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一剂中药煎几次好

70829次浏览

一剂中药煎煮的次数一般就是2~3次,具体要煎煮几次,还得看是什么样的中药。如果是普通的中药,煎煮2次就可以了,但如果说是较为名贵的中药材,如人参,建议还是煎煮3次。

现在对于疾病的治疗,提倡的都是中西医结合的方式,中医应用比较广泛的就是中药治疗。中药虽然调理身体的效果不错,也能够起到治标治本的作用,但是吃起来比较麻烦,买回来之后不能直接服用,而是需要先进行煎煮。那么一剂中药煎几次好?
  一、一剂中药煎几次好
  自家在家煎煮中药是讲究方法的,一般来说一剂中药需要煎煮2~3次。如果说是普通的中药材,只需要煎煮2次即可,但如果说是比较名贵的中药材,比如说人参、鹿茸等,可以增加煎煮的次数,一般就是煎煮3次。
  二、中药煎煮的时间
  每一次煎煮的时间都需要根据药物的性质以及效果来决定,如果说是补益类的中药,头煎一般是30分钟,二煎只需要20分钟;如果是清热解表类的中药,首次煎煮的时间是20分钟,第二次只需要15分钟即可;如果说是比较名贵的中药材,可以将煎煮的时间延长一些。
  三、中药煎煮方法
  1.对药物进行浸泡
  首先要把药材放在砂锅当中,加上适量的水,水应该要把中药材全部没过,浸泡20分钟左右,在浸泡的过程中可以对药物进行搅拌,使其能够充分的吸收水分,这样在后面煎煮的时候能够将有效的成分充分析出。
  2.头煎
  药物泡好之后就可以进行煎煮了,头一次煎煮需要先用大火烧开,然后转为小火慢慢的熬煮,根据药物的性质来掌握煎煮的时间。煎煮的时候最好能够在跟前看着,随时注意时间,避免熬糊或者是煮干,影响到药物的使用。
  3.二煎
  头煎煮好了之后,将药液倒出,然后再加上适量的冷水进行二煎,加的水量比第一次要少一些,一般就是加之前的一半,而且这次煎煮的时间比头一次要短一些。煎好之后,将药液倒出,和第一次煎煮的药液混合,然后分次服用即可。

