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鼻子里面长痘应该怎么办

61102次浏览

鼻子里面长痘可通过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挤压、调整饮食、局部用药、就医治疗等方式改善。鼻子里面长痘可能与毛囊炎、鼻前庭炎、皮脂腺分泌旺盛、细菌感染、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

1、保持局部清洁

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鼻腔,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产品。可选择生理盐水冲洗,减少细菌滋生。清洁后保持鼻腔干燥,避免潮湿环境加重炎症。

2、避免挤压

不可用手挤压痘痘,防止细菌扩散引发感染。挤压可能导致炎症加重,甚至引起蜂窝织炎。若痘痘已破溃,需用碘伏消毒后覆盖无菌纱布。

3、调整饮食

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如巧克力、油炸食品等。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如西蓝花、猕猴桃等。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帮助代谢废物排出。

4、局部用药

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药膏。红肿明显时可短期涂抹氢化可的松乳膏。用药前需清洁双手,避免交叉感染。

5、就医治疗

若痘痘反复发作或伴随发热、剧烈疼痛,需及时就诊耳鼻喉科。可能需要进行脓液培养检查,严重者需口服头孢克洛胶囊或阿奇霉素片等抗生素治疗。

日常需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导致内分泌紊乱。注意枕头套、毛巾等物品的定期消毒更换。外出时可佩戴口罩减少灰尘刺激。若伴随鼻塞、流脓涕等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进行鼻内镜检查排除鼻腔结构异常。

相关推荐

儿童鼻息肉的症状及危害是什么
儿童鼻息肉的症状主要会引起鼻子堵,患儿可能鼻子喘不了气,就张口呼吸,这是她引起的一个临床症状。同时由于鼻腔、鼻窦出现炎症了,一般儿童鼻息肉,不光是鼻腔里有息肉,窦腔里也会有息肉,患者长期张口呼吸,可能就会引起下气道的问题,引起气管的问题、肺的问题,这样对孩子影响也比较大的。同时由于息肉存在,也会刺激耳朵压迫咽鼓管咽口,继发出现中耳炎。所以儿童的鼻息肉有可能继发出现患儿的听力下降,所以对鼻息肉一定要重视,进行积极的治疗。因为儿童鼻息肉一般通过药物治疗无效的话,经过手术治疗,手术在做的时候尽量要把息肉的根基部给去干净,否则息肉可能会反复,甚至要再次手术,有的患儿甚至进行了2次、3次,甚至4次手术。所以在治疗的时候一定要了解儿童鼻息肉的特点,尽量防止它复发。
语音时长 01:11

2021-07-09

78540次收听

鼻息肉是不是癌症前兆
鼻息肉并不是癌症的前兆。鼻息肉实际上是继发于慢性鼻炎以及鼻窦炎,一般也属于慢性炎症的范畴,不是肿瘤。癌症属于恶性肿瘤之一,所以两者还是有区别的,有质的区别。鼻息肉并不是癌症,也并不是癌症的前兆,当然有时候鼻腔鼻窦癌,表现为鼻息肉样的新生物,有时候就容易造成误诊。比如可能鼻腔肿物一开始虽然长得鼻息肉,但实际上只是肿瘤,这个情况一开始鼻癌,而不是鼻息肉,只是表现像鼻息肉而已,这个情况有时候就会造成误诊。必要时是需要通过进一步检查,比如取活检,做病理检查来明确诊断,一般就可以确诊是鼻癌还是鼻息肉。通常鼻息肉是发生于双侧,而鼻癌通常是发生于一侧。后期可能会发展至两侧,但一般早期都是一侧,而鼻息肉是双侧更常见。鼻息肉除了引起鼻塞,还会引起一些鼻窦炎的症状,而鼻癌通常还会有发烧、头痛,以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相关症状。
语音时长 01:27

