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糖尿病足坏疽的原因

63007次浏览

糖尿病足坏疽通常由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周围神经病变、血管病变、感染及足部压力异常等因素引起。糖尿病足坏疽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足部组织坏死、溃疡及感染,严重时可导致截肢。

1、长期血糖控制不佳

持续高血糖会损害血管和神经功能,导致足部组织缺血缺氧,增加坏疽风险。血糖长期超过正常范围会加速动脉硬化,影响微循环,使足部组织难以获得足够的营养和氧气。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等。

2、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引起的神经损伤会导致足部感觉减退,患者难以察觉轻微外伤或疼痛,延误治疗时机。神经病变还会影响汗腺功能,使皮肤干燥皲裂,增加感染概率。神经病变通常表现为足部麻木、刺痛或灼热感,需通过神经传导检查确诊。

3、血管病变

糖尿病会加速下肢动脉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足部血流减少。缺血使伤口难以愈合,轻微损伤即可发展为坏疽。血管病变常伴随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等症状,可通过血管超声或造影检查评估。严重时需进行血管重建手术。

4、感染

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下降,足部伤口易受细菌感染,常见病原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感染会加速组织坏死,形成湿性坏疽。临床表现为红肿、化脓、恶臭分泌物,需进行细菌培养并选用敏感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左氧氟沙星片等。

5、足部压力异常

糖尿病足畸形或鞋袜不合适会导致局部压力过大,形成胼胝或溃疡。反复摩擦和压迫会使深层组织坏死,最终发展为坏疽。患者应选择宽松透气的鞋袜,使用减压鞋垫,定期进行足部检查,避免外伤。

糖尿病足坏疽的预防重于治疗,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每日检查足部有无损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赤脚行走,修剪趾甲时防止损伤,冬季注意保暖但禁用热水袋。发现足部红肿、破溃或疼痛时应立即就医,早期干预可显著降低截肢风险。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

相关推荐

糖尿病足一般复发时间是几年
在临床上的治疗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很多疾病都是容易复发的,疾病的复发都有大致的规律和年限,糖尿病足是一种很容易复发的疾病,下面,我给患者朋友们介绍一下糖尿病足一般复发时间是几年。
糖尿病足的预防有哪些措施
糖尿病足的预防措施有哪些呢?现代社会的生活条件不断在改善,但是生病的人却越来越多,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疾病的预防,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糖尿病足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什么是糖尿病足的根治方法
糖尿病足的根治方法是什么呢?不管是患上了什么疾病,只有找对治疗的方式才能够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患上了糖尿病足这样的严重疾病更是需要在选择治疗疾病的时候慎重起来,那么患上了糖尿病足的根治方法是什么呢?
糖尿病足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糖尿病足诱发因素包括足部感染、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及微循环障碍、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足的好发人群有哪些
糖尿病足好发人群是病程较长且控糖并不理想的高龄糖尿病患者,如果糖尿病患者长期吸烟,足部有老茧或鸡眼,并发糖尿病足几率也会增加。
糖尿病足怎么治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典型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由于其后果严重、治疗费用高、预后差等特点,往往给国家和个人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很多人谈足色变。糖尿病足的根源还是在于糖尿病血管病变带来的血管闭塞和组织缺血,并进一步继发神经病变、感染等。发生糖尿病足后,我们一般先以保守治疗为主,尽量保护机体的完整,避免截肢。目前多学科协作作为糖尿病足治疗的重要方面。如内科的控制血糖、控制感染、营养支持、改善内环境等等;外科清创、换药,刺激新生组织的生长;介入科可以行扩张血管、支架植入等手段改善血供。最后,还有血管外科可以进行手术,重建血运。大部分病人可取得一定的效果。但糖尿病足在WAGGER分级到四级或五级时,也就是出现局部坏疽或全足坏疽时,多学科协作也往往很难取得好的效果,在这个时候可以考虑截肢治疗。
语音时长 01:44

