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怀孕可以艾灸吗

发布时间:2019-08-1356270次浏览

怀孕是一个女人的一个特殊时期,这个时期是有很多的注意事项的,而艾灸是现如今比较常见的一种养生方式,这两者放在一起的话,那就不可以了,虽然艾灸有很多好处,但是怀孕是不建议艾灸的,孕妇艾灸的话是有一定的风险的。

想必大家也有所了解,艾灸是目前来说比较受欢迎和受认可的一种中医养生方式,它可以治疗很多疾病,而孕妇呢又是属于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有的时候孕妇身体难受的时候想通过艾灸调理身体,但是又害怕对胎儿造成影响,所以很多孕妇对此表示会有一定的疑惑,那么怀孕到底可以艾灸吗?
  孕妇最好别艾灸,孕妇艾灸是有一定风险的,但是也不能说全部不适合艾灸,例如有些宫寒的孕妇用艾灸来去除宫寒,这样胎儿才能健康成长。也有说法说艾灸可纠正胎位不正,通常要中晚期进行,而且必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而相对身体状态没有太大偏差的孕妇,艾灸则可致动血,是不能艾灸的。
  孕妇是否可以艾灸这个要取决于自身健康状态的,若是孕妇需要艾灸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万万不能自己艾灸的,也不能艾灸腹部,尤其艾灸小腹是大忌,会导致流产。艾灸大家都知道,它是属于中医疗法中的一种,历史已经很长了,它就是通过艾条进行燃烧然后熏一些穴位然后从而治疗或者预防一些疾病的一种养生方式,具体的一些作用包括可以补气补血,可以疏通经络,也可以强身健体。但是中医一般都是有规定的,就是禁止孕妇艾灸。
  也就是说孕妇一般情况下是不可以艾灸的。因为艾灸它是用艾条的,艾条需要燃烧,而通过燃烧产生的一个热量,来进行调理,因为热量可以传递到人体内的经络里,从而可以疏通经络,也可以使人的免疫力变强,一般正常人的话,经常艾灸的话,身体免疫力会提高,久而久之会起到一个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的作用,但是如果是针对孕妇的话,这样子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就是因为它能够疏通经络,所以容易导致孕妇流产,所以说孕妇还是不要进行艾灸了。

相关推荐

吃什么补气血?
吃党参、当归、白芍、生姜、黄芪、阿胶、熟地黄、川芎、鸡肉、羊肉、鸡蛋、鲫鱼、鲜韭菜、红糖可以补气血。此外气血不足还可以通过以下食疗方法来调整。1.猪蹄通草汤(《中医食疗学》):猪蹄2只,通草15g。将猪蹄洗净,与通草共入锅内,加适量水,用小火炖至猪蹄熟烂。喝汤吃肉,佐餐食用。2.鲫鱼通草粥(《中医食疗学》):鲫鱼1条,通草10g,粳米100g,调料少许。将鲫鱼去鳞、鳃及内脏,洗净,切成小块,通草剪成小段,与鲫鱼共入锅中,加适量水煮成浓汤,去渣,再加粳米一同煮成粥,放入调料调味即成。早、晚空腹食用。3.黄芪通草鸡(《中医食疗学》):炙黄芪40g,通草9g,母鸡1只,调料少许。将母鸡宰杀后去毛及内脏等,洗净,切成块,与黄芪、通草共入锅中,隔水蒸3小时,加入调料调味即可。空腹食,分3天吃完。
语音时长 01:34

