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耳屎能导致耳聋吗

51933次浏览

耳屎一般是不会导致耳聋的,但是耳屎太多会影响听力,但是过分清洁耳部也是不好的,正常情况下耳屎会自己脱落的,如果耳屎比较多,清理不干净,建议及早的去医院清理,或者是棉签轻轻的清理耳部。出现耳聋的因为有很多,所以一定要查清原因。

耳朵对人体的重要性是广为人所知的。在日常生活中,耳朵的异常现象让许多人非常的痛苦,而出现耳朵有堵塞感的现象比较多,多数认为这是耳屎过多而造成的堵塞现象,因此做的更多的是用掏耳勺去挖耳洞,那么耳屎能导致耳聋吗?
  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具有耵聍腺,其淡黄色黏稠的分泌物称耵聍,俗称耳屎。耵聍在空气中干燥后呈薄片状。有的耵聍如黏稠的油脂,俗称油耳。声音需经过耳廓,进入外耳道,到达鼓膜,人类才能感知声音,若耳屎堆积将外耳道堵塞,则会导致听力障碍
  耳垢对耳朵是具有保护作用的。酸性的它,能够抑制细菌在潮湿、黑暗的耳孔里滋生和繁殖,并且能挡住灰尘进入。可用湿毛巾简单地擦拭外耳。正常情况下,耳垢会慢慢脱落出来。如果耳垢实在太多,感到不舒服,影响了听力,那么应带去医院请医生处理为好。如果实在不想去医院,往耳道内滴点双氧水,把顽固耳屎软化,然后把水控出,用医用棉签将耳屎清理出来,最后再清洗一下,用医用棉签擦拭干净。
  耵聍不必人工清除。在说话、吃东西或打喷嚏时,随着下颌的活动,耳道内的片状耵聍便会慢慢松动脱落,而不知不觉地被排出。最好的办法是用干净的棉花签伸进去卷几下,轻轻地把耳屎清理出来。若是因为耳屎太多掏出比较困难,可以去医院请医生解决。
  如果出现了耳聋的情况,建议及早的去医院做检查,查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导致听力受损的原因有很多,患者需要查清具体的原因,保护好耳部,如果耳部有疾病,需要及早的治疗,防止情况恶化,损害身体健康。

相关推荐

耳聋会不会遗传
部分耳聋是可以遗传的,先天性耳聋主要是由于父母有遗传的基因,会造成耳聋,或子女,或者是隔代遗传。当然,先天性耳聋还有一部分是由于孕妇在怀孕的过程当中受到病毒的感染,或者是受到耳毒性药物引起。先天性耳聋的病人一定要到医院就诊,看是否是由于遗传因素引起,还是由于在怀孕的过程当中引起患儿耳聋的情况。后天性耳聋也有部分病人是由于遗传造成,遗传性耳聋的发病时间,由于耳聋基因的不同,发病时间也是不同。所以,目前在婚前体检的时候,就有包括耳聋基因的筛查,这样会避免一些父母带有耳聋基因,并通过筛查能够避免有耳聋的孩子出生。耳聋到医院就诊,如果发现是遗传性的,要尽早地进行干预治疗。
语音时长 01:30

