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贝母功效与作用

66031次浏览

贝母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肿等功效,主要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瘰疬痰核等病症。贝母可分为川贝母、浙贝母、土贝母等,不同品种功效略有差异。

1、清热润肺

贝母性微寒,归肺经,能清泄肺热,润养肺阴。对于肺热燥咳、干咳无痰或痰少质黏等症状有缓解作用。川贝母润肺效果更佳,常与沙参、麦冬等配伍使用。肺阴虚燥咳者可选用川贝母炖梨食用。

2、化痰止咳

贝母所含生物碱能抑制咳嗽中枢,稀释痰液促进排出。适用于痰热咳嗽、痰黄黏稠等症,浙贝母化痰力较强。痰热壅肺者可配伍瓜蒌、黄芩等药物。风寒咳嗽者不宜单独使用贝母。

3、散结消肿

贝母能软坚散结,对瘰疬结核、乳腺炎等病症有辅助治疗作用。土贝母散结功效突出,常与夏枯草、玄参同用。甲状腺结节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配伍使用浙贝母。

4、抗菌消炎

贝母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有抑制作用。肺痈咳吐脓血时可配合鱼腥草、桔梗使用。浙贝母粉外敷可辅助治疗皮肤化脓性感染。

5、调节免疫

贝母多糖能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肿瘤放化疗后出现肺损伤者,可辨证使用贝母配伍黄芪。但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须谨慎使用。

使用贝母需辨证施治,风寒咳嗽、脾胃虚寒者慎用。川贝母价格较高,可选用功效相近的平贝母替代。服用含贝母的中成药如川贝枇杷露时,避免同时食用辛辣油腻食物。保存时应置阴凉干燥处,防止霉变。出现心悸、皮疹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并就医。

相关推荐

老人气血不足如何调理
老人气血不足可通过饮食调理、中药调理、适度运动、穴位按摩、调整作息等方式改善。气血不足可能与脾胃虚弱、慢性失血、久病体虚、营养不良、年老体衰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心悸、头晕、畏寒等症状。
身体出现哪些症状是气血不调
身体出现气血不调时,通常表现为面色苍白或暗沉、乏力倦怠、月经不调、心悸失眠、手脚冰凉等症状。气血不调可能与先天禀赋不足、情志失调、饮食不节、久病体虚、劳逸失度等因素有关,可通过饮食调理、中药调理、适度运动、规律作息、穴位...
女性心血不足有哪些症状
女性心血不足一般常见的症状,会觉得疲劳、乏力、心悸、害怕、记忆力减退,心主血脉、供血不足,脸色比较苍白,首先血的供氧不足,人就会觉得比较虚弱、疲劳,因为血为气之母,所以血虚气也不足,持久力就不足,所以血虚的状态,持久工作的力量不足,所以很容易疲劳。第二个记忆力也会下降。另外在女性来说,紧张的成分也会增加,因为心血不足就会担心害怕,然后会有一种紧张,恐惧情绪比较多,自信心不足,就不能够承担比较艰巨的重大的一些任务。另外体现在平时的状态,紧张。另外头发容易落,因为发为血之余,所以头发是血去滋养,所以头发就会容易脱落,容易变白,然后光泽无华。所以这方面大家也要注意。另外贫血,从现代医学就有不少血虚,心血不足,就是有贫血的一种情况,我们也要注意,去检查这个方向的一些内容。对脏器这一块,心血不足,容易失眠,想的东西也是负面的东西比较多,就会影响睡眠,所以有时候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想的东西多,又睡不好,进一步就影响身体情况,导致气血更加不足,进入一个比较低能量的平台阶段,所以这种情况我们要尽早识别,然后加以调控。
语音时长 02:04

2020-04-22

59771次收听

03:18
长期气滞血瘀怎么调理
长期气滞血瘀的患者可以通过服用血府逐瘀汤、胸痛逐瘀汤,食用木耳,运动来进行调理。长期的气滞血瘀中医上讲叫情志内伤或者所欲不遂,时间长了以后可以引起血行的瘀滞。引起气滞血瘀的表现,主要是静脉迂曲,舌暗口唇发暗、手指发紫。另外还有痛症的表现,如胸痛、头痛、月经不调、痛经。长期气滞血瘀的患者必须要采取活血化瘀的方法,活血化瘀的汤药比较经典的就是逐瘀汤类较多,如血府逐瘀汤、胸痛逐瘀汤。另外活血化瘀的食物如木耳,也能有活血化瘀的效果。另外就是运动,运动起来以后气血经络都随之而通,长时间的运动对改善活血通络也是非常好。
气血虚怎么调理
气血虚,应补气养血。如中药疗法、经络疗法、运动疗法。一、中药疗法:八珍汤加减,方药熟地、当归、川芎、党参、白术、茯苓、甘草。二、经络疗法:经常做头部、面部、脚部保健按摩,疏通经络,活动血脉,并坚持艾灸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等重要穴位,对调理气血不足、延缓衰老有积极作用。三、运动疗法:是调养气血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平时可以练习瑜伽、太极拳、保健气功等舒缓运动。另外,传统中医有久视伤血之说,提醒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的人,应特别注意眼睛休息和保养,防止过度用眼而耗伤身体气血。
语音时长 01:36

2019-10-14

59301次收听

舌苔厚白是怎么调理
如果舌苔厚白,但并没有感觉到哪里不舒服,一般只要注意吃一些化痰清热的食物,比如莲子、绿豆等,不要喝酒,身体很快就可以自己调整过来。舌苔厚白,很可能是胃存在一些问题,这个时候需要注意,有意识地吃养胃健脾的东西,比如胡萝卜、山药、板栗、香菇等,都有很好的养胃健脾作用,在平时可以多吃一些。舌苔厚白,很可能会伴有口臭、口苦的情况,这个时候可能存在积食、上火现象。喝普洱茶不仅可以帮助消食,而且还能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帮助很好的进行调理。舌苔厚白的人往往还容易出现便秘的情况,体内的毒素比较多,这个时候需要注意多喝水,而且应该喝白开水。
语音时长 01:42

