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脂肪肝会痛吗

发布时间:2019-10-2564415次浏览

脂肪肝是否会伴随有疼痛感要根据病情来定。一般来说轻度脂肪肝并不会导致疼痛,只会有不自觉的疲乏无力感。如果患有中度脂肪肝,则会有右上腹部疼痛胀满之感。一旦病症变为重度,就会诱发剧烈且难以忍受的腹痛症状。

脂肪肝一直是各种肝脏疾病当中最为多见的一种,主要是由于其发病与日常不良饮食习惯有密切关联,比如长期性酗酒等,就会诱发酒精性脂肪肝。而一旦患上脂肪肝,患者往往就会逐渐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那么脂肪肝会痛吗?
  一、脂肪肝会痛吗
  1.轻度脂肪肝
  脂肪肝是否会引起疼痛症状需要根据个人病情和疾病类型来定。如果是属于轻度脂肪肝,患者刚刚发病不久,一般就不会有明显临床反应,此时就不会伴随有腹部疼痛以及后背胀痛的不适感,但是会有不自觉的疲乏无力感。
  2.中度脂肪肝
  若属于中度脂肪肝,患者可能会隐隐感觉到右上腹部及肝脏区域有疼痛感,但并不十分严重,胀满感会更显着一点,且具有间歇性发作的特点。同时还可伴随有类似于慢性肝炎的症状,比如食欲不振、疲倦乏力以及肝病面容等。
  3.重度脂肪肝
  重度脂肪肝可让患者感觉到剧烈的疼痛及压痛感,且肝脏也会变得肿大,严重时可能会因此发生休克或昏迷。如果已经诱发一些周围器官并发症,则还会导致整个腹部隐隐作痛。
  二、脂肪肝为什么会痛
  1.疼痛原因
  脂肪肝之所以会引起右上腹部疼痛,主要是由于肝细胞内有大量脂肪堆积,且肝细胞外有脂肪包裹,这必然会使肝细胞受到损伤。而在病情加重时,肝内脂肪沉积量会增加,压迫力会随之变大,会让肝被膜发生过度膨胀,肝韧带也会受到较大牵拉力,从而出现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感。
  2.疼痛位置
  脂肪肝患者的疼痛感主要集中于右上腹以及季肋区,也就是肝脏及周围区域。若病情持续性得不到改善,便会让疼痛逐步扩散蔓延至全腹部,甚至后背也会有隐隐作痛之感。

相关推荐

检查脂肪肝需不需要空腹
检查脂肪肝应该说最主要的指标就是血的检查和影像血的检查,那血的检查就是主要肝功的检查,同时就是要了解他其他代谢的一些相关的问题,比如血糖,血脂尿酸,那这些检查应该说都需要空腹,吃饭以后会影响这个相关的这个几个检测值的一个水平,会造成不准确。另外就是B超也需要空腹,所以腹部的B超都安排在早晨,因为吃了饭以后,一方面病人会引起腹胀,会影响这个B超的一个观察,对这些实质脏器的观察,肝胆脾,另外就是如果吃饭以后,胆囊会引起这个会有一定的冲影的一个变化,也影响肝胆脾的这些实质脏器的一个检测,甲胎蛋白应该说在对饮食的要求不是太高,但是,如果进一步需要再做CT,核磁,肝脏弹性最好空腹,由于是腹部的CT,核磁也是需要空腹。
语音时长 01:16

2021-12-30

84591次收听

脂肪肝会不会引起高血脂
应该说脂肪肝和高血脂的关系就更为密切,往往脂肪肝说有他80%的一个病因,都是非酒精,脂肪肝就肥胖超重这样造成的,所以这部分病人,往往伴有一个血脂的一个增高,那b超发现也是肝脏成肝大,有肝脏的这种回升的衰减,应该说脂肪肝和高血脂他们互为因果对于高血脂的病人如果目前没发现脂肪肝,但是绝对也是一个非均匀脂肪肝的一个高危人群。合并目前存在一个非均匀脂肪肝病人,往往合并高血脂。所以这部分病人应该说,从治疗方面要特别注意生活方式的一个注意,少吃多活动,管住嘴,迈开腿,少吃油脂,少吃甜的,少加餐,少熬夜,养成一个良好的一个生活方式。
语音时长 01:10