2021-06-25

70963次收听

02:17
右耳朵聋了能恢复吗
右耳朵聋,有可能够恢复。能不能恢复跟很多因素有关系,如果右耳聋是突然出现的,及时治疗,百分之六七十的病人是能恢复的。若治疗不及时,比如耳聋出现以后,两三周才来治疗或者耳聋一查破坏的特别严重等,很大可能听力没有办法恢复。另外要找导致耳聋的原因,不是所有的耳聋都是突发性耳聋,是有明确的原因,比如是爆震、放鞭炮导致的,如果积极治疗,可恢复。有人是长期噪声刺激导致的,这种大多数恢复不了。有人是耳聋性的药物引起的,比如庆大霉素,若积极治疗可恢复,不积极治疗恢复不了。
耳聋的饮食禁忌有什么
耳聋的患者在饮食上应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还应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加重耳聋的症状,对病情不利。患者在生活中可适当多摄入富含铁、锌、蛋白质、维生素等的食物。
耳聋是怎么确诊的
耳聋在临床上出现的几率比较高,如果没有及时接受治疗,会丧失一部分听力,所以需要尽快通过听力检查、影像学检查、还有前庭功能检查,一旦在确诊之后,可以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
新生儿聋基因筛查准吗
先天性的耳聋在新生儿中是和常见的,并且是一种很复杂的疾病,通常是因为基因导致的,也就是染色体的异常,所以在新生儿出生以后聋基因筛查是必须要做的,这样的检查准确率非常的高,能检查出新生儿的身体是否健康。
导致耳聋的原因有哪些
导致耳聋的原因其实有很多,比如中耳炎、药物损伤、嗓声损伤、病毒感染、各种外伤。
特发性突聋如何治疗
特发性的耳聋有少部分患者可以自愈,还有一些患者则要通过治疗来缓解,尤其是发现后的一周内治疗效果会非常明显,治疗的方法有药物治疗,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辅助针灸,或是高压氧的方法治疗,但是也有一些患者由于治疗的不及时,产生了遗憾。在日常中,患者还要注意一些相关的事项,预防这种疾病。
耳聋基因筛查未通过是不是一定会耳聋
耳聋基因筛查未通过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患者或者孩子,他只携带某个耳聋基因。这种情况下,他是耳聋基因的携带者,这样他在未来有出现耳聋的风险,或者是否会发病,和不携带基因的人群一样。如果他是一个耳聋基因的发病者,他一定存在发病风险,而且医生会根据他是携带哪种耳聋致病基因,进行后续的干预和治疗方案。不同的耳聋基因致病者,后续的治疗方案和干预方案有所不同。因此当拿到一个基因检测结果的时候,还是要进一步的进行耳聋基因的咨询,才能得到更为准确的答案。
语音时长 01:12

2018-09-21

53574次收听

助听器可不可以网购
助听器不建议进行网购,原因有这样几点:首先使用哪种助听器和患者的听力损失程度密切相关,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选用的助听器类型和助听器的功率有所不同。所以,要根据患者听力损失的程度给患者选配一款适合听力损失程度的助听器。另外,助听器对于耳道也有要求;不同人群的耳道情况也不一样,在医学验配的过程中,会对耳道的情况进行采集和处理,然后制作出适合个体化的助听器。所以,不同人群的助听器耳道情况不一样,助听器外形也有所区别,这也是不适宜网购的原因之一。还有一点就是不同人群对聆听的效果不一样,患者的主观感受和主观需求也不一样;在医学验配的过程当中,会根据使用者的主观聆听喜好,进行一些微小的调试,调试过程需要患者主观配合,这是在网购过程当中也不能够实现的。以上几个原因就是共同说明助听器是不适合网购的,而是要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医学验配。
语音时长 01:57

