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耳鸣
耳鸣是指在没有外界声源刺激的情况下,耳内或颅内感知到异常声音的症状,常表现为嗡嗡声、蝉鸣声或电流声等。耳鸣可能由耳部疾病、心血管异常、神经系统病变或心理因素等引起,可分为主观性耳鸣和客观性耳鸣两类。
1、主观性耳鸣
主观性耳鸣仅患者自身能听到,占耳鸣病例的绝大多数。可能与内耳毛细胞损伤、听神经异常放电有关,常见于噪声暴露、老年性耳聋、梅尼埃病等。伴随症状包括听力下降、耳闷胀感,可通过掩蔽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缓解,严重者需使用甲钴胺片、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等营养神经药物。
2、客观性耳鸣
客观性耳鸣可通过检查听到实际声源,多由血管搏动、肌肉痉挛等生理活动产生。常见于颈动脉粥样硬化、腭肌阵挛等疾病,表现为与心跳同步的搏动性杂音或咔嗒声。需通过血管造影、肌电图确诊,治疗原发病如控制高血压、手术解除血管压迫等。
3、噪声性损伤
长期接触85分贝以上噪声可导致耳蜗毛细胞不可逆损害,早期表现为高频段耳鸣。典型症状为噪声暴露后出现尖锐蝉鸣声,可能伴随暂时性听力阈移。预防需佩戴防护耳塞,急性期可使用泼尼松片减轻内耳水肿,联合辅酶Q10胶囊改善微循环。
4、药物耳毒性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利尿剂等药物可能损伤耳蜗细胞,引发双侧高调耳鸣。通常在用药后1-2周出现,伴随进行性听力下降。需立即停用耳毒性药物,使用硫辛酸注射液抗氧化治疗,必要时进行高压氧舱干预。
5、心理因素
焦虑抑郁状态可能加重耳鸣感知,形成耳鸣-情绪恶性循环。表现为耳鸣响度与情绪波动相关,可能合并睡眠障碍。需进行耳鸣习服疗法,配合帕罗西汀片等抗焦虑药物,同时进行正念减压训练。
耳鸣患者应避免咖啡因和酒精摄入,保持规律作息,噪声环境下使用防护耳塞。建议记录耳鸣日记监测变化,若持续超过1周或伴随眩晕、听力骤降等症状,需及时至耳鼻喉科进行纯音测听、声导抗等检查。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者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耳鸣左耳耳鸣什么引起的
- 2 急性耳鸣与慢性耳鸣有什么不同
- 3 酒后耳鸣熬夜耳鸣怎么引起的
- 4 耳鸣耳鸣应该如何治疗
- 5 为什么耳鸣怎么引起的
- 6 什么是耳鸣
- 7 耳鸣是怎么产生的
- 8 耳鸣什么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