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打百白破疫苗注意事项

54821次浏览

小孩子都是要注射百白破疫苗的,打疫苗之前应该要先和医生充分沟通,如果孩子是过敏体质,需要先进行过敏原检测,孩子正在生病不能打这个疫苗,打完之后要观察30分钟,暂时不要洗澡。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疾病都研究出了疫苗,通过注射这些疫苗可以预防相应的疾病发生,百白破疫苗就是其中之一。这是一个联合疫苗,主要预防的就是百日咳、白喉以及破伤风这三种疾病,那么打百白破疫苗注意事项有哪些?

1、打之前要先和医生充分沟通

家长在给孩子注射百白破疫苗之前,应该要先和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自己要了解这个疫苗的一些禁忌症以及可能会发生的反应,同时也要告知医生孩子的一些基本情况,让医生来判断是否能够注射这个疫苗,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配合医生给宝宝做一下身体检查。

2、过敏体质要先进行过敏原检测

如果说孩子属于过敏体质,对于一些药物容易发生过敏反应,那么在注射百白破疫苗之前,应该要先进行过敏原检测,看看是不是对这个疫苗过敏。

3、患病期间不能打

如果说孩子已经到了需要注射百白破疫苗的时间,但是正好处于发热期,或者说还有其他的一些急慢性疾病,那么这个疫苗必须要延期注射,至少要等到孩子完全康复了之后。

4、接种后观察30分钟

在医院打完了百白破疫苗之后,家长不要接着带着孩子离开,而是应该要留在接种的医院进行观察,30分钟之后,如果孩子并没有出现异常的反应才能够离开。不过回家之后仍然要注意观察宝宝的情况,如果说出现了高烧、昏迷甚至是抽搐等症,需要及时的带宝宝就医治疗。

5、接种后暂时不要洗澡

如果说孩子刚刚打了百白破疫苗,暂时不要给孩子洗澡,至少24小时之后再考虑。除此之外2~3天之内不要让孩子做剧烈的运动,并且保持注射部位皮肤清洁,想办法避免孩子用手去抓挠,否则的话有可能会发生感染。

相关推荐

解脲支原体如何治疗
解脲支原体感染在治疗方案选择上,一般是以抗生素进行抗炎治疗为主。目前在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抗生素药物,有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以及喹诺酮类,其中以四环素类药物为首选。这几类药物常见的药物,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个,四环素类包括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大环内酯类常用的是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喹诺酮类常见的有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在医学研究上发现,解脲支原体对四环素类的药物,耐药菌株在增加,也就是四环素类药物治疗效果不太好。但是没有发现,解脲支原体对于三类药物同时耐药的菌株,在目前还没发现。所以如果单一的用四环素类药物,疗效不佳的时候,可以采取两种或者三种药物联合治疗,有可能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另外,对于解脲支原体感染的治疗,疗程上面一般是比较长的,一般用药物几天就停药,就容易引起治疗不彻底,反复出现感染的情况。建议的疗程是两周,如果两周感染还没有恢复,可以继续再治疗两周,尽量地彻底把解脲支原体感染继续把它给治愈。另外在平时生活当中也要注意避免不洁的性生活,要注意个人的清洁卫生。
语音时长 02:15

2021-11-05

74292次收听

伤口有渗出液要不要擦掉
一般来说,如果伤口有渗出液,是需要由医生进行适当的伤口观察,对一些异常的渗出液及时擦掉。当然擦掉并不是简单地将表面的渗出液去除,而是要注意观察伤口的深部,是否有感染倾向,或是局部的脂肪液化坏死,即便进行了较好的清创操作,但仍有些伤口会因为局部的血液循环不佳,或伤口污染较重,而出现局部组织坏死,甚至是伤口的感染。伤口感染时,如果渗出的液体不多,在换药时,要适当的挤压伤口,观察是否有伤口愈合不良或没有愈合的情况出现。
语音时长 02:47

2021-09-29

88848次收听

03:21
胸口中间一跳一跳的怎么回事
首先,观察局部是否有发红、发热的现象,因为一跳一跳的感觉,有可能和细菌感染有关,要积极的控制感染,包括局部或全身抗生素,必要时,对局部的脓肿进行切开引流。若没有异常的局部皮肤改变,可以通过CT、核磁或者是心电图、超声心动等检查,来除外是否是心、肺等重要的脏器出现异常,若发现心脏或肺部的疾病,要积极的处理,才能缓解疼痛,并且减少患者出现生命危险。经过检查,仍然没有发现器质性病变,胸口中间一跳一跳的感觉,可能仅仅是局部的神经反射引起的,可以不予处理,亦可请求神经科医生的帮助。
03:01
为什么淋巴细胞绝对值偏高
在临床上淋巴细胞绝对值偏高可见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生理性淋巴细胞绝对值增多。第二、病理性淋巴细胞绝对值增多见于感染性疾病主要为病毒感染。二、成熟淋巴细胞肿瘤,包括成熟淋巴细胞的白血病和部分淋巴瘤。三、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四、移植排斥反应,见于移植物抗宿主反应,也就是GVHR或移植物抗宿主病也就是GVHD。五、淋巴细胞比值相对增高的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时,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但淋巴细胞的绝对值并不增高。
03:27
中性细胞比率偏高怎么办
中性粒细胞比率偏高多见于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急性感染,特别是化脓性球菌。第二,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第三,急性大出血,在急性大出血后1~2小时内,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会明显增多。四,急性中毒,代谢紊乱所致的代谢性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和妊娠中毒症,急性化学物中毒,生物毒素等。第五,白血病,骨髓增殖性肿瘤及一些恶性实体瘤。还有糖尿病出血等等应急状态或恶性血液病,白细胞总数也会增多。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偏高的原因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偏高与感染因素有关,细菌侵入人体以后引起感染,可以引起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的升高。严重的创伤、休克、烧伤时也会出现白细胞的升高。骨髓造血功能的异常。血液系统的一些疾病,比如一部分的白血病,会出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单核细胞偏高的现象。使用一些药物也会导致白细胞的升高。风湿免疫系统的疾病也可以引起白细胞的升高。肿瘤性疾病的患者,比如肺癌、肝癌等疾病,也可以表现为白细胞的升高,出现上述情况需要及时明确病因给予治疗。
语音时长 01:17

