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中医收敛固涩是什么意思

65596次浏览

患者如果在治疗的时候,被医生提到收敛固涩的情况,就需要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调理了。首先患者要知道这种收敛固涩,是由于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需要借助中药,按照疗程进行调理,当然也要注意生活中的饮食治疗。

现在接受中医治疗的人,越来越多,经过中医诊断治疗的患者,肯定都听到过收敛固涩的说法,而且这种收敛固涩,还会作为患者疾病治疗的根据,对于患者的疾病治疗,有很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医收敛固涩是什么意思?
  1、由于患者的生活习惯造成的
  患者在诊断的时候,被中医提到收敛固涩的情况,一般都是由于患者,经常吃一些冰冷的食物导致的,这与患者的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这时候就可以使用元胡止痛片的药物,进行慢慢的调理。
  在使用药物治疗的时候,一定要忌嘴。不要食用生冷的食物,和一些油腻的食物,还要保持自己的心情舒畅,避免自己的情绪,发生暴躁不安的情况,在日常积极的锻炼自己的身体,多增加身体的机体,本身的抵抗力情况。
  2、需要服用中药进行调理
  患者一般有收敛固涩的情况,就要定期对自身的健康进行检查,包括身体的血压,以及自身的脑动脉硬化的情况,对身体的疾病,要做到提早预防和治疗。
  不要吃一些动物性的脂肪食物、及高胆固醇含量的食物,记住自己的饮食保持清淡,不要吃盐。可以开一些补气、活血、散瘀的中药,来按照疗程内服,在适当的配上一些外敷的药物,进行联合治疗,很快就能够康复了。
  3、饮食调理不能忽视
  这种收敛固涩的疾病,最好的方法最稳定的方法,就是进行食物的调理治疗。患者平时要忌口,不能吃一些辛辣,刺激,寒凉的食物。
  每天早晨可以坚持喝一杯豆浆,来改善调理自己的身体,再注意休息,不要让自己有熬夜紧张的情况发生,还要注意吃一些补血的食物,长期坚持就能改善收敛固涩的这种情况了。

相关推荐

特别怕热爱出汗是怎么回事
特别怕热爱出汗是一种阴虚的表现,阴虚内热的一个主要症状就是五心烦热。别人觉得这屋子里不热,阴虚的患者就老觉得屋子很热,要开空调开到很低的温度。刚刚出现特别怕热爱出汗的症状应该进行中医中药的干预治疗。中医讲究早期治疗,截断病势。
语音时长 01:08

2021-12-30

97060次收听

男人嘴唇发白正不正常
男人嘴唇发白不正常。发白状态是身体处于亚健康或疾病状态,亚健康如肾虚、气虚等,真正疾病如慢性肾病、慢性肾功衰,所以一定要查原因。如果是慢性肾功衰引起,可能会伴随有贫血,长期尿血、尿蛋白或脚肿等肾病表现,可去抽血查肾功能,了解肌酐尿素氮,了解有没有贫血。第二种亚健康,亚健康阳虚比较严重,身上阳气不足,血液不能在温热下沸腾起来,周围血就会向中央聚拢,血色在嘴唇上不能表现出来。其次是气虚,比较严重的气虚也是代谢比较慢,人体即使有血液,但是功能降低,不能输氧气,表现为嘴唇发白。
语音时长 01:50

2021-12-30

77832次收听

舌头发苦发涩是怎么回事
临床上经常碰到诉说舌头发苦,发涩的现象。在中医学看来,舌头发苦、发涩,主要是见于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身体有火,这种火一个是表现的心经有火,除了舌头发苦、发涩以外,还有其他的一些表现,比如面涩发红,比如睡眠障碍,不容易入睡。另外可能是睡觉以后夜梦比较多,同时还可能会出现心慌、心悸,可能会出现口腔溃疡。另外还可能出现小便的异常,出现尿急、尿频、尿痛的情况,这种情况就是心经有火的表现。另外还有一种有火的表现就是胃经有火,也会出现舌头发苦、发涩的这种情况。除了口苦,发涩以外,还会出现胃烧灼感,烧心或反酸、胃痛、胃胀。另外还会出现大便秘结、腹胀、腹痛等胃经有火的表现。除了有火的表现以外,还有一种情况也是常见的就是体内有湿热的情况。体内有湿热又包括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肝胆经有湿热,就会出现舌苦、舌头发涩。除了这个症状以外,还有就是急躁、易怒、胸部和胁肋部胀满不适。另外可能还有眼睛发红、发肿、眼屎分泌比较多,甚至会出现头痛、耳鸣等现象,这就是肝经湿热的表现。另外像脾胃湿热,出现舌头发苦、发涩。另外伴有胃的一些症状,也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
语音时长 02:25

