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不良反应

63606次浏览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轻微胃肠不适、过敏反应、菌群失调、继发感染、耐药性风险等。该药物主要用于调节肠道菌群,但部分人群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1、轻微胃肠不适

服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后可能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轻微胃肠不适症状。这些症状通常与肠道菌群调整过程有关,多数在用药初期出现且可自行缓解。若症状持续加重,建议暂停用药并咨询医生。

2、过敏反应

少数患者可能对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中的成分过敏,表现为皮肤瘙痒、皮疹、荨麻疹等过敏反应。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面部肿胀等全身过敏症状,需立即停药并就医处理。过敏体质者用药前应告知医生相关病史。

3、菌群失调

长期或过量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衡,引发腹泻、便秘交替等消化功能紊乱。正常肠道微生态被破坏后,可能需配合其他益生菌制剂进行调理。建议严格遵医嘱控制用药剂量和疗程。

4、继发感染

免疫功能低下者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时,存在活菌定植引发继发感染的风险。可能出现发热、寒战等感染症状,严重时会导致败血症。艾滋病患者、肿瘤放化疗期间等免疫力受损人群应慎用该药物。

5、耐药性风险

不规范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可能诱导细菌耐药性,影响后续抗感染治疗效果。表现为常规剂量疗效下降或治疗周期延长。避免自行增减药量,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评估疗效。

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期间应观察身体反应,出现持续不适需及时就医。避免与抗菌药物同服,服药间隔至少2小时。储存时注意避光防潮,开封后尽快使用。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用药前应咨询医生,不可长期过量服用。

相关推荐

两个小时还会吐奶是消化不良吗
两小时后仍吐奶可能是消化不良的表现,但也可能与喂养方式、胃食管反流等因素有关。婴儿吐奶常见于生理性胃食管反流或喂养不当,少数情况需警惕病理性消化不良。
02:02
肠胃不好经常拉肚子吃什么药
在医学上,肠胃一般指胃肠,拉肚子通常指腹泻。胃肠不好经常腹泻,可能和肠道感染、消化不良、肠道菌群失调等有关。针对这些情况,一般可以遵医嘱使用新必奇蒙脱石分散片,该药物对成人及儿童急、慢性腹泻有治疗作用。新必奇蒙脱石分散片是一种止泻药,主要成分为蒙脱石,其不均匀带电性的特性,使得该药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能够吸附固定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气体等,使其失去致病作用。同时该药颗粒小、表面积大,具有粘塑性,拥有强大的覆盖能力,可以在消化道表面形成连续覆盖,修复受损的肠黏膜,提高黏膜屏障的防御功能,从而达到止泻的效果。该药安全性高,不进入体内代谢和血液循环,不伤肝肾,尤其适合孕妇、儿童、老人等人群使用。特别是对于3岁以下幼儿,该药为片剂形式,1片就是1g,可以实现精准用量。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饭前和便后需要洗手,避免肠道感染。如果腹泻是肠道感染引起的,可以遵医嘱将新必奇蒙脱石分散片与仁和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联合使用,以增强抗菌效果。若腹泻伴有肠道菌群失调,可以遵医嘱将该药物与妈咪爱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用,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02:35
家长怎么判断孩子积食发烧
孩子积食发烧可以表现为持续低烧或反复发烧,有舌苔厚腻、口气重、手心热、食欲不振等症状。积食引起发烧与食物积滞、郁而化热有关,家长应及时调整孩子饮食,适当轻揉其腹部,并给其饮用温水,能缓解轻微不适。同时辅以健脾益胃,提高脾胃运化能力的药物,如薏芽健脾凝胶。该药物是孩子专用的健脾药物,含山药、大枣、薏苡仁等7种药食同源成分,药性温平,更适用于孩子健脾调理,妈妈更安心。
02:11
丁桂薏芽健脾凝胶治疗积食吗
薏芽健脾凝胶可以安全有效的健脾益胃,从根本上解决积食的问题。宝宝积食在胃,但根源在脾。脾虚会导致宝宝胃的消化功能受到影响,食物积滞在胃部来不及消化,就会出现食物积滞、肚子胀、消化不良等症状。所以出现积食如果只给宝宝开胃消食,治标不治本,会导致宝宝积食反反复复,只有从根本上调理,才能彻底解决宝宝的积食问题。薏芽健脾凝胶主要成分是山药、大枣、薏米、山楂等,能消积化食,健脾益胃,标本兼治,且药食同源,服用起来更加营养安全。但药物具体的用法用量,还需要咨询专业医生,根据宝宝的年龄、症状等情况,都有所不同。
2岁宝宝幽门螺杆菌症状
2岁宝宝如果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时,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随着病情逐渐发展,部分患者会出现上腹疼痛、食欲不振、精神乏力、口臭、恶心、呕吐、反酸、嗳气等肠胃道不适。一般两岁宝宝出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症状的几率并不是很高大,大多数是由于平时喂养不当或者进食不洁饮食所引起,也有可能是因为家中有感染患者或者不注意饮食分餐出现的交叉感染。如果不是特别严重,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期间多喝水,通过饮食调整,大多数能得到改善。对于比较严重的患者,需要及时到医院采取药物治疗,进行杀菌处理,大概在1~2周左右就能得到恢复。
语音时长 01:14

