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办预防接种证需要什么

67353次浏览

预防接种证,所需要的证件以及流程,通常去全国各地都是不太一样的,所以为了避免出现麻烦,建议家长最好先到当地的社区医院做一个咨询比较好一些。不过,比如户口本以及孩子的出生证,父母的身份证,这些证件是一定需要的。

我们知道,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身体比较娇柔,所以是需要得到好好的保护的,需要通过一些预防措施来防止孩子会感染某些重大疾病,这个时候,往往需要办预防接种证。那么,办预防接种证需要什么?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吧!
  办预防接种证这种事情,通常跟当地的规定有关系,毕竟我国那么大,每个地方的规定可能都是不太一样的,具体的规定,建议到当地的社区医院详细进行咨询一下比较好,以免给自己造成了耽搁。
  通常来说,办预防接种证所需要的证件,一般包括户口本以及孩子的出生医学证明,此外,还有医院开具的预防接种证。倘若那些已经登记了一针卡介苗以及一针乙肝疫苗,那么就需要父母双方的身份证以及复印件。
  父母们可以拿着这些证件进行办法,通常办理完会以后,相关机构会派发一本绿色的小本,上面以后会详细记录孩子的预防接种情况。建议家长们务必要保管好预防接种证,日后孩子的求学时候会需要用到。倘若丢失接种证,那么就要及时到当地的社区医院进行补办。
  通常来说,疫苗接种没有绝对禁忌。不过,倘若孩子出现了以下这些情况,那么建议暂缓接种,并向接种医生咨询,待病情稳定或痊愈后再选择接种。
  1、癫痫、脑部疾患及有过敏史者;
  2、患有心、肝、肾等脏器严重疾病或慢性疾病急性发作者;
  3、急性传染病发病期间或发热者;
  4、正在接受免疫缺陷或进行免疫抑制剂(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放射疗法、抗代谢化学疗法)治疗者;
  5、倘若孩子最近注射过多价的免疫球蛋白,比如γ球蛋白,那么暂时不要接种。

相关推荐

02:49
打预防针后有个硬块怎么办
打预防针以后有个硬块,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药物的局部反应,或药物注射速度过快,局部没有完全散开。可以局部热敷或者用红外线照射,使局部的温度升高,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硬块较快速的吸收。如果有硬块,避免去揉搓,揉搓可能会造成硬块的加重。如果硬块是各种原因导致的感染,合并有红、肿、热、痛等情况,需要及时到医院防疫部门或外科做局部的彩超,明确是不是炎症,有没有形成脓肿。如果是局部的炎症,可以做局部或全身的抗炎治疗,可以涂抹一些外用的抗生素。如果形成脓肿,要及时切开引流。
打狂犬疫苗后能吃鸡蛋吗
打狂犬疫苗之后是可以吃鸡蛋的,因为人用的狂犬疫苗是纯化疫苗,它的副作用比较小,相对比较安全,注射狂犬疫苗之后,除了既往对鸡蛋有过敏,要严格限制鸡蛋之外,其余都可以吃鸡蛋。并且大家都知道,鸡蛋对于打狂犬疫苗之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或者一旦出现了不良反应,是否会加重,它们之间是没有相关性的,因此不用限制吃鸡蛋。通常注释狂犬疫苗之后,会要求严格限制的食物,是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里边不包括鸡蛋,这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都有哪些?比如酒类,因为酒精可能会加速狂犬病毒神经移动的速度,而缩短潜伏期,故注射狂犬疫苗之后,不喝酒是最好的,更不应该说是酗酒。除此之外,还有辣椒以及生吃的葱、姜、蒜等一些日常食品,这类食物由于可以加重局部的红肿,局部形成了硬结和炎症的表现,会拖延恢复的时间,所以打完狂犬疫苗之后,也是需要禁止的。但是,如果患者已经出现了荨麻疹,或者已经有了过敏的现象,一般情况下是禁止食用海鲜的,因为大家都知道,海鲜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发物,会导致过敏表现加重。对有影响睡眠的饮品,比如咖啡、浓茶等,一般也要限制,因为它们会影响患者休息,一旦患者出现疲劳,或者是劳累的情况下,会促使狂犬病的提前发作,所以这些食物是需要禁止的,而鸡蛋不在禁止的范围之内。
语音时长 02:24

2021-07-09

88645次收听

ev71疫苗是怎么回事
EV71疫苗是临床上经常用于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对于手足口病是常见的肠道病或者是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科传染病。手足口病的时候,除了可以引起手足口疱疹以外,还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因此为了预防手足口病出现重症的改变,这时候通常选择可以进行手足口病疫苗的接种,这里就用到了EV71疫苗。这种EV71疫苗实际上主要就是肠道病毒疫苗。这种肠道病毒刚才提到是手足口病最常见的一种病毒,如果对孩子及时接种了EV71病毒的疫苗,这样小宝宝可以相对避免再受手足口病的干扰,即便有也是轻症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是话又说回来注射了EV71病毒的疫苗,是不是就不会得手足口病,答案也是否定的。因为对于手足口病除了肠道病毒的感染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病毒感染可以引起来,比如柯萨奇病毒,柯萨奇病毒也可以作用于机体引起手足口病的发生。所以在这里对于EV71病毒疫苗,如果要再遇上了柯萨奇,这时候有可能就会出现手足口病的发生,所以对于这些疫苗来说,都是针对比较特异的病毒,但也并不是接种完了就万事大吉,大家还是要注意预防为主。
语音时长 02:20