2021-12-30

55421次收听

脂肪肝会不会造成脾大
脂肪肝在临床上往往也是根据对肝脏损伤的程度,分为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硬化,脂肪性肝癌。在单纯性脂肪肝阶段,脾脏不会大。如果发展到脂肪性肝炎阶段,甚至到脂肪性肝硬化阶段,病人由于肝功能的下降,由于肝脏纤维化,结缔组织的逐渐的增加,就会造成肝内血供的回流不畅,而造成淤血性的脾肿大。这种情况也是在后期,脂肪肝病人会发生的一个情况。所以应该说在脂肪肝的病人要定期监测。早期发现肝功能异常,尽可能避免发展到肝纤维化肝硬化阶段。如果脾脏增加到一定的程度,脾功能亢进非常明显,门脉高压非常明显,病人就会在临床上引起食道静脉曲张这种破裂的出血。由于血小板功能比较低,血小板数目比较少,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这种能力也下降,所以死亡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所以应该引起大家重视。
语音时长 01:24

2021-12-30

78127次收听

02:02
脂肪肝可以吃高蛋白食物吗
脂肪肝主要两大病因80%都是肥胖、饮食过量、过度造成的。脂肪肝病人的饮食强调低能量的均衡膳食,要两低。要糖低、淀粉低。血脂、含脂类的、油炸的要低。蛋白强调脂肪肝病人要适量的补充。有些病人过度的减肥反到是蛋白不摄入加重脂肪肝。这也是少见的脂肪肝的病因,这时不能合成有效的载脂蛋白。所以肝内的甘油三酯,血脂就代谢不出去。脂肪肝病人蛋白的摄入,一直在强调不能不吃但又不能多吃,适量最好。
02:01
脂肪肝的检查报告怎么看
如果不重视脂肪肝本身,它可以从单纯性脂肪肝进一步发展到脂肪性肝炎到脂肪性肝纤维化,甚至到肝癌阶段。脂肪肝如果不重视不良的预后,引起代谢异常如糖代谢、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包括心脑血管儿的脑卒中的发生都是病人易出现的病症,要引起重视。另外脂肪肝病人往往是不单纯脂肪肝且合并其他疾病,比如伴随乙肝、丙肝者、药肝、其他自身免疫性肝病等疾病时。脂肪肝会加重这些疾病的进展引起更不良的预后。
02:58
脂肪肝怎么才能减掉
要减掉脂肪肝,首先要知道脂肪肝的成因是什么。对于一般人来说,脂肪肝主要的原因是两个,第一是饮酒,第二就是肥胖。因此首先要去除病因,那对于饮酒的病人要逐渐的减少饮酒的次数,最后逐渐把酒戒掉。只有戒掉酒,才能逐渐改善肝脏功能,这样的话才能完全就去除这个脂肪肝。另外一个就是肥胖,肥胖会造成肝脏组织血里头的肝细胞脂肪脂肪变,可做肝脏弹性的检查。
重度脂肪肝症状
重度脂肪肝的患者会出现肝区的疼痛。重度脂肪肝的患者肝脏内脂肪组织明显增多,患者的肝脏会明显增大,对肝脏被膜的压力会明显升高,就会导致患者出现肝区的疼痛。重度脂肪肝还会导致肝功能的异常,转氨酶的水平会升高,患者会表现为恶心呕吐等表现,同时可以出现食欲下降。重度脂肪肝出现肝硬化时,肝脏的合成功能会明显下降,患者白蛋白水平会降低,患者可以出现腹腔积液和下肢水肿,同时可以出现电解质的紊乱。严重的脂肪肝还有可能会导致消化道出血,凝血因子缺乏,还可以导致牙龈出血。
语音时长 01:18

