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角炎的治疗
口角炎可通过局部用药、口服药物、调整饮食、保持口腔卫生、物理治疗等方式改善。口角炎通常由真菌或细菌感染、维生素缺乏、机械刺激、过敏反应、免疫低下等因素引起。

1、局部用药
真菌性口角炎可遵医嘱使用硝酸咪康唑乳膏或克霉唑软膏涂抹患处。细菌感染引起时可用红霉素软膏或莫匹罗星软膏抗感染。伴有明显渗出时可联合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清洁创面。用药期间避免舔舐患处,防止药物误吞。
2、口服药物
严重感染者需口服氟康唑胶囊或伊曲康唑胶囊抗真菌,细菌感染可选用阿莫西林胶囊。维生素B2片或复合维生素B片适用于营养缺乏型口角炎。免疫低下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调节免疫功能。所有口服药物均需完整疗程,不可自行停药。
3、调整饮食
增加富含维生素B2的动物肝脏、鸡蛋、乳制品,补充维生素C丰富的西蓝花、猕猴桃。避免辛辣、过烫或过硬食物刺激口角。缺铁性贫血患者需适量摄入红肉、菠菜等富铁食物,必要时配合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改善贫血。
4、保持口腔卫生
进食后用生理盐水清洁口周,使用软毛牙刷减少摩擦。夜间睡眠流涎者需更换防过敏枕头套,晨起用温水洗净残留唾液。义齿佩戴者应每日用假牙清洁片浸泡消毒,定期调整不合适的义齿边缘。
5、物理治疗
慢性顽固性口角炎可采用窄谱紫外线局部照射,促进创面愈合。渗出明显时可用3%硼酸溶液冷湿敷,每次10分钟。愈合期涂抹医用凡士林保持湿润,防止瘢痕形成。反复发作需排查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口角炎患者日常应避免用舌头频繁舔舐患处,冬季可使用含维生素E的润唇膏预防皲裂。纠正咬笔、咬指甲等不良习惯,儿童患者家长需定期修剪孩子指甲防止抓挠。长期不愈或伴随口腔黏膜广泛糜烂时,需及时就诊排除扁平苔藓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期间保持作息规律,适度运动增强抵抗力。
相关推荐
03:13
02:02
02:07
02:53
0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