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晚期产后出血的病因

54875次浏览

晚期产后出血的病因主要有胎盘残留、子宫复旧不全、感染、凝血功能障碍、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等。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后至产褥期结束发生的异常子宫出血,需及时明确病因并干预。

1、胎盘残留

胎盘残留是晚期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部分胎盘小叶、副胎盘或胎膜残留于宫腔,影响子宫收缩,导致血管开放出血。患者常表现为突发大量鲜红色出血,可能伴随下腹坠痛。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必要时行清宫术清除残留组织,可配合使用缩宫素注射液促进宫缩

2、子宫复旧不全

子宫复旧不全指产后子宫未能恢复正常大小及位置,多因多胎妊娠、羊水过多或产程延长导致肌纤维过度拉伸。表现为持续少量暗红色出血,宫底压痛。可通过肌注缩宫素注射液促进收缩,同时建议母乳喂养刺激催产素分泌。

3、感染

产褥感染引起的子宫内膜炎可破坏蜕膜组织,导致血栓溶解出血。常见于胎膜早破、产程延长或无菌操作不规范者,伴有发热、恶露异味等症状。需进行血常规及分泌物培养,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抗感染治疗。

4、凝血功能障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等可能引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导致凝血因子消耗性出血。表现为全身多部位出血倾向,实验室检查显示血小板减少、纤维蛋白原降低。需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补充凝血因子,同时治疗原发病。

5、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

子宫切口血肿、感染或缝合技术问题可能导致切口裂开出血,多发生于术后2-3周。超声可见切口处液性暗区,严重者需手术探查止血。预防性使用注射用头孢唑林钠可降低感染风险,术后需定期复查切口愈合情况。

晚期产后出血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加重出血。保持会阴清洁,每日用碘伏溶液冲洗预防感染。观察出血量及颜色变化,如每小时浸透超过1片卫生巾或出现头晕心悸等贫血症状需立即就医。饮食需补充富含铁质的动物肝脏、瘦肉等,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关推荐

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女性在分娩24小时后,发生的子宫大出血,以产后1~2周发病最为常见,有的可能会延迟到产后两个月发病。而引起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特别多,对于顺产分娩的女性,要考虑是由于胎盘胎膜组织残留。粘附在宫腔内,从而在宫腔内发生变性坏死机化,这时就可能会形成胎盘息肉,当坏死组织脱落时,就可能会引起大出血表现。主要表现为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延长,而且在反复出血后,会有突然的大量出血,这时检查彩超会发现宫腔内有明显的残留组织。再次还要考虑是蜕膜残留,从而随恶露排出,也会引起产后出血表现。有的女性还可能是由于子宫胎盘附着面复旧不全,所以就可能会导致附着面局部的出血,而引起产后出血,这时检查彩超会发现子宫宫腔体积比较大,同时还比较软。还有的女性则要考虑是子宫内膜炎症,影响子宫的复旧和收缩,从而也会导致产后子宫出血。如果是行剖腹产终止妊娠的女性,常常要考虑是由于子宫切口裂开而导致的大出血,可能是由于横切口选择过低或者过高导致,还可能是因为缝合技术不当,甚至是切口感染引起。
语音时长 01:58

2019-11-22

53025次收听

晚期产后出血怎么回事
在进行分娩以后,产妇的身体比较虚弱,凝血功能较差的患者或本身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在生产以后容易出现产后出血的状况。其中晚期产后出血则指代在分娩后二十四小时以外出现的大出血状况,会对产妇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
晚期产后出血会有什么并发症
女性经历了晚期产后出血以后,倘若处理不够及时的话,那么就有可能会诱发一些诸如休克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等不良症状的出现,伤害了女性的健康。此外,一旦病情严重的话,那么甚至还会导致女性出现死亡等严重后果!
晚期产后出血的并发症
女性在晚期产后发生出血,那么后遗症是不容小视的,危害性很大,倘若处理不及时,那么就会诱发一些诸如休克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等不良症状的出现,继而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病情。倘若情况比较严重,那么甚至有可能导致产妇死亡!
晚期产后大出血怎么办
如果出现了晚期产后大出血,积极的抢救是最重要的,否则就会失去生命,晚期产后大出血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也可以使用支持疗法,还可以使用一些药物进行治疗,做好治疗以后的饮食调节,这样就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如何预防产后晚期大出血
产妇大出血的现象确实会让人觉得恐慌,其实这种情况的出现在目前医学上几率并不大,而且平时也能够做好预防措施,首先就应该密切的观察,另外在产后也应该注重于护理,如果已经出现晚期出血现象,也无需过于担心,需尽快缓解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