2022-08-18

17393次收听

女性脸色暗黄原因
女性脸色暗黄是女性朋友,尤其是中年生育完以后,女性朋友经常碰到的一种情况。中医的角度来讲面色暗黄,就是面色发黄同时比较发暗、面没有光泽,这种情况多是由于肝肾阴虚、肝气旺盛,同时伴有气滞血瘀的情况比较多见,另外痰浊瘀阻也是可以的。中年女性患者因为生育以后,肝血不足容易造成肝气的偏旺,中医说肝脏器官是五脏之一,是体阴而用阳也就是肝脏属于阴的,属于阴的脏器,但是功能属于阳的,肝血不足尤其是生育过多,或者是月经长期的不调、月经量大、肝血不足就造成肝气的旺盛,肝气旺盛就会出现肝脾不和、肝木克脾土的情况,就会建立起来体内水湿代谢的障碍,湿邪在体内停留过久以后就形成痰,湿浓度变大、黏稠以后形成痰,痰浊瘀阻造成的血液循环不畅、气滞血瘀,气滞血瘀加上痰浊瘀阻两种病理的产物,同时存在于体内的话,就会造成女性患者面部的暗黄。治疗上一个是要疏肝解郁、健脾化痰,另外还有活血、活血就针对肝气旺、肝血不足的情况,健脾化痰主要针对面色黄的情况,用像温胆汤或者是二陈汤,再加上血府逐瘀汤配合在一块食用,就会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语音时长 02:23

2021-07-09

78916次收听

03:02
治未病是什么意思
未病指的是身体的气血阴阳平衡已经出现了气血阴阳的失衡的状态,但是还没有明显的症状出来,这种情况叫未病。就是在疾病没正式形成之前,或还没达到比较严重的状态时,进行积极的药物干预,包括饮食的干预和运动的干预。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或在疾病没严重时积极的治疗,就能达到调整身体气血阴阳状态,疾病比较容易治愈。还有就是以预防为主的思想。另外就是肝、脾,就是说肝病容易导致脾疾病的发生。虽然是肝已病脾还没病时,这时不能单纯的治疗肝,一定要照顾到脾的问题,这也是中医治未病的一个概念之一。
02:55
气血不足吃什么药调理快
气血不足,要分不同的疾病引起的气血不足。长期伏案工作或看手机、熬夜的病人引起的气血不足,可以吃葛根汤加当归补气血的效果比较快。第二、就是贫血,女性月经过多、贫血、缺铁性贫血引起的气血不足,少吃补铁剂、硫酸亚铁、琥珀酸亚铁,再加上饮食调整,同时加上当归补血汤作为辅助治疗。还有一些老年人气血不足,可以用八珍汤、十全大补汤,也可以用当归补血汤泡茶、泡水喝、煎汤喝都可以。还有手术以后、女性产后引起的气血不足,用大剂量的当归、黄芪,炖肉、炖鸡吃,恢复的最块。
肾阳虚的症状有哪些
肾阳虚的症状有多个方面,比如神疲乏力、精神不振、活力低下、易疲劳、畏寒怕冷、四肢发凉。重者夏天也会有手脚发凉的情况,身体发沉、腰膝酸痛、腰背冷痛、筋骨痿软、性功能减退、阳痿、早泄、易患前列腺炎者、小便清长、淋漓不尽、尿少或夜尿频多、听力下降或耳鸣、记忆力减退、嗜睡、多梦、自汗,易患腰痛、关节痛,易患骨质疏松症,颈椎病、腰椎病、虚喘气短、咳喘痰鸣、五更腹泻或者便秘、身浮肿,腰以下尤甚,下肢水肿。
语音时长 01:41

2019-10-14

67476次收听

喝了中药能喝啤酒吗
喝中药能不能喝啤酒,实际上吃药的时候会给患者提出要求,就是不能吃生冷寒凉的食物。多数情况下,除药酒,治疗风湿关节痛的药酒以外,很少会让患者吃完药之后可以喝酒,所以吃中药的时候尽量就不要喝酒,尤其是啤酒,它就是一个娱乐的需求,也并不是说因为什么要求必须要去喝的一个东西,完全就没有必要为这个去破禁忌。但是如果说是不小心,患者忘记,喝一些啤酒,那倒问题不大,因为啤酒它本身也是粮食酿造,它和中药之间并没有大的冲突,所以只要不是喝的很多,不是影响很大,问题倒不是很严重。
语音时长 01:04

