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有肌瘤的人不能吃什么

59790次浏览

子宫肌瘤患者应避免食用含雌激素食物、高脂肪食物、酒精类饮品、辛辣刺激性食物及生冷食物。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良性肿瘤,其生长与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饮食调整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

1、含雌激素食物

蜂王浆、雪蛤、动物胎盘等含外源性雌激素的食物可能刺激肌瘤生长。豆制品虽含植物雌激素但影响较小,每日摄入豆腐不超过100克较为安全。建议选择低雌激素的乳制品如巴氏杀菌牛奶替代。

2、高脂肪食物

油炸食品、肥肉、奶油等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会促进雌激素合成。长期摄入可能加重子宫血流淤滞,推荐用橄榄油替代动物油,每周红肉摄入控制在300克以内。

3、酒精类饮品

啤酒、白酒等酒精饮料会干扰肝脏雌激素代谢功能,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红酒每日不超过50毫升,肝功能异常者需严格戒酒。

4、辛辣刺激性食物

辣椒、花椒等调味料可能刺激盆腔充血,加重经期出血症状。合并贫血患者更应避免,可改用葱姜蒜等温和调料烹饪。

5、生冷食物

冰镇饮品、生鱼片等寒性食物可能影响气血运行,中医理论认为会加重气滞血瘀。建议食物加热至60℃以上食用,冬季可适量饮用桂圆红枣茶暖宫。

子宫肌瘤患者需保持均衡饮食,每日摄入300-500克新鲜蔬菜,200-350克水果补充维生素。适量食用三文鱼、核桃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有助于抗炎。建议每3-6个月复查超声监测肌瘤变化,出现经量增多、腹痛加剧等症状应及时就诊。规律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可帮助维持激素平衡。

相关推荐

子宫肌瘤手术后怀孕可以要吗
子宫肌瘤手术以后怀孕是可以要的,但是一般建议在子宫肌瘤剔除手术以后半年再要孩子,这样相对比较安全一些。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可以有不同的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下的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的子宫肌瘤剔除术,以及经阴道的子宫肌瘤剔除术。一般来说开腹的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缝合较为确切,怀孕以后发生子宫破裂的风险相对较小一些。而经腹腔镜的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或者子宫肌瘤比较大进入到宫腔的手术,在怀孕以后有可能会增加子宫破裂的风险,所以子宫肌瘤手术以后,怀孕的女性要定期的观察胎儿生长情况以及子宫肌层的连续情况,如果在怀孕期间出现有腹痛或者胎动减少的现象需要及时就诊。
语音时长 01:04

2021-03-04

85258次收听

孕妇患有子宫肌瘤怎么办
孕妇患有子宫肌瘤,大多数是不需要进行处理的。怀孕期间子宫肌瘤有可能是由于子宫的血供环境受到改变,可能会发生肌瘤的快速生长,也就是子宫肌瘤的红色变性。所以怀孕期间的子宫肌瘤要进行定期的超声复查,如果孕妇出现突然发生的腹痛、腹胀、发热等等的症状,要小心有可能发生了子宫肌瘤的红色变性,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超声检查。如果没有任何症状孕期的子宫肌瘤大多数不需要进行处理,如果病人需要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比如红色变性或者肌瘤快速长大,一般选择在妊娠中期也就是二十几周到三十几周的时候进行,这个时候对于胎儿的影响比较小,但是大多数情况子宫肌瘤在孕期是不建议进行手术治疗的。
语音时长 01:03

