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宝宝不吸奶瓶怎么办

59513次浏览

宝宝不吸奶瓶可通过更换奶嘴、调整喂养姿势、尝试不同温度、营造安静环境、少量多次喂养等方式改善。通常由奶嘴不适、喂养方式不当、环境干扰、流速问题、饥饿感不足等原因引起。

1、更换奶嘴

奶嘴材质或形状不适应可能导致宝宝抗拒。硅胶奶嘴较接近母乳触感,可尝试宽口径或仿生设计奶嘴。若奶嘴孔过小导致吸吮费力,或孔过大引发呛奶,需根据月龄选择合适流速。观察宝宝是否因奶嘴过硬产生抵触,必要时更换更柔软的型号。

2、调整喂养姿势

采用45度半卧位姿势模拟母乳喂养,避免平躺导致呛咳。用手臂支撑宝宝头部贴近喂养者胸口,增加安全感。奶瓶倾斜角度保持奶液充满奶嘴前端,减少空气吸入。可尝试边走边喂或轻微摇晃,分散宝宝对奶瓶的注意力。

3、尝试不同温度

母乳温度通常为36-37摄氏度,过凉或过热的奶液可能引发排斥。将奶滴于手腕内侧测试温度,略高于体温更易接受。冬季可适当保温,夏季避免冷藏后直接喂养。部分宝宝偏好室温奶液,需多次尝试找到适宜温度区间。

4、营造安静环境

强光、噪音或频繁走动会干扰宝宝进食。选择光线柔和的固定角落喂养,避免电视或手机声响刺激。喂养前可播放白噪音或轻音乐舒缓情绪。母亲衣物包裹奶瓶或使用有妈妈气味的围兜,能缓解宝宝对奶瓶的陌生感。

5、少量多次喂养

饥饿感不足时宝宝可能拒绝奶瓶。在晨起或午睡后等自然饥饿时段尝试喂养,初期每次30-50毫升少量给予。用奶瓶喂水或稀释果汁建立接受度,逐渐过渡到配方奶。避免强迫喂养引发逆反,两餐间适当拉长间隔增强进食欲望

喂养期间注意观察宝宝口腔是否有鹅口疮等溃疡问题,奶瓶需每日煮沸消毒。可尝试在奶嘴上涂抹少量母乳引导吸吮,或由其他家庭成员进行喂养。若持续拒绝超过24小时伴随哭闹、精神差,需排查牛奶蛋白过敏或胃食管反流等病理因素。保持耐心循序渐进,多数宝宝2-4周可逐渐适应奶瓶喂养。

相关推荐

母乳喂养的二十八条专业意见
母乳喂养是婴儿最理想的营养来源,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应纯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的专业意见主要有母乳喂养的姿势、喂养频率、乳汁分泌促进、哺乳期饮食、常见问题处理等方面。
宝宝每天吃辅食的最佳时间是几点
宝宝每天吃辅食最佳的时间,应该是和成人进食的时间是一样的,而且应该都是在吃奶之前进食辅食,这是宝宝吃辅食的最佳时间。第一,吃辅食的时间应该和成人的吃饭正常的早餐、中餐、午餐、晚餐时间一样,也就是宝宝吃辅食的时间,早晨应该是6点-8点,中午应该是12点左右就是午餐,晚餐应该是晚上6点左右进行,这是正常吃饭的时间,时间的问题。第二,在宝宝吃奶之前,先吃辅食然后再吃奶,为了保证宝宝能够摄入足量的辅食,不会因为吃了奶以后,影响辅食的添加。因为宝宝吃了辅食后,添加辅食是宝宝生长发育所需的,宝宝通过母乳或者奶粉,配方奶已经不能够完全满足对营养的需求,所以才添加辅食。因此辅食每天得保证一定的肉、蛋、菜成分的均衡,保持均衡才能补充充足的营养。所以不要认为宝宝奶是最好的,应该让先喝奶再吃辅食是错误的。应该让先吃辅食再喝奶,而且量都得保持一定的辅食的量,质要保持肉、蛋、奶要均衡,是对于宝宝吃辅食的要求。如果是宝宝吃辅食的时间跟成人时间不一致,也会造成宝宝的不爱吃饭,因为宝宝吃饭都是跟着大人来学的,如果大人吃饭的时候他不吃饭,就会感觉到和大人不一样,就会影响对辅食的摄取,所以吃辅食的时间也非常重要。
语音时长 02:19

