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直肠粘膜内脱垂
直肠粘膜内脱垂是指直肠黏膜层向肠腔内松弛或下移,但未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病理状态。
1、病因
直肠粘膜内脱垂可能与长期腹压增高有关,如慢性便秘、妊娠或肥胖等因素导致直肠黏膜下层支持结构松弛。部分患者存在先天性结直肠解剖异常,或盆腔手术后局部组织粘连牵拉黏膜层。年龄增长导致的盆底肌群退化也是常见诱因。
2、症状
典型表现为排便不尽感、肛门坠胀,尤其在久站或劳累后加重。部分患者出现黏液便或排便时黏膜外翻可见粉红色组织,但可自行回纳。严重者可能伴随间歇性直肠出血,通常为便纸染血。
3、诊断
肛门指检可触及松弛黏膜皱襞,排粪造影能动态观察黏膜下移程度。肠镜检查可排除肿瘤性病变,直肠腔内超声有助于评估黏膜下层分离情况。需与完全性直肠脱垂、痔疮脱垂进行鉴别。
4、治疗
轻度患者可通过高纤维饮食、定时排便训练改善症状。生物反馈治疗能增强盆底肌收缩力,黏膜硬化注射适用于局部松弛明显者。对于Ⅲ度脱垂伴严重出血的病例,可选择经肛吻合器黏膜切除术或腹腔镜直肠固定术。
5、预防
避免久蹲久坐和重体力劳动,控制体重减少腹压。每日提肛运动200-300次可增强括约肌功能,摄入30克以上膳食纤维保持大便通畅。长期咳嗽或便秘患者需积极治疗原发病。
建议患者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排便时勿过度用力,坐浴可缓解局部不适。若出现持续出血或脱出物无法回纳应及时就医,定期复查评估病情进展。术后患者需遵医嘱进行肛门功能锻炼,预防复发。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直肠脱垂
- 2 直肠脱垂怎么引起的
- 3 直肠脱垂是怎么引起的
- 4 直肠脱垂是怎么得的
- 5 直肠脱垂注意什么
- 6 直肠脱垂是怎样造成的
- 7 直肠脱垂严重吗
- 8 直肠脱垂怎么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