2021-03-04

75205次收听

患子宫肌瘤是否影响寿命呢
女性患有子宫肌瘤的概率不断增大,并且呈现出了年轻化的趋势。这对于女性朋友的身体健康状况而言,无疑是一种严重的威胁。很多女性朋友的子宫肌瘤都是进行妇科检查时发现的,由此可见,定期进行妇科体检的重要性。子宫肌瘤属于良性肿瘤,一般是没有什么明显症状的,因此在发病的早期是不容易被发觉的。
子宫肌瘤患者孕期注意事项有哪些
子宫肌瘤对孕期的影响可有流产率高、胎位不正、难产率高、剖宫产率高等影响,因此子宫肌瘤患者怀孕后应注意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进行孕期检查;严格节制性生活;避免中度及中度以上的体力劳动;加强营养等事项。
子宫肌瘤65能做微创吗
子宫肌瘤65可进行微创手术治疗,除微创手术外,还可选择开腹手术,比如子宫切除手术、肌瘤切除手术等。子宫肌瘤虽属于良性肿瘤,如果未及时治疗,可能因肌瘤增大、出血,引起感染、继发性贫血、瘤体扭转等并发症疾病。
子宫肌瘤的表现
子宫肌瘤主要有月经量多、贫血和压迫症状,比如膀胱的压迫症状,比如直肠的压迫症状,尿频、便秘以及不孕等症状。子宫肌瘤导致子宫腔的增大,甚至有一些肌瘤突向子宫腔叫黏膜下子宫肌瘤,症状主要就是月经量多、月经量大、有血块,月经量太多会导致贫血,贫血会出现乏力、四肢没劲,整个人天天昏昏沉沉。还有一些子宫肌瘤叫子宫的肌壁间肌瘤或者子宫浆膜下肌瘤,可能不会改变这种月经的表现,但是会有压迫症状,比如说子宫前壁的浆膜下肌瘤它会压迫膀胱,膀胱经常受子宫肌瘤压迫就会出现膀胱刺激症状,表现为尿频、尿急。泌尿系感染的三联征是尿急、尿频、尿痛,泌尿系感染还有尿疼,但子宫肌瘤的人主要是尿频。如果肌瘤往后突,后壁的浆膜下肌瘤会压迫直肠,压迫直肠的症状主要就是便秘,比如说每天都应该有一次大便,但是有后壁的浆膜下肌瘤的人一般可能要三四天一次大便,甚至一个星期一次大便,主要就是肌瘤太大压迫的直肠,导致大便很难通过。还有一些特殊的症状,比如说肌瘤恰好压迫到输卵管导致输卵管不通畅,会产生不孕。
语音时长 02:32

2020-03-20

59393次收听

子宫肌瘤属于什么病
子宫肌瘤是比较常见女性良性肿瘤,通常发生在子宫的体上面,也可能发生在宫颈上面。子宫肌瘤病因学不统一,有些认为是由于雌激素、孕激素过度刺激,会发生子宫肌层的细胞的异常的增生,可能会发生子宫肌瘤。在中医上认为子宫肌瘤比较多的原因是容易生气、肝郁气滞;或者是经常吃寒凉的食物,或者是本身有宫寒,发生寒凝血瘀;甚至熬夜多,发生气虚,气虚导致不能推动血行,导致气虚血瘀;甚至还有反复进行流产、堕胎导致肾虚,肾虚以后也会导致血瘀。子宫肌瘤是良性的疾病,在临床上也是非常多见的,发生率非常高。所以患者做体检的时候发现子宫肌瘤不要惊慌,因为是女性中很普遍的疾病,并不是得了恶性的疾病。子宫肌瘤也有很小几率,不到5%的几率会发生肉瘤变,会发生恶性病变。大部分肌瘤都是良性的疾病,即使发生变性,也是良性变性比较多。
语音时长 01:20