相关推荐

感冒了可以喝大青叶吗
感冒期间一般可以适量饮用大青叶煎煮的汤剂,但需结合具体症状和体质判断。大青叶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适用于风热感冒或咽喉肿痛等症状。若为风寒感冒或脾胃虚寒者则不建议使用。大青叶是中药板蓝根的叶片,主要含有靛蓝、靛玉...
艾蒿治什么
艾蒿可用于治疗湿疹、风湿性关节炎、痛经、过敏性鼻炎、虚寒性腹痛等疾病。艾蒿主要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等功效,其应用方式包括艾灸、煎汤内服或外用熏洗。1、湿疹艾蒿对湿疹引起的皮肤瘙痒、红斑等症状有一定缓解作用。湿疹...
百草参精片能补肾吗
百草参精片通常有助于补肾,可用于改善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百草参精片的主要成分有人参、黄精、枸杞子等,具有滋补肝肾、益气养血的功效。
02:13
孩子不爱吃饭能吃小儿珠珀散吗
孩子不爱吃饭可以吃小儿珠珀散,具有开胃健脾的功效。孩子不爱吃饭的原因较多,小孩本身发育不够完善,脾胃较差、消化功能弱,当摄入过多高热卡、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或腹部受凉、暴饮暴食、进食过多零食后,都有可能造成消化功能紊乱,出现不爱吃饭的现象。小儿珠珀散是由羊肠枣、珍珠、琥珀、金银花、茯苓、薄荷等成分构成的中成药,可起到健脾开胃、益脾和胃的功效,能清除消化道积滞,增强消化功能,提高孩子的胃口,缓解不爱吃饭的症状,使孩子的成长发育得到保证。
02:11
菊花茶的功效
散风、清热、清肝、明目、解毒消炎。菊花味苦、性寒,主要入肺经、肝经、脾经。具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解毒消炎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以下这些疾病:第一,风热型的感冒或者风热型的咳嗽,病人主要表现为咳嗽、咳黄痰、流黄鼻涕,以及怕热、发热、爱出汗的症状,患者服用菊花茶可以起到止咳、化痰、疏风、散热的作用。第二,治疗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引起的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第三,可用于治疗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疾病,对于咳黄痰、嗓子痛、咽喉部肿痛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效果。此外,菊花还能治疗痔疮、肛瘘等疾病,可以很好的缓解脱肛、排脓血便等症状。
02:28
鱼腥草能治咳嗽吗
鱼腥草能治咳嗽。药有药性,用对了就能治咳嗽。要用对鱼腥草就得了解这个药。这个药本身就是归肺经,药性微寒偏腥,是清解肺热的。若患者出现肺热的症状,咳嗽、痰黄、咳嗽较急、脸色偏红、形体较壮实、口干口渴、想喝水、大便有时干,喜热不喜凉,喜喝凉水,这就是痰热。摸脉容易是滑数,跳的比较快、有力。中医说这是痰热咳嗽,是鱼腥草的适应症。单用它有效,配合复方用它一样有效。一般配瓜蒌、配黄芪、配贝母、配知母、配石膏、配杏仁、配芦根,来治疗肺热性的咳嗽。所以鱼腥草治咳嗽,咳嗽比较痰黄,爱着急上火爱劳累的人,脾胃又不太虚寒的人,大便不稀,这时候可以用。
党参副作用
用量过大,会因补气太过而伤人体正气,产生燥邪。党参的外形为椭圆形或类圆形的厚片,表面黄棕色或灰黄色,切面黄白色或黄棕色,有裂隙或菊花纹,中央有淡黄色圆心。党参算是中药中的名贵药材之一,而党参的药用价值也确实抵得上它的名贵。但是只要是一味药,就有着偏药性,而党参也不例外。党参作为一味名贵的中药,就是按照医嘱食用,基本上不会产生什么不良反应。但很多时候一旦用量不当,就会产生副作用,不良影响。党参为补气血的药材,只要是正常的服药,基本上没有副作用。但是只要是用药的时间过长,或者是用量过大,则会因补气太过而伤人体正气,产生燥邪。
语音时长 01:33

2019-10-14

57033次收听

鱼腥草的作用
鱼腥草有清热、解毒、利尿、抗菌、抗病毒的作用。用于治疗肺炎咳嗽疾病,有一些药理,抗菌的作用,有效成分是鱼腥草素在体外实验对卡他球菌、硫杆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则较差。鱼腥草能延缓小鼠实验性结核病的病变发展,能够延长病变小鼠的寿命。有抗病毒的作用,比如一些流行性的感冒。同时鱼腥草有利尿的作用,曾能够使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和尿液的分泌。鱼腥草单独煎汤剂,煎成水,注射到小鼠的腹腔内,注射完水以后可以有止咳的作用。
语音时长 01:49

2019-10-14

59298次收听

罗汉果的功效
罗汉果味甘,性偏凉无毒,主要入肺经、脾经。功效是中和人体燥热、清热解毒、润肺利尿、缓解便秘。从中医角度来看,寒凉性植物能够有效中和人体内燥热。如果因为热毒引起上火、肺炎或者咳嗽,可以用罗汉果泡水后饮用,有效中和人体内燥热。如果因为热毒引起上火、肺炎或者咳嗽,用罗汉果泡水后饮用。在入药时有清热解毒、润肺利尿作用,能够祛除体内湿热和淤积毒素,是很好的辅助药材。罗汉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脂肪酸、粗蛋白以及微量元素。对肝、肾、肺有滋养作用。因为它本身比较寒凉,在入药时有清热解毒作用。粗蛋白和粗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所以适量服用对于缓解便秘能起到一定疗效。在夏季时做成果汁是个不错的饮品,可以缓解暑热,给人带来清凉的感觉。
语音时长 01:38

