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装支架的危害和后遗症
心脏支架植入术可能引发血管损伤、支架内再狭窄、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术后需长期服药并警惕出血风险。心脏支架植入主要用于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肌供血,常见后遗症包括穿刺部位血肿、心律失常、支架内血栓等。
血管损伤是支架植入的常见风险,导管操作可能导致血管内膜撕裂或穿孔,严重时需紧急外科修复。部分患者术后出现穿刺点出血或假性动脉瘤,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需加压包扎或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支架内再狭窄多发生在术后3-12个月,与血管内皮过度增生有关,可通过药物球囊扩张处理。急性支架内血栓虽概率低但危害大,常表现为突发胸痛,需立即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期间,消化道出血和脑出血风险增加,尤其老年患者需监测粪便隐血。
术后早期可能出现心悸、早搏等心律失常,多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通常1-2周自行缓解。约三成患者术后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表现为血压骤降和心率减慢,需静脉补液治疗。极少数情况下导丝穿破冠状动脉导致心包填塞,需要心包穿刺引流。金属支架植入后可能干扰磁共振检查,新型可吸收支架可避免该问题。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支架内再狭窄,需严格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
心脏支架术后需严格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定期复查凝血功能。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动物内脏和油炸食品。循序渐进进行有氧运动,术后1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戒烟并远离二手烟,控制血压血糖在达标范围。出现胸痛加重、牙龈异常出血或黑便时需立即就医。术后6个月需复查冠状动脉CTA评估支架通畅情况,长期随访有助于早期发现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