2020-03-16

61391次收听

02:42
糖尿病足的饮食注意事项
糖尿病足饮食上要注意总热量的摄入和脂肪的摄入。避免高糖、高盐饮食。首先要监测自己的血糖,通过药物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同时配合饮食治疗,饮食每天要注意自己的总热量的摄入,以及脂肪的摄入。根据自己的病情去咨询营养师,由营养师给出相应的饮食配方,避免高糖、高盐饮食。每天活动下肢,每天走路,通过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糖尿病足的恢复。另外,要定期的检测血糖水平,调整自己的药物用量,要积极地控制血压、血脂。因为血压、血脂也会对动脉有影响,会加重糖尿病足的发展。由于香烟对血管内膜损伤比较大,所以控烟也十分重要。
02:35
糖尿病足的介入治疗是什么
介入治疗就是采取一些不开刀的方法,通过穿刺血管将导管通过血管放到有病变的部位,给予治疗。糖尿病足的介入治疗,是将导管放在有血管狭窄的部位,进行球囊扩张,对于瑕疵的部位进行充气,使充气的球囊向狭窄的血管扩张开来,这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为了防止血管回弹,还要放入金属支架。实际上,糖尿病足介入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为糖尿病患者的血管损伤是全身性的、弥漫性的,而并不是局限性的狭窄。因此,介入治疗仅仅适用于糖尿病患者局部的血管狭窄或闭塞,而对于弥漫性的血管狭窄或闭塞,是不适合于介入治疗的。
02:27
糖尿病引起的脚麻怎么办
糖尿病引起脚麻可通过骨科检查,排除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引起的脚麻,是常见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的,脚麻的症状并不一定预示着是并发症,糖尿病的神经并发症最常见的,就是以下肢对称的麻木症状为主,同时还有感觉的异常。临床遇到糖尿病合并下肢的麻木,要进行鉴别诊断,要排除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病变,要进行骨科的检查,如腰椎的CT或者核磁,排除是由于骨科的腰椎疾病引起的下肢的麻木。如果同时存在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肾病,就按照糖尿病的神经病变来进行治疗。
糖尿病足怎么检查
糖尿病足的检查,包括神经系统的检查,皮肤温度的检查,压力测定,周围血管的检查以及跨皮氧分压的检查。神经系统的检查主要是了解患者是否仍存在保护性感觉,较为简便的方法是采用10克尼龙丝检查法,皮肤温度的检查可分为定性和定量测定两种,定性测定很简单,将音叉或一根细的不锈钢小棍置于温热水杯中,取出后测定患者不同部位的皮肤感觉,同时与正常人的感觉进行比较,定量测定是利用皮肤温度测定仪,如红外线皮肤温度测定仪进行测定,压力测定有助于糖尿病足的诊断。周围血管的检查,可以通过触诊足背动脉,颈后动脉的搏动来了解大血管的病变,动脉搏动消失往往提示患者有严重的大血管病变,踝动脉肱动脉血压比值是非常有价值的,反应下肢血压与血管状态的指标,另外还有血管造影,可以了解下支血管闭塞的程度和部位。
语音时长 02:09

2019-12-10

50577次收听

糖尿病足术后怎样快速恢复
糖尿病足的手术后的恢复,关键还是要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以及戒烟,同时还要积极的配合医生,局部穿戴糖尿病足鞋,避免局部的压迫,使伤口更好的愈合,保证伤口的完整性,避免伤口进一步扩大进一步感染。术后如果出现相关病症,应及时再到医院就诊。
语音时长 01:13

2018-06-28

63794次收听

糖尿病足平时如何护理
糖尿病足患者治疗,就需要采用控制感染,控制血糖的方法来进行治疗,如果糖尿病足患者治愈之后,继续采用控制糖尿病的一些危险性因素,比方控制血糖,血压,血脂,避免抽烟,局部按揉,穿戴合适的特殊制定糖尿病足鞋子,避免局部压迫。
语音时长 01:08

2018-06-28

59638次收听

01:48
糖尿病足一定要截肢吗
糖尿病足不一定要截肢。有效的控制血糖,控制感染,这种情况下就不会截肢。反之,如果血糖控制不好,下肢感染加重,局部形成溃疡,病人会出现截肢的可能。经过控制感染,控制血糖,病人可能保存肢体,可以避免截肢。
糖尿病足的分类是什么样的
糖尿病足溃疡的原因主要是在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的基础上合并感染,根据病因,可将糖尿病足溃疡分为神经性溃疡、血管性溃疡两类。神经性溃疡的主要特点是患者不知痛痒,容易被忽视,而血管性溃疡明显的特点就是疼痛严重,易被察觉。
语音时长 01:59

2018-06-13

59306次收听

01:49
什么是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并发症,主要是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和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而引起的足部的感染、溃疡或深部组织的坏死。同时,糖尿病足的发病率较高,且存在一定的致残风险,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做好对糖尿病足的预防措施,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