2019-10-14

58279次收听

甘草锌颗粒怎么样
通过服用甘草锌颗粒,能够有效治疗儿童厌食、发育不良等情况,也可以缓解胃溃疡等肠胃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过多服用甘草锌颗粒,则会导致身体当中的锌元素过多,造成健康受损。
吃灵芝的好处
对神经衰弱、高脂血症、冠心病、消化不良等有疗效。灵芝药用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被历代医药家视为滋补强壮、扶正固本的神奇珍品。灵芝对神经衰弱、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克山病、高原不适症、肝炎、出血热、消化不良、气管炎等各有不同程度的疗效。需要注意的是,仅仅通过用灵芝食疗这种方法,并不能起到明显的防治效果。建议可用决明子、黑乌龙等组方为决乌汤茶这种中医经典组方茶,对高血脂等症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药理研究证明,灵芝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
语音时长 01:31

2019-09-20

61960次收听

01:38
灵芝的功效与作用
灵芝能补气安神、止咳平喘、补气养血。灵芝味甘,性平,归心、肺、肝、肾四经。灵芝具有补气安神的功效,入心经,补心血、益心气、安心神,可以治疗气血不足、心神失养所导致的心神不宁、失眠、惊悸、多梦、健忘、体倦乏力、食少等症状。灵芝可以单味研末吞服,或与当归、白芍、酸枣仁、柏子仁等同用。灵芝具有止咳平喘的功效,入肺经,补益肺气,温肺化痰,可以止咳平喘;灵芝止咳平喘可以单用,或与干姜、半夏、五味子同用,以温阳化饮、止咳平喘。灵芝还具有补气养血的作用,用于治疗虚劳短气、不思饮食等,多与人参、地黄同用,如紫芝丸。
蒲公英颗粒治什么
蒲公英颗粒因为具备着清热消炎的作用,所以可以用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各类炎症疾病,而大家在服用蒲公英颗粒期间,需要注意糖尿病患者,千万不能够服用,同时如果患者存在着风寒感冒、脾虚、恶寒发热等症状,也要谨慎使用该药物。
中药血竭的功效作用
散瘀定痛、止血、生肌。中药血竭又名麒麟血、木血竭。主要功效为散瘀定痛、止血、生肌。主要治疗跌打损伤、内伤瘀痛、外伤出血不止、瘰疬、久溃不和。具体而言,它的主要作用有治疗伤损筋骨、疼痛不可忍。一般麒麟血和没药相须为用。治疗腹中血块,一般和没药、滑石、牡丹皮相须为用。治疗产后败血冲心、胸满气喘,一般用血竭研末,温酒调服即可。治鼻衄,一般血竭和蒲黄相须为用。还有治瘰疬已破,脓水不止者,一般血竭和干地黄等药物相须为用。还治疗一切不测恶疮、年深不愈,可以考虑铅丹为用,注意铅丹有毒,需适量。治疗臁疮不合,一般用血竭研末涂之,一般可以收到比较良好的疗效。针对血竭的用量,一般内服研末1-3分,或入丸剂。外用研末一般入膏剂或内敷贴。
语音时长 01:45

2019-07-23

61749次收听

01:59
中药蛇皮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蛇皮主要功效是祛风,定惊,明目,解毒的功效。中药蛇皮也叫蛇蜕,是金蛇、乌梢蛇在生长过程中蜕下的干燥表皮膜入药而成。属于祛风寒湿类的药物。临床当中主要用于以下几种情况:一、小儿抽搐,小儿惊风。二、蛇皮有明目的作用,用于治疗眼科的疾病,如视物不清、目翳。三、用于解毒,特别是咽喉的肿痛,声音的嘶哑。四、对于皮肤类的疾病,如皮癣、疥疮也有效。可外用蛇皮治疗。具体的使用方法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