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宝宝拉奶瓣怎么调理

61817次浏览

宝宝拉奶瓣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补充益生菌、腹部按摩、更换奶粉、就医检查等方式调理。拉奶瓣可能与消化不良乳糖不耐受、喂养不当、肠道菌群失调、胃肠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

1、调整喂养方式

少量多次喂养有助于减轻宝宝胃肠负担。母乳喂养时母亲需避免高脂肪、高糖饮食。奶粉喂养需按标准比例冲泡,避免过浓或过稀。喂奶后竖抱拍嗝15-20分钟,减少吞入空气。

2、补充益生菌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益生菌制剂可帮助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需使用40℃以下温水或奶液冲服,避免与抗生素同服。持续补充1-2周可见效。

3、腹部按摩

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按摩腹部,每次5-10分钟,每日2-3次。按摩前搓热双手,力度轻柔。可配合婴儿润肤油减少摩擦,促进肠蠕动。哺乳后30分钟内不宜按摩。

4、更换奶粉

乳糖不耐受宝宝可换用无乳糖配方奶粉,蛋白质过敏宝宝需选择深度水解或氨基酸配方奶粉。转奶需循序渐进,新旧奶粉按1:3、1:1、3:1比例过渡,观察3-5天无不适再完全转换。

5、就医检查

若伴随发热、呕吐、血便或体重不增,需及时就诊。便常规检查可判断有无感染,乳糖耐受试验能明确消化功能。细菌性肠炎需用头孢克肟颗粒,轮状病毒感染可用蒙脱石散。

保持宝宝腹部保暖,避免着凉。哺乳期母亲应饮食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定期监测体重增长曲线,记录排便次数与性状。奶粉喂养器具需每日煮沸消毒,冲调后2小时内饮用完毕。若症状持续超过1周或加重,须由儿科医生评估是否存在食物蛋白诱导的肠病等特殊情况。

相关推荐

新生儿居家怎么喂奶
宝宝出生以后,面临的首要大事,就是正确的给宝宝喂奶。给宝宝喂奶除了姿势要正确以外,喂奶的过程中,还要观察宝宝的吃奶状态,如果奶水太多,孩子吃奶的速度跟不上,就会呛奶,这个时候要把宝宝的嘴,从乳头上移开,然后重新再喂奶。与按时间给婴儿喂奶相比,婴儿感到饥饿时喂奶更佳。为了预防喂奶后呕吐,喂奶后需要让婴儿打嗝,使婴儿的身体右侧卧为佳,婴儿呕吐时,将婴儿侧身可预防吐物进入呼吸道。婴儿的胃、括约肌功能不成熟,调节能力不完全,婴儿喂奶后呕吐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持续呕吐,最好接受医生的检查。
语音时长 00:53

2022-10-27

64881次收听

新生儿脐带有点出血怎么办
新生儿脐带有点出血可用碘夫消毒,并保持干燥,如果有脓液渗出或恶臭等,应尽快就诊,由医生处理。脐带是胎儿和母体联通的重要结构,其中有血管等结构,出生后医生会进行结扎,正常情况下脐带会逐渐干枯、僵化,最终脱落。如果出现出血等情况,可用干净的医用棉签蘸取碘夫清洁,由出血点中心向外进行消毒。之后可用医用棉签擦干,并在脐带位置覆盖干净的纱布等,保持脐部清洁、干燥。另外,还要注意避免纸尿裤或衣服摩擦,以免发生进一步损伤合并感染。如果脐轮红肿,或渗出液呈脓液或有恶臭味,那很可能是出现了感染,应及时带新生儿去医院诊治。
语音时长 01:16

2022-07-29

19032次收听

新生儿趴着睡觉好不好
新生儿趴着睡觉不好,有发生婴儿猝死综合征、窒息等风险。婴儿猝死综合征罕见于1个月内小儿,发病高峰为出生后2~4个月。俯卧位睡眠(趴着睡)是显著危险因素,侧卧位睡眠也与之有关,以俯卧位睡眠为主的婴儿发病率比仰卧位睡眠婴儿高3倍。趴着睡还可能导致窒息,如果床垫过软,新生儿可能会将头埋入其中,进而发生窒息。由于新生儿大脑功能发育还不完善,自主活动能力弱,调整自身姿势的能力较差,当发生窒息等情况时,很难及时醒来或改变位置以摆脱危险。因此,新生儿趴着睡觉不好,应当采取仰卧位,并且避免将新生儿放在非常软的物体上,以防窒息。
语音时长 01:15

