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周围性面瘫用什么药好

54058次浏览

周围性面瘫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醋酸泼尼松片、阿昔洛韦片、地巴唑片等药物。周围性面瘫可能与病毒感染、免疫异常、局部受凉等因素有关,需结合病因选择药物。

1、甲钴胺片

甲钴胺片是维生素B12的活性形式,能促进神经髓鞘修复。适用于周围神经损伤导致的面瘫,可改善面部麻木和肌肉无力症状。用药期间可能出现食欲不振等轻微不良反应,长期使用需监测血钴胺浓度。

2、维生素B1片

维生素B1片参与神经传导功能恢复,对营养代谢性面神经炎有效。常见于糖尿病或长期酗酒引发的面瘫辅助治疗。需注意该药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建议饭后服用减少胃肠刺激。

3、醋酸泼尼松片

醋酸泼尼松片属糖皮质激素,适用于急性期面神经水肿。能快速抑制炎症反应,建议发病72小时内使用。需警惕血糖升高、骨质疏松等副作用,用药不超过2周且须逐步减量停药。

4、阿昔洛韦片

阿昔洛韦片针对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面神经炎,通过抑制病毒DNA复制发挥作用。常见于亨特综合征伴耳部疱疹的患者。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用药期间需多饮水防止结晶尿。

5、地巴唑片

地巴唑片作为血管扩张剂,可改善面神经微循环。适用于受凉或血管痉挛导致的面瘫,能缓解神经缺血状态。低血压患者慎用,服药后可能出现面部潮红等血管扩张反应。

面瘫急性期需配合面部热敷和按摩护理,避免冷风直吹。恢复期可进行抬眉、鼓腮等面部肌肉训练,每日3次每次10分钟。饮食宜选择软质易咀嚼食物,补充富含维生素B族的瘦肉、鸡蛋和深绿色蔬菜。若3个月内未恢复需复查肌电图,必要时考虑神经减压手术。

相关推荐

睡觉会流口水有什么原因
睡觉流口水通常是生理性的,也就是在非常疲惫的情况下,肌肉非常的松弛,也并没有变换姿势,很容易流口水,再有在一些特殊的睡姿,可能对腮腺分泌,有一定促进作用的时候,这样口水分泌会增多,也会引起睡觉流口水,这些情况都是可以通过一些原因来进行改善的。但对于白天突然出现的流口水症状,就需要受到关注了,前几天刚遇到一个患者,说总感觉有口水增多的表现,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脑血管病,在口腔疾病当中,有一种感觉的异常会有齿龈的异常,流口水的情况,但实际上口水并没有增多,这属于口腔的疾病,而在流口水的同时伴有口角的歪斜,这个就需要考虑到神经系统疾病,如果口角歪斜还伴有头晕、言语不清、伸舌的偏斜,这个时候就更加肯定,可能有脑内局灶的损伤了,常见的原因就是急性的脑卒中,包括脑梗死,如果合并有头疼需要警惕,有没有出血的情况。如果是眉毛一高一低、眼睛闭不上同时伴有流口水,我们叫做周围性的面瘫,这种情况少见于脑干的梗死,更多见于急性的面神经炎,在受凉之后会出现口角歪斜、流口水、说话有口齿不清的感觉,面神经炎的预后就相对要好一些,属于神经的病毒性感染,所以通过有效的治疗,以及康复锻炼之后就会有明显的恢复,有85%的患者都可以完全恢复。
语音时长 02:15

