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牙周炎如何治疗
慢性牙周炎可通过口腔清洁、药物治疗、龈下刮治、翻瓣手术、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慢性牙周炎通常由牙菌斑堆积、牙石刺激、免疫系统异常、吸烟、糖尿病控制不佳等原因引起。
1、口腔清洁
每日使用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配合牙线或冲牙器清除牙缝残留物。选用含氟牙膏和抑菌漱口水有助于减少牙菌斑形成。避免横向用力刷牙导致牙龈退缩,建议每3个月更换牙刷。牙周炎早期通过严格口腔卫生管理可控制病情进展。
2、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涂抹牙龈,或口服甲硝唑片控制厌氧菌感染。伴急性脓肿时可短期服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药物治疗需配合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抑制菌斑再生。药物干预适用于中重度牙周炎或急性发作期。
3、龈下刮治
通过超声波洁治器清除牙龈缘下3-4毫米的牙石和病变牙骨质。深度清洁后可能需局部应用盐酸多西环素凝胶促进组织修复。该治疗需分次进行,单次处理不超过四个象限。龈下刮治能有效消除牙周袋内感染源。
4、翻瓣手术
对牙周袋深度超过5毫米者,需手术翻开牙龈瓣直视下清创。术中可能配合骨移植材料修复吸收的牙槽骨。术后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预防感染,2周内避免咀嚼硬物。手术治疗适用于牙周组织严重破坏且非手术疗法无效者。
5、定期复查
治疗后每3-6个月进行牙周探诊检查,通过牙周维护治疗巩固疗效。复查内容包括菌斑控制评估、牙周袋深度测量和咬合调整。长期吸烟或糖尿病患者需缩短复查间隔至2-3个月。定期专业维护是防止复发的关键措施。
慢性牙周炎患者应戒烟并控制血糖,减少咖啡和碳酸饮料摄入。日常可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西蓝花等增强牙龈抵抗力,避免过硬食物刺激牙周组织。建议使用软毛牙刷和牙间隙刷辅助清洁,每年进行1-2次专业洁治。出现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等症状加重时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