2022-07-29

15299次收听

宝宝喜欢趴着睡觉是怎么回事
宝宝喜欢趴着睡觉的原因可能是生理性因素,也可能是病理因素。生理因素有可能是室温低、与宫内习惯等有关;病理因素可能与宝宝积食腹胀、肠绞痛、鼻咽部堵塞等因素有关。1.可能与宝宝的心理因素有关。宝宝未出生之前,在子宫中的姿势都是背部朝外,身体蜷缩着。所以,宝宝出生后喜欢趴着睡,趴着睡会让宝宝更有安全感,睡得更熟。2.可能是温度的不合适。温度过冷时,宝宝也会选择趴着睡觉。趴着睡觉会降低散热,这时家长感受周围温度不是很高的情况下,要及时给宝宝增添衣物,以免感冒着凉。3.可能与积食有关。积食等原因会引起宝宝腹胀、肠绞痛等症状,趴着睡可以缓解腹胀腹痛等引起的肠胃不适。宝宝鼻炎、腺样体肥大等鼻部堵塞时趴着睡觉可有部分缓解。宝宝趴着睡时要注意头下的被褥和枕头,不要捂住口鼻,以免造成呼吸不畅甚至是窒息。
语音时长 01:26

2022-07-28

16091次收听

03:18
为什么刚出生的婴儿一直哭
刚出生的小婴儿由于脱离了母亲的怀抱,出生后的环境与在母体内的环境,有着较大的差别,所以很多小婴儿出生后,会由于环境的改变出现不适应,会有哭闹的情况。刚出生的孩子由于在母体内是呈环抱位,而出生以后就开始自己独立,缺乏安全感,也会出现哭闹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要把婴儿包裹起来,让他仍然有被怀抱,处于全卧的状态,可以有效的缓解小婴儿的不适和没有安全感的情况。如果还有持续的啼哭,要注意孩子有没有低血糖、电解质紊乱、新生儿肺炎或新生儿脐炎,或者是新生儿黄疸等疾病的异常情况。
03:15
婴儿几个月能抬头
有一句民间俗语描述了婴儿的大动作的发育,即二抬四翻六能坐,七滚八爬周会走。即在两个月左右孩子就会出现大运动的第一个发育阶段,能抬头,但抬头的时间相对较短暂,抬头还不是特别稳,到三个月的时候基本上大部分的宝宝能抬头,而且能坚持一段时间。对于宝宝而言,抬头要是抬得较好,就意味着能竖抱起婴儿很长时间,往往要在4个月左右。若到了4个月,宝宝仍然没有很好的抬头迹象,则孩子可能出现生长发育的延迟,应到儿科就诊,检查究竟是肌肉的问题或神经发育的问题,或其他原因。
新生儿涨气怎么处理
新生儿胀气不严重情况下,可以通过按摩缓解。若胀气过于严重,已出现哭闹不止的情况,需要及时服用益生菌,来调节幼儿肠胃菌群,平时在新生儿进食后,也可以进行拍嗝和排气处理,预防胀气。
新生儿c反应蛋白高怎么回事
新生儿发生了c反应蛋白高的情况,有可能是出现了细菌感染,又或者是炎症反应。这个时候,有必要带孩子到医院做一个详细的检查,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一些抗生素来进行抗感染治疗,以避免发生炎症加重的情况,务必要及早治疗。
新生儿胎黄多久会好
新生儿刚出生时出现胎黄比较常见,胎黄的发生分为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两种,对于生理性的胎黄,病情比较轻微,具有自愈的可能性,一般在7~10天左右会完全消退;而对于病理性因素所致的胎黄症状比较严重时,极易反复性的发作,并且有一定的发病诱因,多和某些疾病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消退的时间可能会更长一些,大概需要20~30天左右才会完全好。
新生儿睡眠时间多长
