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早产
预防早产需通过定期产检、控制基础疾病、避免高危行为、合理补充营养、调节心理状态等综合措施实现。早产指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分娩,与感染、宫颈机能不全、多胎妊娠等因素密切相关。
1、定期产检
妊娠期规范产检能早期发现早产风险因素。孕12周前建立围产保健档案,孕20周后每4周检查一次,孕28周后每2周检查一次。重点监测宫颈长度、胎儿生长情况及子宫收缩频率,必要时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测排除感染。发现宫颈缩短时可考虑宫颈环扎术干预。
2、控制基础疾病
妊娠合并症如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均可增加早产概率。孕前需优化血糖、血压等指标,孕期严格监测。以妊娠期糖尿病为例,空腹血糖应控制在5.1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6.7mmol/L,必要时使用胰岛素注射液控制。
3、避免高危行为
吸烟、酗酒、重体力劳动等均会刺激子宫收缩。孕期需完全戒烟戒酒,避免提举超过5公斤重物,减少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性生活可能诱发宫缩,孕晚期建议避免。出现阴道流血、流液或规律腹痛时需立即卧床休息。
4、合理补充营养
缺乏蛋白质、维生素C、锌等营养素可能削弱胎膜强度。每日需摄入80-100g优质蛋白,可通过鸡蛋、鱼肉、牛奶等补充。孕中期起每日增加300kcal热量摄入,补充含叶酸的复合维生素片如爱乐维复合维生素片,有助于维持胎盘功能。
5、调节心理状态
长期焦虑、抑郁会升高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诱发子宫敏感性增高。可通过正念冥想、孕期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每天保证7-9小时睡眠。出现严重情绪障碍时可咨询心理科医生,必要时短期使用盐酸舍曲林片等抗抑郁药。
预防早产需贯穿整个妊娠期管理。建议孕妇保持体重增长在11-16kg范围内,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散步、游泳。注意观察阴道分泌物变化,出现水样分泌物需警惕胎膜早破。居住环境应避免装修污染及二手烟暴露,冬季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若每小时宫缩超过4次或阴道出血,须立即就医评估。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早产怎么预防早产
- 2 有早产历史更加容易早产吗?
- 3 男孩早产还是女孩早产
- 4 早产是怎样引起的?
- 5 早产是怎样引起的
- 6 早产是怎么得的
- 7 怎样避免早产
- 8 如何避免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