。日常注意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促进尿酸排泄,避免酒精及高果糖饮料。出现关节突发红肿热痛时,应及时就医检测血尿酸水平,医生可能根据病情开具别嘌醇片、非布司他片等抑制尿酸生成药物,或苯溴马隆片等促进排泄药物。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