2021-06-25

87104次收听

02:17
鼻息肉需要手术吗
鼻息肉通常是继发于鼻炎、鼻窦炎,如果鼻息肉较大,一般需要手术。如果鼻息肉很小或于早期,以及未使用过药物治疗,可以适当的使用药物治疗,以使鼻息肉不再继续生长或在一定程度上萎缩。如果通过药物治疗,鼻息肉仍然持续增大,导致明显的鼻塞、头痛、眼眶痛,甚至鼻窦炎越来越严重,该情况下还是建议手术。鼻息肉的手术,通常也可以考虑仅切除鼻息肉,从而缓解鼻塞以及鼻窦堵塞的症状,从而通过药物治疗缓解后续的鼻炎、鼻窦炎。
02:03
照镜子能看到鼻息肉吗
大多数的鼻息肉,照镜子是没有办法发现的。目前的医疗环境、医疗条件,绝大多数鼻息肉,照镜子是没有办法发现的,往往是病人有过敏性鼻炎,反复过敏而导致的鼻息肉。很多人照着镜子,发现鼻孔里有两个疙瘩,认为是鼻息肉,到医院来诊,大多数都不是鼻息肉,而是正常的结构,即两侧下鼻甲的头端,所以病人照镜子一看,是红红的两个肉疙瘩,认为是鼻息肉。真正的鼻息肉是白色的,像荔枝肉一样,是软软的,透明的,在鼻腔里,自己照镜子是看不到的。
02:03
鼻息肉出血是癌症吗
鼻息肉出血不见得是癌症。鼻息肉因为是和鼻炎、鼻窦炎同时存在关系,所以可能会有少量鼻出血,但这种鼻出血一般不会很严重,通常也能够自行止血。但是鼻腔鼻窦癌出血会越来越重,会同时伴有头痛、发烧、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相关的恶性肿瘤表现。但是鼻息肉一般出血会比较轻,虽然有可能会反复,但一般不会越来越重,不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这两者还是要鉴别的,通常诊断明确的方法是取活检,做病理检查,来诊断是否是鼻腔鼻窦癌或者是鼻息肉。
什么是鼻息肉
鼻息肉是一种常见于成年人中的鼻部疾病。鼻息肉是出现在鼻腔黏膜上的增生组织,一般是良性的,看上去通常是肉红色,触碰没有疼痛的感觉。但是会对人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鼻息肉体积变大,就会导致鼻腔内部通道变窄,鼻腔分泌物增多,影响正常的呼吸,出现鼻塞,睡觉打呼噜,说话有鼻音,严重者会出现面部肿痛的情况。常见治疗鼻息肉的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药物治疗,适用于鼻息肉较小的情况。另一种方式是进行手术治疗,效果很理想,适用于药物使用无效的人群。在平时也要注意屋子内通风换气,饮食上要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
语音时长 01:04

2021-01-21

76854次收听

鼻息肉的症状有哪些
鼻息肉的症状一般有下面几个方面。第一、鼻塞症状,鼻子一侧或两侧呼吸的时候感觉有阻力,一般持续时间比较长,也会出现打呼噜鼻音重的现象。第二、现象是流鼻涕的情况,感觉鼻涕擤不完。如果有感染的情况,也会出现发脓。第三、嗅觉出现障碍。因为出现鼻塞情况可以导致嗅觉能力减退。第四、鼻息肉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引起耳朵出现耳鸣的情况。也会造成脸部胀痛。第五、感觉鼻子内部出现不明肿物,触碰不痛。如果出现了以上几种症状,请及时到医院进行就诊。通过鼻内镜,鼻窦CT等专业检查之后确定鼻息肉的具体情况,可以通过激素或者手术的方式来解决鼻息肉。
语音时长 01:05