2018-09-21

63049次收听

01:43
宝宝通过听力筛查能否说明听力完全正常
新生儿即使已经通过听力筛查,但是不等于终身都不会再发生听力方面的问题。因为如果新生儿通过了听力筛查,只能说明宝宝在接受检查之前,听觉外周系统功能正常。在孩子成长发育的整个过程当中,可能会存在各式各样的因素,能够影响到孩子听力的发育情况。比如有外伤因素、感染因素等相关的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孩子产生迟发性,或者是进行性,或者是后天性的听力损失。因此,一定要注意避免能够引起孩子出现听力损失的情况。针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检查,主要是使用耳声发射技术,或者是自动听性脑干诱发技术。耳声发射技术,以及自动听性脑干诱发技术,这两种技术测试的是新生儿听觉系统外周的功能。
01:36
单侧听力下降怎么办
患者如果是出现单侧听力下降的情况,首先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通常情况下,如果患者的单侧耳朵,出现听力下降的情况,就需要到医院的耳鼻喉科诊断,是否为病理性原因引起听力下降症状的出现,以及对于这种情况是否可以进行治疗。因为如果是出现单侧的听力下降现象,就需要高度警惕听神经瘤的问题;听神经瘤,就是听神经上的肿瘤,这个肿瘤的存在,可以对听神经,甚至是面神经,都会产生比较严重的一些影响。所以,患者只要是出现听力下降,或者是出现听力异常的情况,就应该要去有资质的医院,进行明确的诊断和治疗;但是,如果患者是出现单侧听力下降的问题,就更应该引起高度的警惕,一定要及时去就诊,及时进行治疗,一定要注意避免出现听神经瘤的问题。
01:56
助听器佩戴一只还是两只
对于助听器,通常建议患者佩戴两只。如果患者的双耳,都存在听力损失的情况,对于成年患者以及儿童患者,都强烈推荐进行双耳验配。患者的双耳,同时佩戴助听器,这与人体双耳的功能,有一定的关系:第一,人体的双耳同时聆听,可以具有立体声的功能。人类本身也有两只耳朵,两只耳朵同时聆听的立体化效果,就会更好。同时,双耳同时聆听接受到声音的质量,以及声音的效果,也会更好;第二,双耳同时聆听,可以有声源定位的效果。因为人体对于声源的定位,通常可以取决于声音到达双耳的时间差和距离差的不同,来实现;第三,在噪声的环境下,双耳同时聆听,可以具备降噪的功能。所以,综合考虑患者的这些因素,如果患者可以双耳同时佩戴助听器,则效果就会更佳。
突发性耳聋的症状
突发性耳聋主要有三大类症状,耳聋、耳鸣和眩晕。往往伴有眩晕的突发性耳聋病人,可能会与梅尼埃病相混淆。尤其是在疾病早期,眩晕的症状表现得非常强烈,可能会忽略了耳聋的存在。等到眩晕的症状得到控制的时候,患者才发现耳朵已经听不见了。所以三种症状是以听力下降为主,也可以是听力下降伴眩晕,也可以是以眩晕为主或者是眩晕伴听力下降。但耳聋、眩晕和耳鸣相互有关联,可以合并发生,也可以仅仅是听力下降为主。
语音时长 01:35

2018-08-09

53941次收听

分泌性中耳炎怎么治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大致可以分为保守型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的治疗方式需要针对病因选择。如果儿童患有上呼吸道感染,就需要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往往在上呼吸道感染控制好之后,分泌性中耳炎也会随之痊愈。保守治疗分为药物治疗、雾化治疗和理疗等治疗方式,这些治疗方式对于大部分病人都有效。部分分泌性中耳炎保守治疗无效的儿童,应该给予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可以进行鼓膜穿刺,把鼓室里液体抽出来。鼓膜穿刺需要通过鼓膜切开抽液,或者鼓膜切开加置管。如果儿童有腺样体增生肥大,可能在鼓膜切开置管的同时把腺样体切除。因为腺样体肥大增生可以堵塞咽鼓管的开口,导致开口不通,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反复发作。
语音时长 01:58

2018-08-09

54889次收听

02:13
孩子中耳炎注意事项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由于可以反复发作,家长要预防孩子的上呼吸道感染。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往往伴随着分泌性中耳炎的发作,所以要预防上呼吸道的感染,而且这是中耳炎最主要的预防方法。家长要增加孩子的抵抗力,饮食均衡,睡眠充足。如果孩子在哺乳期,家长也要特别小心,要掌握正确的哺乳动作姿势,避免误吸、呛奶。乳汁或者奶液可以通过咽鼓管到中耳引起逆行感染中耳炎,导致中耳炎的发作。因为儿童的咽鼓管和成人的咽鼓管不同,比较短、比较平、比较宽,尤其容易发生儿童分泌性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