2021-11-05

77744次收听

菊花茶上火还是下火
菊花茶不会引起上火,且具有下火作用,因菊花茶性微寒,清热解毒、泻火平肝之功效,可改善目赤肿痛、头晕目眩等症状。
12岁女生怎么变瘦
对于12岁左右的女生想要变得更瘦一些,可以选择游泳、跳绳等有氧运动,长期锻炼可以达到减肥瘦身的目的。另外,也可以从饮食入手控制饮食,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调整相应的饮食结构,采取少吃多餐的原则,同样也能变瘦。
02:45
生理期可以艾灸吗
生理期可以进行艾灸。艾灸有两个作用:第一,它比较温和,不是大寒大热的药物;第二,艾灸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作用,特别是宫寒或虚寒体质的女性,在生理期也能用。艾灸有温通经络的作用,可以减少痛经或宫寒,让月经来得更通顺一点,艾灸具有祛寒通络、活血养血的效果。艾灸在一些情况下也要谨慎使用。第一,月经量比较多时,尽量不要在生理期进行艾灸。因为艾灸以后,可能导致血量增大或经期时间延长;第二,非虚寒体质或湿热体质的女性在经期会加重生热的情况,所以应谨慎使用。
体内湿气重的表现是什么
湿是六淫邪气的一种,包括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邪气,湿气重有让头发沉、头发懵的表现。湿气重更多的是用药物化湿、祛湿。手、手指头或脚趾头出现小水泡或在关节部出现小湿疹,也是湿的表现。没有胃口吃不下饭,大便比较黏、比较粘马桶也是湿的表现。因此在常见症状中,很多都可以归为湿气重。有人说煮薏米可以化湿,其实也是一种药物。生薏米和炒薏米,在中药中很常用。还有去除体内湿气,要靠相应的体育锻炼。现代人比较缺乏锻炼,因此要重视这个好习惯,增加体育锻炼,除了可以控制体重之外,还可以化除体内湿气,对自己的身体状态有比较好的提升。
语音时长 01:43

2019-11-22

60329次收听

小龙虾能和苹果一起吃吗
苹果和小龙虾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喜爱吃的食物,虽然说这两种食物所富含的营养物质都很多,但是人们不可以将这两种食物放在一块吃。因为如果放在一块服用的话,很有可能会导致人的身体出现腹泻以及腹痛的状况,严重者甚至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中毒反应,比如恶心、呕吐等。
02:22
湿气的穴位保健
湿气的穴位保健是用取脾经胃经的穴位为主来祛除湿气。脾胃是生湿的源头,脾是运化水湿的,脾受到伤害,水湿不能完全运化,就在身体内堆积,形成大便稀溏、不成形等问题。用的最多的穴位叫阴陵泉穴。阴陵泉穴,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处,其主要功能是排渗脾湿。有运中焦、化湿滞的功效,适当按摩,可以利小便,让体内的湿邪从小便而出,从而有利于脾的气机运行恢复。丰丰隆穴是化痰的要穴,湿邪重浊,粘稠的是痰,所以丰隆穴配阴陵泉穴是祛湿的两个非常重要的穴位。
01:52
睡觉流口水是怎么回事
睡觉流口水包括疾病因素、睡眠姿势不对、患者睡前兴奋等因素造成。一、疾病因素:最常见是口腔疾病,如口腔的畸形或者牙龈炎;其次是胃部的疾病,胃部疾病如饮食不合、饮食伤胃,反胃会引起流口水;除此之外,老年人若出现突然睡觉流口水,同时还出现面肌痉挛时,要考虑脑血管疾病。二、睡眠姿势不对是临床中最多见的。三、患者比较兴奋,如在睡前过度兴奋以后休息不好,使得身体不能够完全进入深睡眠,此时也会出现睡眠当中流口水。
中药泡脚的配方
中药泡脚针对不同的病情有不同的方法。中药泡脚的配方下面我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第一、温肾壮阳的,用的药物有阳起石、菟丝子、小茴香、肉桂、熟地、附子、芡实等。第二,活血祛瘀的方子,比如说丹参、赤芍、泽兰、桃仁、当归、大黄、牛膝、川芎。第三,祛风除湿的药方。比如说姜黄、肉桂、牛膝、秦艽,泽兰,桑枝、独活、赤芍、徐长卿、防己等。第四,消除疲劳的配方,有党参、黄芪、茯苓、白术、川芎、陈皮、玫瑰花。第五、去脚气的配方,比如说像苦参、黄柏、大黄、蛇床子、紫草、赤芍、地肤子、蒲公英、陈皮等。第六,改善睡眠的,比如说像五味子、川芎、香附,夜交藤、郁金、百合、茯苓、柴胡等。泡脚的配方应该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病情,辨证的来选择药物治疗。
语音时长 01:09

2019-06-20

58491次收听

01:56
泡脚的好处
泡脚可以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养肾护肝、通便、降低血压等。可以消除疲劳、改善睡眠、使体温升高,促进末梢血管的血流顺畅,并减轻心脏的负担、养肾护肝、通便、排除毒素、降低血压、缓解头痛、退热、驱除寒冷、夏天泡脚,助于祛除暑湿,预防热伤风、抑制痛经、美容养生。泡脚就是足浴,属于中医足疗法内容之一,也是一种常用外治法。能够清除人体血液垃圾和病变沉渣,起到人体的清洁作用,还能抵抗各种疾病。泡脚可以达到疏松经络,活血化瘀,还能够帮助安神,消炎止痛。
灵芝孢子粉的功效与作用
灵芝孢子粉非常受人们患有,因为它能很好的促进人体健康,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它能够保护肝脏,调理血脂。还能够预防癌症。它还能够补心气,增强心肌收缩能力。对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以及脑细胞的发育,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01:04
鸡内金的功效和作用
鸡内金有治疗小孩疳积,结石、腹泻、小儿遗尿的作用,鸡内金归脾胃小肠和膀胱经,主要的功效是健胃消食。一、对于小孩有疳积或者有积滞、积食情况,吃了东西以后不消化,虽然吃的比较多,但是比较消瘦,导致胃肠胀气,可以用鸡内金。二、鸡内金同时有消结石的作用。如果小朋友有肾结石、泌尿系结石,这样情况也可以选用。三、如果有急慢性胃炎肠炎导致呕吐、腹泻的症状,服用鸡内金效果也很好。四、遗精遗尿,特别是小儿遗尿,还有由于肾气不固导致遗精等。
莲心的作用有哪些
莲心是莲花的花蕾部分,在中草药和食物中被广泛使用。莲心具有多种作用和功效,比如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宁心安神、促进消化、抗氧化作用等。具体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