2021-01-21

101252次收听

鼻息肉有治好的吗
鼻息肉有治好的吗,答案是肯定的,虽然它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但是现在医疗都已经成熟,治疗鼻息肉的方法也越来越多,鼻息肉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且极易复发,尤其是儿童,复发率要高于成人,所以目前主张综合治疗,单一的手术治疗而不注重围手术期的相关处理,复发
儿童鼻息肉药有哪些
儿童鼻息肉药有哪些?关于鼻息肉的治疗方法有好多种,有药物治疗,也有一些其他治疗方法,关于药物治疗又有西药和中药之分,另一方面,也得看患者的实际情况,那么接下来就为大家讲讲对于儿童而言,该用什么药去治疗他们的鼻息肉。
如何避免鼻息肉发作
如何避免鼻息肉发作?鼻息肉可引发诸多并发症,如咽喉炎、中耳炎及心、肺等脏据功能损害,有的甚至会发生恶变,少数巨大息肉可引起侵袭性并发症,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如何避免鼻息肉发作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如何预防专家介绍鼻息肉要
鼻息肉往往都是引起鼻腔炎症导致的,患者们多数都是过敏性体质,并且伴随着其他的鼻部疾病一同存在,也可以说是其他的鼻部疾病导致了鼻息肉的出现,因此相比普通人来说,有鼻部疾病的人们更应该注意对鼻息肉的预防。
鼻息肉对男女的危害都很大
对于鼻息肉这种疾病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这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患上了这种疾病对于鼻腔的危害性是最大的,如果不及时的治疗也会导致其它的危害性的出现,而这种疾病的发病并没有性别限制,因此对于男女的危害都是比较大的。
鼻息肉的症状有什么
鼻息肉的症状主要包括鼻塞和头痛。病情轻重不同,症状表现不一。鼻塞。鼻塞在鼻息肉相对比较小,或者早期时,可以表现为比较轻的鼻塞,偶发,或阵发性以及间歇性鼻塞。随着鼻息肉越长越大,在鼻腔占据的空间越来越多,可以出现逐渐加重的鼻塞。最终可以表现为持续性鼻塞,甚至双侧持续性鼻塞。如果鼻息肉持续增大,可以突入到鼻咽以及鼻前庭,导致外鼻的畸形。比如蛙鼻,是息肉突入到鼻前庭,就可以从前边看到鼻息肉。突入到鼻咽部,就可以从鼻咽镜看到鼻息肉,这都是鼻息肉比较大的表现。头痛。鼻息肉堵塞鼻腔、鼻窦,就可以使鼻腔、鼻窦的分泌物不容易得到及时彻底的引流,从而会刺激鼻腔、鼻窦黏膜以及神经末梢而导致头痛。比较轻时,可以出现阵发性以及轻微的头痛,如果越来越加重,可以导致持续性头痛,并且头痛有时和具体的鼻窦有一定的关系,比如上颌窦可以表现为面颊部的疼痛。蝶窦主要表现为头部的顶部以及枕部的头痛,这些都是鼻息肉的相关表现。
语音时长 01:47

2020-02-26

52300次收听

02:42
鼻息肉形成的原因
鼻息肉形成与过敏性鼻炎,鼻炎,鼻窦炎,感染因素,鼻腔结构异常有一定的原因。一、和过敏性鼻炎有关系。过敏性鼻炎时间久,或过敏反应比较重,逐渐会形成鼻息肉。二、鼻息肉的形成和鼻炎、鼻窦炎有关系,和感染因素有关系。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的鼻窦炎,会导致鼻腔、鼻窦黏膜出现持续的炎症反应。炎症比较重,或持续时间比较长,会导致炎症、黏膜肿胀持续加重,长时间有可能形成鼻息肉。三、鼻息肉的形成和鼻腔结构异常有关系。如鼻中隔偏曲,会导致鼻腔通气变差,使鼻炎、鼻窦炎不容易好,并且持续加重。黏膜肿胀持续加重,会慢慢形成鼻息肉。
02:26
鼻息肉可以治愈吗
鼻息肉的治疗效果良好,多数鼻息肉可以治愈。手术将息肉组织切除干净,这是最基本的条件。将鼻窦窦口足够开放,从而使鼻窦内的分泌物以及炎症状态不容易再持续以及反复。术后及时换药,以及鼻腔喷药、鼻腔冲洗,这也是鼻息肉术后的基本要求。如果全身合并其他疾病,则需要进行相关疾病的治疗。比如有人是过敏体质,就要适当或者长期使用抗过敏药物,甚至包括口服激素控制过敏状态,从而减少息肉复发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