2019-10-14

54193次收听

02:03
吃中药可治疗多囊卵巢吗
吃中药可以治疗多囊卵巢,要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综合治疗。多囊卵巢是女性内分泌失调的疾病,现在研究认为,多囊卵巢具有一定的遗传性。病患女性多数都是以月经稀发为主,其次是高雄激素,女性体内也有雄激素,但是正常女性的雄激素是在一个比较低的范围内,但病患女性的雄激素相对比较高,病患女性的体毛会比较重。多囊卵巢确诊并不难,但是中药治疗是一个非常系统的过程,早期的轻度、中度的多囊卵巢,多数可以通过中药综合调理进行治疗;重度的多囊卵巢确实是很难治疗,需要中西医结合同时配合激素的使用,结合患者的生活和体育运动的管理,最终达到综合治愈。
01:33
子宫肌瘤可以喝蒲公英茶吗
子宫肌瘤可以喝蒲公英茶。子宫肌瘤是雌激素导致的一个子宫的良性肿瘤,蒲公英茶是一个清热解毒的茶,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子宫肌瘤很少用蒲公英茶来治疗,子宫肌瘤往往都是需要用活血化瘀、散结节、调理内分泌、调理肝肾的中药来治疗;而蒲公英茶往往是有风火牙痛、咽痛或者女性的乳腺炎、乳痈的病人用来清热解毒。但是,子宫肌瘤的患者也可以使用蒲公英茶。如果子宫肌瘤的患者出现乳腺炎、牙痛、咽痛、中耳炎等上火的表现,可以喝蒲公英茶来败火,但是蒲公英茶不治疗子宫肌瘤。
01:36
雌性激素下降会尿频吗
雌激素下降和尿频之间也并没有必然的联系,雌激素下降以后,女性第二性征会减弱,比如乳腺会萎缩、皮肤会松弛、皮下脂肪会蓄积、肌肉也会松弛;同时雌激素对血脂的保护作用也会减弱,女性会突然间血脂增高;此外,女性可能会出现骨质疏松,以前可以蹦蹦跳跳,现在崴脚都可能骨折,这都是雌激素下降导致的。但是尿频、尿急、尿痛往往都是泌尿系本身的问题,女性因为尿道比较短、比较宽、比较直,容易出现泌尿系感染。所以,尿频往往都是由于泌尿系本身的问题,很少是在雌激素下降以后,女性才出现尿频的问题。
01:58
来月经能喝姜枣茶吗
来月经能不能喝姜枣茶应结合具体情况分析:第一,来月经的时候如果是胞宫虚寒,同时有痛经的患者,可以用一些姜枣茶,一方面能够温暖胞宫、补养气血;另一方面还有活血通经的作用。第二,极少数患者可能会是湿热,血热湿热导致的月经不调,表现一般是虽然有月经,但是量会比较多,颜色比较鲜红,甚至味道有点臭秽,这个患者可能会有盆腔的炎症或者附件的感染等,对这种患者来说清利湿热是当务之急,姜枣茶可能不适合用,但是如果喝错也没有大问题,因为这毕竟是一个药食同源的食物,不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
中药煎法及注意事项
很多人在治疗疾病的时候都会选择服用中药,煎煮中药之前应该先浸泡,泡好之后进行头煎,头煎之后再进行二煎。煎煮中药需要选择合适的器皿,并且掌握好火候,如果要煎煮挥发类药物,则需要盖好盖子。
滋阴的中药
滋阴的中药很多,需要辨证用药,比如滋阴潜阳可服用龟甲;滋阴补血,生津润燥可服用桑葚;滋补肝肾,乌须明目可服用女贞子;养阴生津,润肺清心可服用麦冬;养阴润燥,生津止渴可服用玉竹;养阴清肺可服用南沙参等。
中药路路通作用与用量
路路通能够有效的治疗腹胀和腹痛的状况,还能够缓解便秘。对于患有风湿或者是月经量比较少的女校来说,也有着很好的治疗作用。另外水肿和小便不利也可以使用路路通治疗。用量以5克到10克为宜。
女性气血不足吃什么
女性如果气血不足,饮食上的调理是非常重要的。食物影响气和血的生成,所以在饮食上一定要吃高营养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牛肉、鸡肉等高蛋白的食物。另外还可以吃一些滋补的药物,比如阿胶,它是养血的非常好的药物,女性气血不足的时候也可以吃一些。比如在煲汤的时候,可以放一些党参、黄芪或者西洋参,这些都是补气的药物,放在汤里有益气养血的作用。
语音时长 01:09

2018-03-30

55431次收听

月经提前是气虚还是血虚
月经提前主要是两个因素:分别是气虚和血热。气虚不能固摄人体冲任,可以使月经提前。如果是血热,热可以绕动血海,血海不宁也可以使月经提前。血虚造成月经提前较少,更容易造成月经量少,月经后错等。气虚还包括脾气虚和肾气虚。若脾气虚,脾不能运化,不能固摄,可以造成月经提前,肾气虚同样不能固摄冲任,也可以造成月经的提前。而血热既有实热也有虚热,当吃一些温燥的食物,或者因为生气着急,有心火下移,或者因为本身阴血不足,造成这种阴虚的内热,也可以绕动血海造成月经提前。
语音时长 02:03

2018-03-30

65532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