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是什么意思
近视眼是指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的一种屈光不正状态,主要表现为远视力下降而近视力正常。近视眼的发生主要与遗传因素、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户外活动不足、不良用眼习惯等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
近视眼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父母双方或一方患有近视眼时,子女发生近视眼的概率会明显增加。高度近视眼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中低度近视眼多为多基因遗传。对于有家族史的儿童,家长需定期带孩子进行视力检查,建立屈光发育档案,以便早期发现近视倾向并及时干预。
2、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长时间阅读、使用电子设备等近距离用眼活动会导致睫状肌持续收缩,可能引发调节痉挛或眼轴增长。学生群体中每日近距离用眼时间超过6小时者,近视眼发生率显著增加。建议每近距离用眼30-40分钟后,远眺6米外景物20秒,有助于缓解视疲劳。
3、户外活动不足
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足2小时可能影响视网膜多巴胺分泌,导致眼轴异常增长。自然光线可刺激视网膜释放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能抑制眼轴过度伸长。学龄儿童应保证每日1-2小时户外活动,阳光中的紫外线B波段可能通过维生素D途径影响巩膜重塑。
4、不良用眼习惯
阅读距离过近、光线不足、姿势不正确等不良用眼习惯会增加调节需求。持续在33厘米内阅读会使调节需求增加3个屈光度,可能加速近视进展。保持30厘米以上的阅读距离,确保环境光照度在500勒克斯以上,可有效减轻调节负担。
5、病理性改变
高度近视眼可能伴有后巩膜葡萄肿、视网膜变薄等病理性改变,严重者可并发视网膜脱离、黄斑出血等。病理性近视眼患者需每6-12个月进行散瞳眼底检查,必要时可考虑后巩膜加固术。临床常用防控药物包括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角膜塑形镜等光学矫正手段。
近视眼患者应建立科学的用眼行为模式,保证充足睡眠和均衡营养,适量补充维生素A、叶黄素等视觉营养素。高度近视眼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已确诊近视眼者需在专业验光师指导下配戴合适度数的眼镜或接触镜,避免过度矫正导致视疲劳加重。
相关推荐
02:57
03:44
02:54
03:13
03:15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近视眼手术安全吗
- 2 近视眼手术安全吗?
- 3 近视眼手术有哪些
- 4 近视眼手术有什么要求吗
- 5 近视眼手术哪种最好
- 6 近视眼手术怎么样
- 7 近视眼手术的利与弊
- 8 近视眼手术有瞎的可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