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肠息肉怎样预防

56778次浏览

肠息肉的出现会有着很多的原因,要想真正减少恶化,首先就应该在生活中做好预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非常的重要,另外也应该注意日常的饮食,加强生活的锻炼,最主要的就是必须要戒烟戒酒,如此才能够真正远离疾病的发生。

息肉的形成除了和遗传因素有关之外,这和基因突变也有着直接的关系,比较常见的也就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遗传性疾病,而且也会有着明显的病理变化,如果没有及时接受治疗,可能就会出现癌变的反应,所以在生活中本身就应该做好预防。那么,肠息肉怎样预防呢?
  一、戒烟戒酒
  要想预防肠息肉,首先就应该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吸烟,其实如果能够有效减少抽烟,5年之后,世界上患有癌症的人群也可以有效的减少。其次,不酗酒。香烟和酒本身就是一种酸性的物质,长期吸烟喝酒的人,极易导致酸性体质。
  二、注意日常饮食
  为了有效预防肠息肉的出现,不要过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也不应该选择过冷或者是过热的食物,年老体弱的人群就可以适当性的选择一些防癌的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三、注意劳逸结合
  预防肠息肉,首先就应该拥有良好的心态,中医也认为压力过大就会导致免疫能力逐渐的下降,也会导致内分泌失调,体内代谢紊乱,甚至可能会出现酸性物质的沉积。压力也可导致精神紧张引起气滞血淤。
  四、加强锻炼
  加强体育锻炼,可以有效达到增强体质的效果,多在阳光下运动,多出汗就可以把体内的酸性物质完全的排出,避免形成酸性体质,可有效预防肠息肉。
  五、保持规律生活
  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人更容易会患有肠息肉,如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都会导致体质出现酸化,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效保持弱碱性的体质,能够有效远离疾病的发生。
  六、不吃被污染的食物
  预防肠息肉的方法有很多,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比如被污染的水或者是农作物都应该避免,要吃一些绿色有机食品,要防止病从口入。

相关推荐

肠息肉切除术后饮食
肠息肉切除术后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术后1-3天可进食流质食物,3-7天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食物,7天后根据恢复情况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肠息肉切除后注意事项
肠息肉切除后需注意术后护理、饮食调整、活动限制、用药管理和定期复查。术后24小时内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从流质逐步过渡至低渣食物;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和止血药物;术后1年内需完成肠镜复查。
肠息肉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肠息肉的早期症状主要有便血、排便习惯改变、腹痛、黏液便、贫血等。肠息肉是肠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组织,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上述表现。
肠息肉手术后应吃什么食物
做完肠息肉以后,如果说息肉不是很大,是0.5公分以下的,一般的来说只是当天不要吃一些辛辣的,不要吃一些生冷的就可以了。如果说是住院做肠息肉,那么一定是息肉比较大了,大于0.5公分小于1公分,这个的时候就非常小心,因为我们认为如果息肉比较大,同时又拿肠镜给切除了,如果说饮食控制不当,有可能会有肠穿孔,如果肠穿孔就要开腹切肠子,那是非常危险的,也不太好,损伤就非常大。所以息肉切完了以后,如果比较大,是住院切除的息肉,第一条就要控制饮食,就是不吃东西。一般的来说要打营养液,一般点个三天,三天只能喝水不能吃饭,不让肠蠕动的多,尽量减少有肠梗阻的现象。那么在医院不吃饭,有可能就会输一些营养液,输一些脂肪,保证在不吃饭的时候能量也是充足的。如果要是在门诊那么切了,因为很小,不建议当天吃很重的,吃烤肉、吃烧烤,当天要吃清淡的,喝一点儿热粥,吃一点儿小馒头,少吃,不要吃水果。第二天可以吃清淡饮食,三天以后可以恢复正常的饮食。水果可以吃,刚开始要少吃,逐渐恢复到正常的食用量,所以说其实切了息肉,饮食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肠管吸收和恢复。
语音时长 02:14

