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怎么物理治疗
腰痛可通过热敷、低频电刺激、牵引治疗、超声波治疗、运动康复等方式进行物理治疗。腰痛可能与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骨质疏松、强直性脊柱炎、腰椎管狭窄等因素有关。

1、热敷
热敷适用于因肌肉劳损或受凉引起的腰痛,通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可使用热水袋或电热毯,温度控制在40-45摄氏度,每次持续20-30分钟。热敷后配合轻度拉伸能增强效果,但皮肤感觉异常或急性损伤期禁用。
2、低频电刺激
低频电刺激通过电流阻断痛觉传导并刺激内啡肽释放,对神经根受压型腰痛效果较好。常用经皮神经电刺激仪,电极片贴于疼痛区域周围,选择50-100Hz频率,治疗时应有肌肉轻微颤动感。心脏起搏器佩戴者及孕妇禁用此疗法。
3、牵引治疗
牵引治疗主要针对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的腰痛,通过纵向拉力增大椎间隙减轻神经压迫。需使用专业牵引床,重量从体重的1/3开始逐渐增加,每次15-20分钟。严重骨质疏松、腰椎滑脱患者禁止牵引,治疗中出现下肢麻木需立即停止。
4、超声波治疗
超声波利用机械振动产生热效应促进组织修复,适用于慢性筋膜炎或小关节紊乱。治疗头以3cm/s速度在疼痛区环形移动,强度0.5-1.5W/cm²,每次5-8分钟。金属内固定术后患者禁用,治疗时需保持耦合剂充分湿润避免灼伤。
5、运动康复
运动康复包括麦肯基疗法、核心肌群训练等,能改善腰椎稳定性。急性期后进行仰卧骨盆倾斜、鸟狗式等低强度动作,每组8-12次。椎体骨折未愈合者需暂缓训练,动作中出现放射性疼痛应立即停止并咨询康复师。
物理治疗期间应避免久坐久站,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腰垫支撑腰椎。睡眠选择硬板床配合侧卧屈膝体位,日常可进行游泳、快走等低冲击运动。若疼痛持续加重或伴随下肢无力、大小便失禁,需及时进行磁共振检查排除严重病理改变。
相关推荐
01:13
00:49
02:06
0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