2021-07-09

89205次收听

02:48
13价肺炎第一针最晚什么时候打
13价肺炎疫苗推荐常规的免疫接种程序是在第2个月、第4个月、第6个月月龄的时候进行三针的基础免疫治疗。而第一针最晚可以在宝宝出生之后,半岁左右的时间进行接种,同时要注意接种疫苗以后要保暖避免受凉,同时没有接种的婴幼儿在天气变化的时候,一定要给宝宝要加减衣物,同时要注意给宝宝多喂一些温开水,同时提倡母乳喂养。
03:03
被猫抓了没打针有事吗
动物抓伤之后,按动物咬伤传染病暴露性质的三个等级分类:一级暴露是经常与犬类动物接触,皮肤被动物舔伤,但皮肤没有破损。二级暴露指的是被动物轻咬,皮肤发红,但是没有破损出血等情况。三级暴露指的是皮肤被动物抓伤或咬伤、损伤可以达到真皮层,并且出现血管的损伤,能够肉眼观察到破损部位出血,有时也会受到动物的口水,粪便、尿液等分泌物的污染。按目前的情况来划分,如果被猫抓了,已经超过了1年没有症状,即使没打狂犬疫苗,一般情况下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03:10
流脑疫苗是预防什么的
流脑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简称,发病年龄以儿童发病率最高。流脑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的疾病,是危害比较严重的疾病。重症患者会表现为脑膜炎或者是败血症,甚至可以引起死亡。流脑疫苗就是来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也就是流脑的发生的。那么目前流脑疫苗有两种,一种是A群流脑疫苗,主要用于6个月龄到18个月龄的儿童。另外一种是A+C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主要用于两周岁以上的儿童以及成年人。通过接种流脑疫苗之后,就可以很好的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发生。
02:51
哪些人不能打狂犬疫苗
狂犬疫苗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被咬伤后的预防,一种是健康人群的预防。没有咬伤的预防,以下人群要慎用,第一、在保证近期不会有接触传染源,以及狂犬病毒机会的前提下,妊娠期以及有急性疾病、过敏体质、使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的人慎用。第二、对链霉素、青霉素过敏的人慎用。而被患有狂犬病的动物咬伤之后,打狂犬疫苗是没有禁忌人群的。因为咬伤后的预防是直接导致狂犬病发作的首要条件,狂犬病一旦发作,将会是致命的,所以一旦被动物咬伤,就连小孩以及孕妇都可以打狂犬疫苗,预防狂犬病发生。
失眠症能打新冠疫苗吗
患有失眠症可以正常注射新冠疫苗,并不会影响药物反应,但在疫苗接种后,以防加重药物过敏反应,建议改善睡眠情况。长期失眠者,可以通过认知行为改善、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失眠现象。
新冠疫苗是终身有效吗
目前资料显示,注射新冠疫苗后免疫时效并不能维持终身。此种疫苗的研发时间较短,疫苗问世只有半年左右,因此,对于新冠灭活疫苗的免疫持久性仍然在持续观察当中。
新冠疫苗是终身有抗体吗
接种新冠疫苗后,人体内大部分会产生抗体,从而可以有效降低新冠病毒的感染几率。但是注射新冠疫苗是否可以终身免疫目前尚无医学结论,一般可维持半年以上。
做胃镜检查能打新冠疫苗吗
通常而言,做胃镜不会影响注射新冠疫苗,但是一定要排除自己是不是存在禁忌症。注射疫苗之前要与相关的医护人员进行沟通,不可以隐瞒自己的身体状况。
注射新冠疫苗能洗澡吗
注射新冠疫苗后当天不建议洗澡,以免造成伤口感染,而且还可能着凉,诱发感冒,对药效产生影响。因此,一定要注意注射新冠疫苗后二十四小时内暂时不建议洗澡。
腰椎间盘突出症注意事项
腰椎间盘突出初期时可做5点支撑,急性期多以休息为主,睡硬板床对症状改善会有帮助。初期做5点支撑锻炼一段时间改成小燕飞的锻炼方式,对肌肉的增强会很有帮助。急性期以休息为主,多卧床睡硬板床会对症状很有帮助,下地时应带上腰围,建议是应该带硬的,腰围对腰椎有稳定的作用,对症状改善会有帮助。症状逐渐减轻时候或过了急性期症状逐渐减轻,适当做腰背肌的锻炼。姿势也是很关键的一方面,注意姿势,腰板挺直了做,避免哈腰的坐姿,尽量避免弯腰,尤其是弯腰搬重物的姿势,对腰椎损伤很大,加重椎间盘突出症状,避免这种姿势,注意避免受凉,受凉也是诱发椎间盘突出的主要原因。睡硬板床,硬床可以避免椎间。突出,反复发作,避免睡软床。
语音时长 01:37

2019-10-11

50800次收听

如何知道卡介苗接种成功?
卡介苗接种成功会有疤痕的形成,但没有疤痕就不代表卡介苗就没有接种成功,还需根据PPD检查来明确。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后,6-8周局部形成脓疱或溃烂,逐渐软化成白色脓疱,可自行破溃;10-12周开始结痂,痂皮脱落后留下微红色的疤痕,之后红色逐渐变成肤色。
语音时长 02:00

2018-09-29

65455次收听

脊灰疫苗预防什么病?
脊髓灰质炎疫苗是预防和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有效手段。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毒主要侵犯脊髓灰质前角的灰、白质,可出现肢体弛缓性麻痹。部分患者可发生迟缓性神经麻痹并留下瘫痪后遗症,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俗称小儿麻痹症。
语音时长 02:00

2018-09-29

62344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