2021-07-09

83486次收听

03:08
嘴唇突然发麻什么病兆
突然出现了嘴唇发麻的情况,可能有以下原因:首先,如果仅仅是口唇麻木,考虑是否与进食有关系。如果口唇伴有突然的肿起并且伴有麻木,考虑是否是血管神经性水肿造成的症状,这个症状通常与饮食造成的过敏性疾病有关,会造成应激的过敏反应,感觉到口唇的麻木,甚至会出现口唇肿胀的情况。第二,如果出现了口唇发麻的情况,还伴有言语不利,也就是说话不利落、头晕、头疼或肢体麻木、无力,可能是颅内的一些疾病。第三,如果患者突然出现了口角麻木,也有可能考虑是一些周围性疾病造成的。
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的区别有什么
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的区别,周围性面瘫往往是面神经炎急性发作,有了炎症以后,造成一个完整的周原性的面瘫。比如说可以有额纹变浅,还可以有流眼泪闭眼困难、有露白现象,还可以有口角下垂、流口水、刷牙漱口障碍、吃饭咀嚼也出现困难。那么中枢性的面瘫和它重要的区别就是额纹不变浅或者是微微的变浅,因为额肌的支配是双侧支配的,那么中枢性的一侧的病变不影响额纹,不影响额肌的正常的功能。那么它还可以有舌前2/3的味觉的改变,舌前2/3的味觉的神经也在面神经里边走形,所以周原性的面瘫一定有舌前2/3味觉的改变,而中枢性的面瘫又没有为这方面的改变。所以区别周围性面瘫还是中枢性的面瘫,有两点非常重要,一个是额纹是否变浅,周原的面瘫额纹一定是浅的。第2个区别,舌前2/3未结是否改变,周原性的面瘫舌前2/3的味觉一定会改变的,而中枢性的面瘫额纹不变浅,舌前2/3的味觉不变,这是鉴别的要点,这一点只有专业的医师掌握的比较好。所以一旦出现了面瘫,是周原的还是中枢的,还是请专业医师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为好。
语音时长 01:44

2020-02-24

59508次收听

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方法
周围性面瘫常常是面神经炎、急性炎症、寒冷刺激、病毒感染等因素导致,找到原因后对因进行消炎、抗病毒、激素等治疗。还应有神经营养性,还可用促进循环药物治疗。中西药物治疗同时,采用中医针灸、疏通、筋络、按摩、理疗、物理疗法以及康复治疗方法,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在治疗周围性面瘫过程中,要有专业医师指导,不可自行采用治疗,否则治疗可能堆砌,不够全面,留下后遗症,使疗效发生不愉快结果。
语音时长 01:52

2020-02-24

59118次收听

周围性面瘫有哪些症状
周围性面瘫的症状主要包括露白现象、流泪、患侧口角下垂、流口水、说话漏风、漱口漏水、说话构音障碍、头疼、耳朵重听等一系列症状表现。周围性面瘫是面神经炎引起周围性面瘫变化,是一种典型、完整的患侧面部肌肉的瘫痪,包括额肌瘫痪、额纹变浅、眼睑闭目时无力造成露白现象,还可以有流泪、患侧口角下垂、有口水流出,说话时有漏风的现象,刷牙漱口时漏水,在患侧进行咀嚼时会有夹饭粒的情况,说话构音出现障碍,患侧还可以有轻微的局部头疼等表现,还有耳朵重听等,其为完整的周围性面瘫的症状和体征。周原性面瘫最重要的鉴别点,除额纹以外,还可以有舌前2/3的味觉的改变,因为舌前2/3的味觉神经也在面神经的最后的走形那一段,与其伴随进入舌前2/3。所以辨别中枢性的和周原性的面瘫应该有额纹是否变浅、舌前2/3是否有味觉的障碍等,这是主要的鉴别之点。这一点周原性面瘫表现的比较全面,从额纹到眼睑到口角到舌前2/3,都有病变是完整的周原性面瘫。
语音时长 01:44