2020-12-22

96609次收听

中度脂肪肝能治好吗
脂肪肝是近年来才逐渐增加并引起人们重视的肝脏疾病,脂肪肝是由于生活方式不当,饮食过于油腻,运动少导致身体肥胖,脂肪堆积肝脏所造成的肝脏脂肪性变引起的脂肪性肝脏炎症,那么患有中度脂肪肝能治好吗?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吧。
认清脂肪肝的病因
现代生活的压力愈发越多。人们开始无暇顾及自己的身体,于是脂肪肝也不再被人们陌生。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第二大肝病。近年来,脂肪肝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脂肪代谢异常:游离脂肪酸输送入肝增多,肝合成游离脂肪酸或由碳水化物合成
脂肪肝中医辨证原因
中医认为脂肪肝是由于肝郁气滞、肝胆湿热、脾虚湿盛、痰瘀阻络而最终形成湿痰瘀阻互结、痹阻肝经脉络而形成。中医调理重在疏肝理气、化痰祛瘀、疏肝利胆、清化湿热、疏肝健脾、悦脾助肝。
脂肪肝都有哪些危害
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脂肪肝患者的行列,这些本该是最健康活泼的人群,却饱受着病痛的折磨,对日常生活也产生了严重影响。脂肪肝并不仅仅引起肝脏的损伤,还会导致其他的危害,那么我们来看看脂肪肝都有哪些危害?1.影响其他疾病的恢复因为脂肪肝不是―个独立性的疾病,而是常见于各种疾病之中,或
重度脂肪肝的治疗方法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肝根据是否酗酒分为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如果肝脏内脂肪沉积超过25%则为重度脂肪肝。重度脂肪肝病情较为严重,多数患者会出现肝功能异常,其治疗原则分为,一般治疗原则,首先控制病因,降低体重,戒酒戒烟,均衡低脂饮食,适量运动,多进食优质蛋白和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水果蔬菜。如果重度脂肪肝合并肝功能异常,则需要在上述情况基础之上,进行积极保肝治疗,也可应用促进脂肪代谢药物。重度脂肪肝患者如果不引起重视,有可能进展至肝硬化甚至肝癌,因此对于重度脂肪肝患者,要积极改变生活习惯,到正规医院就诊定期复查,必要时积极药物治疗。
语音时长 01:21

2020-02-10

53982次收听

02:40
脂肪肝会引起肝区疼痛吗
脂肪肝可以引起肝区疼痛,因为脂肪肝患者的肝脏体积会增大,而增大的肝脏体积对肝脏的被膜,会有一个成长的作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肝区的胀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脂肪肝都会引起症状,在临床当中引起症状的脂肪肝,所占的比例相对小一些,主要是脂肪肝的症状比较严重,已经进展到脂肪性肝炎的时候,一般病人都可能会有肝区的疼痛,或者不适的症状。
02:45
脂肪肝和肝硬化有关吗
脂肪肝可以导致肝硬化。无论在动物实验还是在临床观察当中,都有这样的情况出现。脂肪肝分为几个病程阶段,早期的时候就是单纯性的脂肪肝,病人只是在做B超的时候发现有脂肪肝,病人可以没有任何的症状。包括验血的指标、肝功能可以完全正常,到后期病人可能会合并脂肪性肝炎。主要表现除了超声上发现脂肪肝以外,病人还可能会合并有转氨酶的升高,一些肝脏酶学的指标的异常,而进一步发展成为脂肪性的肝硬化。
脂肪肝真的与肝癌相关吗
近20年来,随着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和丙型肝炎的控制,许多国家的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发生率明显下降。但人们发现,肝癌的发生率却不断攀升,在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中排名第五,是第三号癌症致死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