2021-10-15

73784次收听

4个月宝宝睡眠时间是什么时候
正常情况下睡眠时间在15个小时到20小时,如果在这个区间就说明宝宝睡眠基本上还是正常的,对于宝宝睡眠其实个体的差异是特别的大,有的宝宝生来精力比较的旺盛,睡眠可能就会短一些,还有一些宝宝,也就是说睡眠相对来说也比较长,拥有婴儿般的睡眠,所以眠时间就会长些。在判断孩子睡眠时间是否合适,这时候要注意观察,除了睡眠以外,还要注意观察的就是宝宝的精神情况。
语音时长 02:25

2021-09-29

64448次收听

七个多月宝宝可以添加哪些辅食
首先添加的是含铁米粉,含铁米粉没有问题后,再慢慢添加果泥或鱼泥、肉沫等。这时候就可以慢慢开始进行添加了,另外对于七个月宝宝,由于比较小,多半要喂以流质饮食,不要喂孩子比较坚硬的食物。建议给宝宝添加辅食时,每天一般两到三次辅食,每次量在20克到100克之间。好多妈妈,在七个月左右也会开始给孩子尝试,做一些小零食比如溶豆或者蒸一些鳕鱼,是可以吃这些辅食的,另外对于七个月宝宝,还是要坚持母乳喂养,只不过在母乳不太充足时,辅以辅食或其他代乳品,但母乳喂养还是要继续。
语音时长 02:28

2021-09-29

74924次收听

03:44
宝宝一岁半身高体重标准
宝宝一岁半身高、体重的标准,宝宝的身高、体重标准,这时候一定要看是男童还是女童,对于一岁半的男宝来说,身高标准有一个范围,在这里推荐的是73.6厘米到92.4厘米之间。平均一岁半的男宝宝身高是82.7厘米,而对于女宝宝来说身高标准与男宝宝相比就是稍微的低一点区间是72.8到91厘米左右,平均的身高是81.5公分这是一岁半内的宝宝身高的范围以及标准值。这些都是根据儿研所的身高、体重中国内地宝宝身高体重,生长发育曲线图来给大家取的这个数值。
03:06
六个月的宝宝添加什么辅食
6个月的宝宝,实际上还是以母乳喂养为主,如果母乳充足,应该以纯母乳喂养,6个月以上可以适当的开始添加辅食。对于辅食的添加,最初应该优选含铁的米粉,当然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由少到多,由细到粗,由少量到多量,由一种到多种,由稀到稠。比较常用的辅食,除了米粉以外,也可以适当添加果汁、米糊、米汤、米粥,也可以逐渐的开始添加泥类的水果,如苹果泥、土豆泥等,一般在添加辅食的时候,先要连续的添加3天,宝宝如果对辅食不耐受,也就不要再给他进行添加了。
宝宝补钙的食物有哪些
宝宝补钙的食物比较多,一是牛奶和奶制品,日常只要给宝宝喝300毫升左右的牛奶,就可以满足身体对该物质的需求,特别是一岁以内的宝宝母乳或者是配方奶粉,是宝宝主要营养来源,含有丰富的钙。二是绿叶蔬菜类,常见的有小油菜、小白菜、空心菜、西兰花等,摄入一定量的蔬菜也可以补不少的钙。三是豆腐类。四是水果、坚果类,比如芝麻、葵花籽、无花果含有丰富的钙,对宝宝来说可以磨成粉,或者是加入到辅食当中也可以补钙。只要宝宝饮食均衡,肉鱼蛋、虾来蔬菜水果搭配合适,可以达到补钙的目的。对于两岁以内的宝宝来说,是需要补充维生素d来促进钙吸收的。
语音时长 01:07