2020-02-24

57041次收听

周围性面瘫的症状有哪些
面瘫的种类很多,其中周围性面瘫就是其中的一种。不仅影响表情运动等生理功能,继发眼、口腔等器官的疾患,而且影响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生活质量。周围性面瘫对身体健康带来的危害很多,所以只要发现有面瘫症状,就要及时的做治疗。
02:36
周围性面瘫用什么药好
周围性面瘫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采用积极的治疗方案。面神经炎发生病毒感染后,引起水肿、炎症等造成周围性面瘫。出现口眼歪斜临床症状,应该和中枢性面瘫进行鉴别,往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采用积极的治疗方案,药物治疗,中药、西药都可用,还可有中医针灸、按摩、辨证施治、现代医学的理疗等康复措施,治疗往往以药物治疗为主。如选用激素,采用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消除水肿。周围性面瘫急性发生时应选激素、血液循环药物等消除水肿;还可参考支持疗法、中医辨证施治、疏通经络等方法,民间方法不可用,以免耽误病情,留下后遗症。
02:38
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的区别
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重要的区别是额纹不变浅或微微变浅,额肌支配是双侧支配,中枢性一侧病变不影响额纹,不影响额肌的正常功能,所以周围性面瘫一定有舌前2/3味觉改变,中枢性面瘫没有这方面的改变。周围性面瘫往往是面神经炎急性发作,有炎症后造成一个完整的周围性面瘫。如额纹变浅、流眼泪、闭眼困难、有露白现象,还可有口角下垂、流口水、刷牙、漱口障碍、吃饭咀嚼出现困难。中枢性面瘫额纹不变浅,舌前2/3味觉不变,一旦出现了面瘫,周围性面瘫、中枢性面瘫应请专业医师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02:43
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周围性面瘫是面神经炎、急性炎症、寒冷刺激、病毒感染等因素导致。对因治疗包括消炎、抗病毒、激素治疗等,还应有神经营养性,麻痹面神经的营养支持疗法,促进循环药物治疗,采用中医针灸、疏通筋络、按摩等方法,还可有现代医学理疗、物理疗法及康复治疗,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抗病毒、消炎、营养支持疗法,中医、现代医学理疗康复方法等综合治疗,可有效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不可自行采用治疗,周围性面瘫是非常严谨、专业的治疗过程,一定要请专业医师进行诊治。
02:35
周围性面瘫的症状有哪些
周围性面瘫往往是面神经炎引起的周围性面瘫变化,周围性面瘫是典型、完整的患侧面部肌肉瘫痪,包括额肌瘫痪、额纹变浅、眼睑闭目时无力造成露白现象,还可有流泪、患侧口角下垂、有口水流出,说话时可有漏风现象,刷牙漱口时漏水,患侧咀嚼时可有夹饭粒的情况,说话构音出现障碍,患侧还可有轻微局部头疼等表现,耳朵重听等症状,是完整的周围性面瘫的症状和体征。辨别中枢性和周围性面瘫依据有额纹是否变浅、舌前2/3是否有味觉障碍等,周围性面瘫表现较全面。
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周围性面瘫这种疾病,首先可以采取药物治疗,包括激素治疗,比如强的松;抗病毒治疗,包括阿昔洛韦,还有改善血液循环治疗以及营养神经治疗。其次就是物理治疗,包括先是消除神经水肿的治疗,接着是神经功能的恢复治疗等等。
周围型面瘫和中枢性面瘫的区别
面瘫分为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他们共同的症状都会造成嘴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嘴歪向没有病的那一侧等现象。而造成他们的原因有所不同,周围型面瘫最常见的原因是面神经炎,造成的面神经麻痹。除了有以上的表现之外,有病一侧的眼睛也会闭不上,眼睑有闭合不全的现象,最重要的是病侧前额的皱纹消失,在说话和发笑时这种情况更加明显。病侧的口角还经常流口水,漱口时漏水,吃东西时食物常常留在病侧的口腔内不易咽下去。中枢性面瘫多是由于脑中风,脑部的肿瘤以及其他的脑内病变造成。除了有嘴歪,鼻唇沟变浅等表现,还常常由于损伤到其他的运动神经而出现舌肌瘫痪,肢体瘫痪,吞咽困难等问题,一般是不会出现病侧闭眼困难和额纹消失情况的。
语音时长 01:38

2019-10-31

53775次收听

周围性面瘫怎么治疗
周围性面瘫可以采用一般的方法来治疗,主要就是多注意休息,做好面部的保暖工作以及湿热毛巾外敷。也可以采用药物的方法来治疗,常用的就是激素类药物和抗生素类药物,另外还可以进行针灸治疗。
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的区别
周围性和中枢性面瘫的区别较大,不管是发病机制还是临床症状,都是不同的。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是什么类型,可以做个神经内科就可以确诊了,如果有口眼歪斜的迹象,最好要去做鉴别诊断。周围性面瘫不会出现半身不遂、运动有障碍的迹象,这些都是中枢性面瘫的独有特征。中枢性面瘫发病部位是眼睛以下,有腮帮子没劲、口角歪斜等等,周围性面瘫的好转特征与中枢性面瘫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