2020-03-09

58299次收听

02:54
子宫肌瘤饮食的注意事项
子宫肌瘤饮食的注意事项,要根据病因考虑,与饮食没有多大关系,但要少吃雌激素,激素类的食物。在育龄期,也就是雌激素高峰的年龄,肌瘤会增长的比较迅速,绝经后肌瘤会萎缩,这一点说明子宫肌瘤和雌激素是密切相关的。在饮食过程中,尽量少吃激素类的东西,但也不是要完全禁忌。如果女性经常用一些保健品,可能添加了雌激素,这种情况下口服保健品会让肌瘤增长迅速,所以不建议吃来源不明的保健品。
02:53
子宫肌瘤的症状有哪些
大多数子宫肌瘤没有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经血量增多和经期延长、膀胱压迫症状、下腹部不适或便秘等症状。子宫肌瘤大多数没有明显临床症状。按照部位的不同,可分为浆膜下子宫肌瘤、黏膜下子宫肌瘤和肌壁间子宫肌瘤,而生长部位不同,引起症状也不同。子宫肌瘤常见临床症状主要是月经量的增多,月经期的延长等。较大的子宫肌瘤会出现下腹部的包块,当子宫肌瘤逐渐长大时,还会引起压迫的症状。前壁下段的子宫肌瘤可以压迫膀胱,引起尿频、尿急。子宫颈部的肌瘤可以引起排尿困难和尿潴留。子宫后壁的肌瘤可以引起下腹部不适、坠胀以及便秘等。
02:46
子宫肌瘤的原因
长子宫肌瘤可能与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相关,也与种族以及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良性肿瘤,常见于三十岁到五十岁的妇女。子宫肌瘤按照生长部位的不同,分为浆膜下子宫肌瘤、黏膜下子宫肌瘤和肌壁间子宫肌瘤。子宫肌瘤的确切病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但由于生育年龄女性是高发人群,因此认为子宫肌瘤发生可能与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相关。同时与单平滑肌细胞的突变,雌激素受体以及孕激素受体的高表达,与种族以及遗传因素也有一定的关系。
多发性子宫肌瘤怎么形成的
多发性子宫肌瘤是子宫膜脱落堆积造成的,也可能是因为来月经期间比较生气,心情不好,这样就容易导致肝气淤结。当出现多发性子宫肌瘤的时候,不建议擅自采取手术治疗,建议先检查身体,然后参考一下医生给出的意见,以免错误治疗影响身体健康。
怀孕期间发现子宫肌瘤怎么办
有些女性在怀孕初期发现自己出现了子宫肌瘤,这让她们感到非常的担心。的确子宫肌瘤会增加女性流产的风险,并且也会导致女性腹痛剧烈,不过这个时候我们也只能做好观察工作,在女性生完孩子之后,身体完全恢复好了,患者可以在医生的帮助下切除子宫肌瘤。
02:21
子宫肌瘤的危害
子宫肌瘤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月经过多导致贫血;二、压迫症状,引起尿频,甚至出现尿储留;三、不孕和宫外孕的产生;另外,还会有腹痛、白带过多的表现。极个别的病人会出现子宫肌瘤变性,一旦出现肌瘤突然疼痛、发烧,要及时诊疗。
01:36
子宫肌瘤的治疗
子宫肌瘤的治疗,对于子宫肌瘤的不同症状,有着不同的治疗方式。子宫肌瘤的保守治疗方式是针对于在临床上那些肌瘤不大,或者没有任何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目前针对子宫肌瘤患者,有几种保守的治疗方法。如若患者的子宫肌瘤没有症状,可以选择观察,还可以选择使用药物,对子宫肌瘤进行治疗。目前治疗子宫肌瘤的药物,还涉及到一部分激素类的用药。因为子宫肌瘤是跟激素依赖性相关的一种疾病,可以采取雌孕激素受体的方法,来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比如使用米非司酮药物,来治疗子宫肌瘤,可以起到抑制子宫肌瘤进一步增长的作用。由于子宫肌瘤属于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应用GnRH-a类药物来治疗子宫肌瘤,也是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
子宫肌瘤的手术方法
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方法是治疗子宫肌瘤最主要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子宫全切、部分切、剥除术。手术治疗按照路径来讲也有三种:开腹治疗、阴式治疗、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的治疗逐渐微创化,尽量保住器官功能,降低对病人的损害。
语音时长 03:16

2018-07-02

50424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