2021-06-07

69860次收听

宝宝吃奶出声怎么回事
宝宝吃奶的时候发出声音,可能就是宝宝的咽喉部位不舒服所造成的,这种情况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尤其是人工喂养的宝宝,如果奶粉冲调的浓度不是特别对,就很容易出现残留的问题,久而久之宝宝就会出现不舒服的现象。平时可以给孩子喂一些温开水,开水可以帮助宝宝稀释咽喉部位的粘稠液体,能够有效的缓解不适感。宝宝平时生活的环境一定要注意保持干净卫生,环境中如果存在许多粉尘或者是衣服纤维,就容易导致痰液卡在宝宝的咽喉部位,慢慢的宝宝喝奶的时候就会出现痰鸣声。
语音时长 01:08

2021-05-20

83237次收听

儿童积食咳嗽需要止咳吗
小孩积食的时候出现咳嗽,应该进行止咳。因为孩子积食以后,可以引起孩子的这种消化道的功能紊乱的同时,造成孩子的这种抵抗力下降,有可能就会出现这种咳嗽的现象。一般积食咳嗽相对来说比较典型的是出现这种夜间咳嗽比较多伴有痰,同时呢孩子咳嗽的时候伴有一些手脚发热,口气比较臭,那这种可能跟积食相关的咳嗽,可以适当的用一些中药类的这种止咳药物,像有一些消极类的止咳药,对孩子的咳嗽的缓解会有帮助。当然如果孩子的积食,他的抵抗力下降以后,造成孩子出现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那更应该针对这种原发的感染进行治疗,控制孩子原发感染之后,同时使用相应的止咳药物缓解症状,否则会加重病情的。
语音时长 01:04

2021-05-12

79858次收听

02:24
宝宝的舌苔又白又厚怎么办
一般宝宝如果出现又白又厚的舌苔,可能会存在着饮食停滞。宝宝可能见到胃脘部疼痛或腹胀,严重时打嗝带有酸腐味,可能有大便干燥或腹泻。对于轻的,可以节制饮食,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和青菜,少吃煎炸,或者吃一些山楂丸帮助缓解,也可以进行腹部按揉,还有捏脊。重的孩子可以吃一些小儿消食片、小儿化食丸、四磨汤口服液等。有一些孩子,是因为痰湿内蕴导致的,能够见到肚子胀、肚子疼,食欲不振、大便溏稀,会出现面色萎黄,容易疲劳,可以吃小儿健脾颗粒。
小儿牛黄清肺散积食能吃吗
小儿牛黄清肺散,对于积食症的患者而言也是可以适当的吃一些。小儿牛黄清肺散的作用主要是清热解毒,化痰,滋阴养肺的作用。对于积食症的患者而言,可能是吃了太多刺激性的食物以及不容易消化的食物造成的。如果吃一些牛黄清肺散的话,对于积食症的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除此之外,对于积食症的患者而言,还应该改善作息时间以及饮食习惯,吃了晚饭之后应该适当的进行运动,比如说室外散步等等,不能够直接躺在床上睡觉,否则可能会出现即使症症状更加严重,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语音时长 01:02

2021-04-20

74081次收听

婴儿积食会腹泻吗
婴儿积食可能会伴有腹泻的现象。小儿积食的判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比如有口臭,可能是酸痛或者是腐臭,大便很臭,也可能是酸臭。大便有异常,包括不顺畅,或者是腹泻,但是都偏臭,或者刚开始腹泻,腹泻几天以后就不臭了或者放屁很臭。积食时大便颜色不正常,有时候颜色偏深呈黑色,但是孩子积食时通常最常见的应该是便秘,也就是大便不顺畅为主,表现为腹泻的也可以比较少见,还伴有不同程度的腹胀以及腹痛等症状,孩子出现腹泻时需要调整饮食习惯,以及饮食结构,适当吃益生菌和健脾的药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1:04

2021-04-20

76715次收听

儿童大便黑色
儿童大便呈现黑色,可能是正常的现象,主要和饮食因素有关。另一方面则可能与某些病理性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消化道疾病、血液疾病感染性疾病,在发作期间患儿大便颜色也会发生改变,以黑色为主。
新生儿消化不良能治好吗
新生儿消化不良可以治好。新生儿消化不良大多由喂养方式不当引起,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饮食方式,必要时可应用药物来治疗。
宝宝消化不良是什么原因
婴幼儿时期宝宝还在生长阶段,身体各项器官发育还不够完善,饮食不注意就会容易造成消化不良产生。除了这原因还有饮食不当、环境因素、药物因素等原因都会造成宝宝出现消化不良的危险,因此在生活中为了宝宝健康一定要避免这些不良原因。
02:39
小孩消化不良按摩哪里
小儿消化不良多见于绞肠,就是脐周部位。一般情况下可以热敷脐周部位,或是轻轻的按摩脐周部位,小孩的腹胀、腹痛或者哭闹的情况会有所缓解。有些孩子胃肠道有一部分的消化不良,孩子多数体现在空腹的时候,或者是进食后的哭闹,这种情况有可能胃区出现不适,可以尝试按压剑突下偏左这个位置,是胃所在的位置,可以轻轻的顺时针的按摩这里,或是热敷胃区,可以使患儿的消化不良稍微缓解。一般按摩要在饭后40分钟以上再按摩腹部,否则可能对患儿的消化不良,不能够起到改善的作用,反而抑制了它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
宝宝拉白色大便是怎么回事
宝宝拉白色大便是由于消化不良导致,也有可能和自身的脾胃功能差导致,出现这样的情况,需要及时的去医院,然后根据具体的病因做出相应的治疗,避免宝宝受到影响。当出现这种情况后,还要注意及时的补充水分,防止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