2021-07-09

114751次收听

肠息肉手术后饮食的注意事项包括什么
肠息肉如果很小比如说在门诊做,也就0.5公分或者0.3公分大夫就顺便给切了,切完以后就会送病理的,那么切完了,如果在门诊好多人都问,大夫您这给我切一东西,回家吃饭的时候怎么注意别到时候出血了,这个问题一般的来说,切完了一定会看看,如果不出血才把镜子拿开。但是要注意的就是第一个回家的当天,因为做完肠镜尽量少吃一点儿东西,或者可以吃一些无渣的,比方说可以喝一些热汤,因为做完肠镜打气以后肚子会胀,喝一些热的或者说喝一些烂粥容易消化让肚子非常舒服。那么第二天一定要吃一些清淡的饮食,什么叫清淡的饮食,就是容易消化的。把所有东西都煮得烂烂的,因为刚做完肠镜,这肠子在肚子里挺好的拿肠镜捅半天那也是为了检查,受了刺激了肯定是肠功能要慢慢恢复,所以应该吃一些容易消化的,比方说喝点儿粥、吃点发面的东西这是简单的肠息肉小的。如果息肉非常大,比方说在1公分以下0.5公分以上,这样的人一般都是住院把息肉给切了,如果说这种情况下就建议最好控便三天在住院的情况下,因为如果不控便切了息肉,肠壁薄有可能会有穿孔。
语音时长 01:54

2021-07-09

70784次收听

做了肠息肉手术后注意事项吃什么
做了肠息肉手术后避免太早进食,需要等排气后才可以适当的进食一些流质性的食物,比如米汤、稀饭、果汁等,因为肠胃功能比较虚弱,大概维持2~3天左右才可以适当的添加一些半流质的饮食,比如小米粥、面条等。但是一定要切记,避免进食任何辛辣刺激、生冷、油腻性的食物。一定要注意多休息,不能过早的活动,术后一般需要卧床休息,1~2天的时间促使伤口慢慢愈合。即使可以活动的时候,也不能剧烈运动,更加不能做重体力的劳动。术后一定要保持一种良好的情绪,如果过激会容易诱发肠穿孔或者出血等情况。必要时还可以配合使用一些抗生素,预防感染和发炎的情况发生。
语音时长 01:33

2021-05-20

78199次收听

肠息肉严重吗
肠息肉是否严重与病情轻重、是否及时治疗等多种因素有关。息肉体积较小、数量较少,一般不严重;息肉体积较大,数目较多时,可能引发肠梗阻、肠穿孔,甚至出现肠癌,就比较严重。
肠息肉的症状表现
肠息肉的症状最多见的是大便性状的改变。很多人都会出现腹泻,或者是稀便,或者是大便次数增多,有些人出现大便习惯的改变,包括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还有一部分病人会出现血便,如粘液血便,或者是粘液性的大便,这些都是息肉比较常见的表现。但是有的息肉也并不是都有明显的典型的表现,也可能在临床上是没有任何表现的病人,做肠镜的时候无意当中发现有息肉。所以对于这种情况,建议有肠癌家族史,或肠息肉家族史的,年龄在40岁以上的大便性状有改变的人群,一定要进行结肠镜的检查及早的发现肠息肉,避免严重的后果。
语音时长 01:40

2020-03-20

58125次收听

肠息肉如何治疗
肠息肉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肠道性的疾病。如果发现直肠息肉以后,大家会比较关注它是如何治疗的。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绝大多数的结肠息肉,均可以在电子结肠镜下进行局部的微创处理,相对较小的肠道息肉,可以进行局部的烧灼、夹除。如果是稍大的肠息肉,可以进行局部的圈套、切除。对于较大的或比较平坦息肉可以通过内镜,在内镜的直视下进行粘膜的剥离,切除完整的病变,然后再对切除后的病变进行病理诊断。若病理诊断显示良性只需要在术后进行近期随访,若病理诊断显示为恶性则需要进一步治疗。
语音时长 01:35