正常的情况下,新生儿睡眠时间大概在18~24个小时左右,除了饥饿吃奶或者是感到不舒服哭闹之外,大部分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这主要是由于新生儿大脑皮质兴奋比较低,对于外界的刺激比较敏感,易使大脑处于疲劳状态,所以睡眠时间过长,不过随着宝宝月龄的增加,睡眠的时间会逐渐减少。
03:13
高危儿诊断检查方法有哪些
高危儿诊断检查方法有检查头围,还有体格检查,再就是神经系统运动学的检查评估。头围是反映脑容量的一个客观指标,头围小或是增长慢均可能由于脑损伤所产生的或先天性的发育异常所导致,头围增长过快或过大,需要警惕有没有脑积水的存在。体格检查可以发现婴儿有无耳位过低、腭弓高不高、眼距宽不宽、鼻梁是否低平等的特殊的外貌。还可以采用NBNA评分或是GMS评估以及是血气分析、拍胸片、颅脑的核磁或是CT检查、器官的超声以及实验室检查。
幼儿反复发烧是什么原因
一些孩子出现发烧而不退烧的情况,会影响身体的健康。这样的情况出现是因为一些细菌和病毒会对身体进行感染,容易造成温度调节中枢出现问题。另外,宝宝不喜欢喝水,导致身体当中缺少水分,也容易造成孩子反复发烧。
01:50
小孩发烧怎么退烧最快
孩子发烧首先要清楚发烧的机理,发烧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所以一定要对因治疗。目前退烧药有对乙酰基酚和布洛芬两大类,这两大类最安全、最有效。第一,间断应用退热药,退热药是24小时不超四次,大概4到6小时可以用一次,而不能刚吃完药不退烧再选一种退烧;第二,要配合物理降温,比如在体温上升期时手脚冰凉,就给孩子用热毛巾敷手、敷脚,但是在散热期,比如周身很热情况下,可以拿温毛巾给孩子擦一擦、贴退热贴,促进小孩排汗。
01:50
小孩打呼噜怎么办
在感冒期间,小孩出现了睡眠的打鼾。第一,给鼻子局部应用一些海盐水,保持鼻腔的湿润;第二,改善孩子体位,一般是仰卧位容易打鼾,侧卧位和俯卧位较好;第三,较小的婴儿家长可以把孩子抱起来,趴在家长肩上,这样就可以改善气道的通畅性。如果不是在感冒期间的持续打鼾,最常见的原因是腺样体肥大,需要耳鼻喉的大夫做鼻镜的检查。根据后鼻道的堵塞程度来决定是内科的保守治疗,还是外科的手术治疗。最少见的原因是鼻道有异物,这种情况除了打呼噜,鼻道还会有一些的脓鼻涕或者感觉有异味,及时就医就能缓解症状。
宝宝缺铁性贫血怎么治
宝宝缺铁性贫血是临床贫血最常见的原因,患者首先要到医院来进行血常规检查,或者铁蛋白相关检测确定是否为缺铁性贫血。如果确定为缺铁性贫血,主要从药物和饮食两方面治疗,药物就是铁元素摄入、外源补充,这样能促进宝宝身体铁储备,血红蛋白的合成和利用,改善宝宝的贫血状态;但是铁的摄入需要剂量,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而不是补一个月就正常,如果立刻停药还会再次出现贫血。宝宝贫血治疗至少要治疗三个月以上,食物补充就是根据血红蛋白的生存期决定。孩子的饮食状态,给家长提供一些建议,现在铁元素含量比较多的是瘦肉、海鲜、菠菜、木耳,以前常用红枣,其实红枣的铁含铁元素含量并不高;另外,均衡饮食,增加宝宝对食物的摄取能力,保证肠胃功能;还有让孩子多进行户外活动、改善体质,这些都能很好地纠正宝宝贫血,以及预防贫血出现。
语音时长 02:04

2019-05-28

58459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