2021-06-09

71424次收听

14岁的女孩吃什么能增高
14岁女孩,如果骨龄没闭合,而且生长空间比较大,这是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比如牛肉、羊肉、鱼肉、虾肉、奶制品、豆制品、新鲜的蔬菜水果等,不仅能够满足身体所需,还能促进身高再次发育。除了饮食调理以外,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多进行一些户外活动,多晒太阳,能够促进骨质和骨骼的发育。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促进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的药物,促进身高发育。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保持足够的睡眠,有利于生长激素分泌,可以更好的促进身高发育。
语音时长 01:07

2021-06-07

96778次收听

03:14
三个月的宝宝要吃多少毫升奶粉
对于小宝宝来说,母乳喂养不牵扯到吃奶粉,所以奶粉量要看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如果小宝宝是人工喂养,则每一次的奶量可以放在100ml左右。但是,如果宝宝是混合喂养,则奶粉的总量就要相应的减一些。但是,对于奶量来说,每次100ml是一个参考量,每个宝宝可能要求不一样,有的男孩胃口比较好,可能奶量需要大一些,有些宝宝基础大,那么奶量肯定也要多一些。判断孩子奶量是否合适,应注意体重的监测、大便的检查,如果体重稳步增长,大便也正常,说明喂养合适。
01:48
宝宝可以吃芒果吗
芒果和其他水果一样,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同时也含有一些纤维素、糖分、少量脂肪和蛋白质,对宝宝身体发育有好处。所以宝宝是可以吃芒果的。但是,芒果中含有一种叫做5-羟色胺的物质,这种物质极易引起宝宝过敏。有很多宝宝吃了芒果以后出现了嘴巴发红、肿或者起皮疹的过敏现象,所以这些孩子是不适合吃芒果的。如果孩子吃了芒果以后没有什么反应,没有引起过敏,那是可以将芒果作为辅助的食物正常来吃的。有明显反应的话,就不要吃了。
两岁小孩可以吃木瓜吗
两岁小孩可以吃木瓜。木瓜中营养全面,口味甘甜,营养价值较为全面,但是该种食物属于易过敏类食物,在食用时要把握好适量原则。两岁小孩吃木瓜可以达到健脾消胃、抗疫杀虫等多种功效与作用。
婴儿的喂养方式
每一个家庭对于新生宝宝的照顾和关注都是非常高的。无论是婴儿的身体还是婴儿的日常饮食。婴儿的饮食是非常需要注意的。因为婴儿的肠胃比较的娇弱,而且婴儿对于一些物质的敏感性高,会造成一些不良情况。通常,婴儿的喂养方式包括母乳喂养、人工喂养以及混合喂养。
宝宝不吸奶瓶怎么办
宝宝出生后,可能因为宝妈奶水不多,或者某种原因宝宝要吃奶粉,而奶瓶也是宝宝吃奶不可或缺的工具了,很多妈妈就会发现,宝宝不愿意吃奶瓶,家长可以为宝宝挑选一些仿真硅胶类的奶嘴,让宝宝能够找到在吸妈妈乳头的感觉,其次是让宝宝慢慢的习惯。
02:30
宝宝只喝奶不吃辅食怎么办
对于只喝奶不愿意接受辅食的孩子,更多的原因是更偏爱于奶的味道而不喜欢种类丰富的辅食,遇到这样的孩子,最好在每一顿饭之前当他特别饥饿的时候,先给他尝试辅食。一般来说经过15次到20次之间,最多不应超过30次,他就能够接受辅食,即先让他吃辅食,能吃多少吃多少,剩下不够的量再拿奶粉补足。假如这一种辅食已经经过反复尝试30次以上他还不接受,就要考虑,他有可能是对辅食有不耐受或者是过敏的问题,这种情况就不需要强迫。
产妇如何回奶
产妇可以通过热敷按摩、饮食调理、避免穿着过紧的衣物等方式回奶。具体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