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性脊髓损伤怎么治
闭合性脊髓损伤可通过卧床休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闭合性脊髓损伤通常由交通事故、高处坠落、运动创伤、暴力打击、脊柱退行性病变等原因引起。

1、卧床休息
早期需绝对卧床2-4周,使用硬板床保持脊柱中立位。避免翻身时扭曲脊柱,可每2小时轴向翻身一次。卧床期间需预防压疮,可使用气垫床并定期检查骶尾部皮肤。下肢需保持功能位,防止足下垂。
2、药物治疗
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减轻脊髓水肿,甘露醇注射液控制颅内压,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营养神经。疼痛明显时可用洛索洛芬钠片缓解,肌张力增高可使用巴氯芬片。需注意激素类药物使用不超过3天。
3、物理治疗
伤后48小时可开始超短波治疗促进炎症吸收,2周后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防止肌肉萎缩。稳定期配合红外线照射改善局部循环,超声波治疗软化瘢痕组织。每日进行关节被动活动训练,维持关节活动度。
4、手术治疗
存在椎管占位或脊柱不稳定时需行椎板切除减压术,必要时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手术时机多选择伤后24-72小时,术中需彻底清除血肿及碎裂椎间盘。术后需佩戴支具3个月,定期复查脊柱稳定性。
5、康复训练
损伤稳定后开始循序渐进训练,早期进行呼吸训练预防肺部感染,逐步过渡到坐位平衡训练。肌力达3级时开展站立架训练,配合功能性电刺激改善运动功能。后期重点进行步态训练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可使用减重步行系统辅助。
闭合性脊髓损伤患者需长期坚持康复锻炼,每日进行2次各30分钟的关节活动度训练,配合针灸和推拿改善局部循环。饮食应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羹、鱼肉泥等易消化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钙剂。家属需定期帮助患者翻身拍背,保持会阴清洁,观察排尿情况。建议每3个月复查脊髓MRI评估恢复情况,出现发热或肌力下降需及时就医。
相关推荐
02: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