2019-09-27

67740次收听

01:31
喝了中药可以喝啤酒吗
喝中药的时候会给患者开医嘱,不能吃生冷寒凉的食物。多数情况下,除治疗风湿关节痛的药酒以外,很少会让患者吃完药之后喝酒。因此,喝中药的时候尽量不要喝酒,尤其是啤酒,它只是娱乐的需求,并不是必须要喝,完全没必要为喝啤酒破禁忌。但是如果患者不小心喝一些啤酒,问题也不是很严重,因为啤酒本身就是粮食酿造,它和中药之间并没有大的冲突。因此,只要啤酒喝的不是很多,问题不会很严重。但是建议吃中药过程中保持清淡饮食,不喝啤酒。
01:45
哪些中药能补阳气
补阳气的中药一般都是补肾阳的药物,补肾阳的药物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临床上常用的一些菟丝子、肉苁蓉、仙灵脾、巴戟天都是补肾阳的药物;第二,对患者来说,肾阳虚的症状多端,单味的药物难以达到补肾阳的作用,所以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等补肾助阳的中成药临床也非常多用,这些中成药因为有多种中药在补肾阳的同时还会加一些理气,还会在补肾阳的同时兼顾补肾阴,一般效果会比单纯的用补肾阳的单味药效果要好。
中药磁石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磁石有着很多的医疗效果,比如说可以达到治疗耳鸣的作用,而且还不容易会出现副作用,当然如果我们被昆虫咬伤之后出现了红肿的现象,也可以通过中药磁石来达到改善的效果,另外他也和紫石英一样具有安神养神的效果。
气血两虚的症状
一旦女性气血两虚,经常会通过身体的一些细节表现出来。此时,女性应该注意调养,不要等到她们变成黄脸婆,才想到保养,那就为时已晚。女性气血虚的主要症状是:眼睛发黄,头发干枯易脱落,耳聋耳鸣,失眠多梦,牙龈萎缩,水肿加重,皮肤暗沉,脾气暴躁等。
气血不足怎么调养
气血不足是可以通过下面这四个方法进行调理的,第一个方法就是用中药,中药调理脾胃,脾胃健康了气血也就会足了。第二个方法就运动调理,选择合适的有氧运动,比如慢跑和瑜伽等。第三个方法就是饮食调理,多吃红枣和猪肝等食物,能够起到补血的作用。第四个就是按摩刺激穴位补气血,效果也是不错的。
麦芽糖的功效与作用
麦芽糖有很多的功效,能够对身体进行排毒,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另外多食用麦芽糖还能够缓解便秘。在吃了辛辣食物以后,吃一些麦芽糖清除身体当中的热气,才能够预防咽喉疼痛或者是肺热气的情况发生。所以多食用麦芽糖来清除肺热,但是糖尿病患者不能够多吃,会导致身体当中的血糖升高。
益智仁能长期吃吗
益智仁是比较常见的中药材之一,一般是不能长期吃的,容易引起身体不适,服用时需谨遵医嘱。
气血不足肾虚脾虚吃什么药
气血不足,肾虚脾虚吃什么药,气血不足,肾虚脾虚实际上是两个概念,脾虚肾虚可以造成气血不足的情况。但是气血不足时间日久,也有可能出现脾虚和肾虚的情况。在单纯的气血不足情况下,可以口服八珍汤,八珍汤的组成本身是四物汤和四君子汤,四物汤针对的是血虚,四君子汤针对的是气虚。所以八珍汤对于气血不足是有非常好的效果。在气血不足同时伴有免疫力低下情况时,也可以口服贞芪扶正或者是八珍益母一类的药物,一般在脾虚和肾虚并列出现的时候,多是脾气不足和肾气不足的合并症,多见于脾肾阳虚。在脾肾阳虚的情况下,口服的药物可以用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一类的药物。
语音时长 01:41

2018-04-11

64073次收听

02:22
血虚风燥是什么意思
血虚风燥大多见于皮肤性疾病,如瘙痒、皮肤增厚、肌肤甲错。肌肤甲错指皮肤摸上去像鞋底一样,一格一棱的增厚。血虚指血的濡养作用减退,导致皮肤缺少濡养,出现各种干燥表现,风燥指皮肤干燥脱屑、增厚。血虚风燥是皮肤病的一个统称症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