2021-05-28

12526次收听

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低如何治疗
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偏低,一般没有太大临床意义,大多数不需要特殊治疗。如果是因为白细胞总数减少,引起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低,可以配合医生针对引起白细胞下降的具体病因,对症治疗原发性疾病。比如某些病人因为患有某些病毒感染性疾病,或者伤寒、副伤寒,以及刚刚做过大手术或者发生大面积烧伤后,就会引起身体白细胞总数下降,导致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下降,低于正常值水平。一般不需要专门治疗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只需要治疗原发性疾病,疾控控制后,嗜酸性粒细胞总数也会逐渐升高。某些人如果只是出现白细胞总数下降,引起嗜酸性细胞绝对值低,可以遵医嘱使用些升高白细胞的药物治疗。
语音时长 01:18

2021-05-20

82548次收听

寨卡病毒感染如何预防
寨卡病毒感染,要想真正达到预防的效果,首先就应该定期的使用驱虫器,也应该注意日常的穿着,另外也必须要保持日常的清洁,远离高发区,避免疾病的出现。
病原体感染检测准确率高吗
病原体感染的这方面检测的种类有很多,它检测的方式也不同。从临床上临检中心,包括还有临检的SOP的指南这些建议,就是不同的方法学都有自己的一些缺点和优点。特异性和敏感性是所有的检查都需要注意的方面。所以说在临床上最好的建议是多个方法学能够对这种疾病或者病原体进行一起同行的筛查。比如说做结核病的筛查时候,可以用传统的T斑点,可以用这种皮敏试验,也可以用xpert的这种新型的分子检测技术。不同的方法学对于诊断的结果不同,它就可以达到效果非常好。所以在临床上也需要多开发一些新的分子检测的试剂。对于这种病原微生物的检查就可以达到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侧面和不同的角度可以进行筛查。诊断效果非常好。
语音时长 01:18

2020-03-18

50054次收听

酒精喷洒房间能消毒吗
在室内喷洒75%的医用酒精能起到消毒作用,但是这种消毒方法非常不安全,有可能会发生火灾。所以想要用酒精为室内消毒时,可以选择酒精擦拭的方法;并且注意安全的使用酒精,远离明火、远离热源、擦拭后注意开窗通风等,防止发生火灾。
家庭消毒用什么消毒液
家庭消毒比较常用的消毒液之一就是75%乙醇消毒液,也就是常说的医用酒精,它有助于预防当前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再就是可以使用含氯消毒剂,比如说84消毒液,杀菌消毒的效果很好。除此之外,家庭消毒也可以使用过氧乙酸消毒液或者是过氧化氢消毒液。
医用口罩怎么戴
医用口罩包括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在戴医用外科口罩时,要先彻底清洗双手,分清口罩的内外、上下后正确佩戴,并调整口罩,让口罩与面部密合;戴医用防护口罩时,也先清洗双手,戴上口罩并调整,还需进行口罩气密性检测。
02:20
病原体感染检测是什么
病原体检测就是通过各种实验室检查查明致病微生物,检测方法包括药敏培养、生物学检查、血培养、分子检测等。病原体感染是指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梅毒螺旋体、真菌、霉菌、结核菌等侵犯人体而出现炎症反应,病原体检测就是通过各种实验室检查查明致病微生物。临床上采用的病原体传统检测方式主要包括血培养、药敏培养、生化学检查等,但是这些传统检测手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所以现在临床上除采用这些传统检测手法外,还包括分子检测,分子检测是对于病原微生物的核酸进行检测,可以避免传统方式检查不出的缺点,检测速度快。
02:08
病原体感染检测准确吗
病原体感染检测较为准确。临床上病原体感染检测的种类有很多,不同的方法都有缺点和优点。因此病原体感染检测最佳方式是多种方法一同进行筛查检测,以此减小误差,确保检查结果准确性。例如临床上结核病筛查方式包括T斑点试验、皮敏试验、分子检测技术等。不同的方法学对于诊断的结果稍有差异,通过几个检测一同进行,可以更准确的得出结果,指导临床。另外在临床上也需要多开发新的分子检测的试剂,以便进行筛查。
链球菌感染用什么药
通常情况下,链球菌感染用的药物有阿莫西林胶囊、氨苄西林胶囊、注射用青霉素钠、罗红霉素颗粒、盐酸林可霉素胶囊等,建议遵医嘱用药。具体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