2020-03-20

51473次收听

02:25
十二指肠息肉是怎么回事
息肉是一类疾病,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都可以有。十二指肠息肉就是长在十二指肠的息肉,有几种可能性;一种就是局部的布氏腺增生,十二指肠球部主要腺体是布氏腺,可以防护胃酸对十二指肠的损伤。腺体如果在局部增生成为团块,这时候是簇状增生,可以叫做息肉样病变。但本身对身体无害,不会癌变,没有任何症状,不用去管它。还有一种发病率很低,就是腺瘤,包括绒毛状腺瘤、管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有相当的癌变的风险,尤其绒毛状腺瘤,十年癌变率可以达到40%,甚至以上。管状腺瘤十年癌变率10~20%。绒毛管状腺瘤介于两者之间,如果是腺瘤性的要及时进行内镜下的切除。十二指肠息肉,本身病因尚不明确,临床上没有任何的症状,主要通过内镜发现和内镜下治疗。
02:11
肠息肉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肠息肉有很多种病因,包括:遗传因素、高脂血症等相关因素,还有目前完全不知道的因素,但是一旦形成,治疗方法就只有切除。在没有内镜和内镜下操作的时候,主要是通过外科,经过开腹,或者腹腔镜,把相应的肠管切除,治疗比较彻底,但是会导致整个肠子受损伤,机体损伤特别大。现在有了内镜下的切除方法,对于小的息肉,内镜下活检钳就可以把它夹掉。再大一点可以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就用圈套器勒住它,用电器电流和电压电流把它烧灼掉,再大一些可以用内镜下黏膜剥除术,从边缘开始一点一点把它剥掉。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可靠的药物,或者其他非手术的方法对肠息肉进行治疗。
02:08
肠息肉一定要切除吗
肠息肉是否一定要切除,要根据它的病理类型决定。如果是炎性的或者增生性的,不一定要切除,因为它不一定会癌变。但如果是腺瘤性的息肉,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是大概40~60%。管状腺瘤十年癌变率是20%左右,而绒毛管状居于两者之间,所以,如果是腺瘤性息肉,一定要切除。对于炎性的或者增生性息肉可以内镜下随访,一年查一次。但是要注意,即使肠息肉切除以后,依然要定期随访,每年或者1到2年复查一次肠镜,防止复发。
肠息肉有什么症状
肠息肉的出现,虽然说肉眼没有办法看到,但是也同样会有着很多的症状,首先会出现明显的腹痛现象,而且也会伴有严重的便血,可能如果没有得到治疗,最后也会出现严重的便秘现象,可能好几天都只会有一次大便,所以需要引起生活的重视。
01:44
肠息肉是怎么引起的
引起肠息肉的因素有很多,一般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第一,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高,息肉发生率会逐渐增高;第二,感染因素,由于反复的肠道感染,反复刺激肠道黏膜会引起息肉的生长;第三,遗传因素,受遗传因素影响的主要包括遗传性息肉病和幼年性息肉病;第四,生活习惯,通常多吃含有纤维素丰富的食物,息肉的增长率比较少,相反息肉生长率较高。其次,吸烟,吸烟是引起腺瘤的一个常见因素,所以,应该尽量少抽烟。
01:41
肠息肉多久复查
一般情况下,患有肠息肉的病人,需要一年复查一次。如果肠息肉小于两公分,患者在经过肠镜手术治疗以后,就必须一年做一次复查。如果在一年当中,患者没有出现任何的症状,比如患者没有出现腹痛,没有出现腹泻,也没有出现大便出血的症状,就说明手术比较成功。如果在一年的时间当中,患者觉得自己出现肚子胀的情况,甚至是觉得大便出血的颜色,是暗红色,就一定要随时上医院,进行肠镜的检查。但是,如果是没有出现这些症状的患者,经过一年甚至是两年的时间,还不复查,也容易引起肠息肉复发的情况发生。所以,肠息肉的患者,在做完手术以后,也应该注意定时去医院,进行复查。必须要注意做到防病于未然,对于肠息肉疾病,要做到及早发现、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