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产后出血的病因
晚期产后出血的病因主要有胎盘残留、子宫复旧不全、感染、凝血功能障碍、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等。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后至产褥期结束发生的异常子宫出血,需及时明确病因并干预。
1、胎盘残留
胎盘残留是晚期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部分胎盘小叶、副胎盘或胎膜残留于宫腔,影响子宫收缩,导致血管开放出血。患者常表现为突发大量鲜红色出血,可能伴随下腹坠痛。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必要时行清宫术清除残留组织,可配合使用缩宫素注射液促进宫缩。
2、子宫复旧不全
子宫复旧不全指产后子宫未能恢复正常大小及位置,多因多胎妊娠、羊水过多或产程延长导致肌纤维过度拉伸。表现为持续少量暗红色出血,宫底压痛。可通过肌注缩宫素注射液促进收缩,同时建议母乳喂养刺激催产素分泌。
3、感染
产褥感染引起的子宫内膜炎可破坏蜕膜组织,导致血栓溶解出血。常见于胎膜早破、产程延长或无菌操作不规范者,伴有发热、恶露异味等症状。需进行血常规及分泌物培养,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抗感染治疗。
4、凝血功能障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等可能引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导致凝血因子消耗性出血。表现为全身多部位出血倾向,实验室检查显示血小板减少、纤维蛋白原降低。需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补充凝血因子,同时治疗原发病。
5、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
子宫切口血肿、感染或缝合技术问题可能导致切口裂开出血,多发生于术后2-3周。超声可见切口处液性暗区,严重者需手术探查止血。预防性使用注射用头孢唑林钠可降低感染风险,术后需定期复查切口愈合情况。
晚期产后出血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加重出血。保持会阴清洁,每日用碘伏溶液冲洗预防感染。观察出血量及颜色变化,如每小时浸透超过1片卫生巾或出现头晕心悸等贫血症状需立即就医。饮食需补充富含铁质的动物肝脏、瘦肉等,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短视频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晚期产后出血
- 2 什么是晚期产后出血?
- 3 怎么防止晚期产后出血
- 4 晚期产后出血怎么办
- 5 晚期产后出血的病因有哪些
- 6 引起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 7 晚期产后出血的病因
- 8 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