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是椎管内结核肉芽肿

58030次浏览

椎管内结核肉芽肿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脊柱或椎管后形成的慢性炎症性病变,属于脊柱结核的继发损害类型。

1、病因机制

结核分枝杆菌经血行播散至椎体或椎间盘,局部形成干酪样坏死灶,炎症反应刺激周围组织增生形成肉芽肿。常见诱因包括肺结核未规范治疗、免疫力低下、糖尿病控制不良等。典型病理表现为朗格汉斯巨细胞、上皮样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的肉芽肿结构。

2、典型症状

早期表现为病变节段背部隐痛,夜间加重;进展期出现神经根受压症状如放射性疼痛、肢体麻木;严重时可导致截瘫、大小便失禁等脊髓压迫综合征。部分患者伴有低热、盗汗、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

3、诊断方法

MRI检查可见椎体破坏伴椎旁脓肿形成,增强扫描显示环形强化的肉芽肿病灶。CT能清晰显示骨质破坏范围,X线可见椎间隙变窄或椎体塌陷。实验室检查中结核菌素试验、T-SPOT检测阳性有辅助诊断价值。

4、药物治疗

需遵循早期、联合、规律、全程的抗结核原则,常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乙胺丁醇片四联方案。严重病例可短期加用醋酸泼尼松片减轻炎症水肿。药物治疗需持续12-18个月,期间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5、手术治疗

适用于存在神经功能损害或脊柱不稳者,术式包括病灶清除术、椎管减压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等。术后需保持卧床4-6周,逐步进行康复训练。合并截瘫患者需预防压疮、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

患者应保证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蛋奶,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严格卧床期间每2小时轴向翻身,避免脊柱扭转。康复期在支具保护下进行腰背肌锻炼,禁止负重活动。定期复查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出现新发神经症状需立即复查MRI。

相关推荐

椎管内结核肉芽肿的发病原因
身体的其他部位出现了结核病变,那么很有可能就会使椎管部位感染结核菌。例如患有结核性脑膜炎,那么就和感觉很容易就会通过血液侵犯脊髓。脊柱破裂也有可能会诱发患者出现此病。另外,还受遗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