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肿瘤1A期为什么不化疗

60784次浏览

无论什么癌症在治疗的时候,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检查以明确患者的具体分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能给予患者最具针对性的治疗效果。在实际治疗的时候,针对不同分期的患者,医生会有不同的治疗方案,大部分1A期的癌症患者无需化疗,因为1A期患者大部分无出现转移或扩散的迹象,所以不用化疗,在治疗时要注意全面的做好护理。

癌症在治疗的时候,医生会事先安排患者进行检查,以明确患者的具体分期情况,具体分期的主要依据包括有病症严重程度、扩散情况、转移情况等,可分为1A期、1B期、1C期等。一般来说肿瘤1A期不需要化疗,那么,肿瘤1A期为什么不化疗?

因为1A期癌症的症状并不明显,且大部分为原发性癌症。所以,在实际治疗的时候,患者只需进行手术治疗,无需化疗。而手术方式可以选择局部切除手术,因为1A期癌症常常表现在原发性癌症,病灶部位局限于患者的癌变部位,没有扩散或者转移的迹象。因此,切除了患者的癌变部位之后,就能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而无需化疗的原因也是如此,因为1A期患者大部分无出现转移或扩散的迹象,所以,可以忽略化疗。但如果检查之后需要进行化疗的话,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化疗,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而且,无论实际治疗之后,患者是否需要化疗,患者都应在治疗之后,遵从医嘱定期回医院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

虽然1A期癌症的治愈率较高,治疗难度较小,但患者也不能因此掉以轻心,或者不进行治疗。如果是这样消极对待,就有可能导致癌症加重,患者的危害会逐渐变大。因此,第一阶段癌症患者诊断、及时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与此同时,为了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患者也应及时改变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在治疗时要积极配合治疗,乐观的面对,这样才可以增加战胜病魔的决心。

相关推荐

良性肿瘤边缘会不会有毛刺
肿瘤边缘有毛刺,多半是恶性肿瘤的特点。良性肿瘤不具有浸润性生长的特点,往往比较局限,形成一个局部的包块,表面是比较光滑的,境界也比较清楚,所以一般不会出现毛刺。如果是恶性肿瘤,由于肿瘤细胞具有浸润性生长,而且是无序生长,可以在肿瘤的边缘发现有毛刺征,比如临床上常见的肺肿瘤,就可以在X光片上、在肺片、胸片或者是肺CT的片子上,发现肿瘤的边缘有毛刺样的改变,这个时候,就能帮助判断是恶性肿瘤。在临床上往往根据肿瘤的边缘是否有毛刺,来区分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如果没有毛刺,多半都是良性肿瘤,如果有毛刺,多半都是恶性肿瘤。毛刺征对于临床诊断非常有意义,在进行精确的诊断之后,也能够帮助进行下一步的,比如说做病理的活组织检查来进行确诊。
语音时长 01:17

2021-07-09

89623次收听

蝶鞍扩大是什么意思
蝶鞍扩大属于影像学的表现,通常是指蝶鞍骨质出现了薄弱或直径变大,并没有特殊的意义,可能提示患者存在有垂体肿瘤或囊肿的改变。当然,如果患者有时候正常的垂体分泌较为旺盛时,也可能会出现压迫周围造成蝶鞍扩大的现象出现。建议患者出现蝶鞍扩大后,应该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检查,主要包括增强CT、垂体激素、增强核磁等,主要是明确垂体是否存在病变的问题。如果属于垂体肿瘤应该要进行手术切除,如果属于垂体囊肿,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来选择下一步的治疗。如果只是单纯的蝶鞍扩大,可以先暂时观察,不予处理。
语音时长 01:10

2021-05-28

72299次收听

02:07
肿瘤大小分早期晚期吗
不同器官、不同部位的肿瘤,从大小上判断是不一样的,如头部、脑部关键部位的肿瘤,有可能2cm已经是晚期,所以从大小并不是判断肿瘤早期、晚期的明确指标。如3cm以下的肝癌,应该是早期,但肿瘤生长的部位不一样,可能影响判断,同样是一个小的,如肝癌长在一个相对肝脏结构不重要的地方,可以早期切掉,可能是早期肿瘤,哪怕是5cm的肝癌,可能亦是早期。但肿瘤长在非常关键的部位,即便是一个很小的肿瘤,由于无法切除,仍然要判断晚期,或者跟重要的血管结构长在一起,根本无法切除,仍然判断晚期。
02:43
放疗为什么知道的人少
放疗发展的年代很长,早期技术较落后,从业人员少,治疗肿瘤,疗效不高,医学重视度不大。知道的人少。一、放疗专家少,只有内科、外科的1%。如果医务人员有500人,放疗只有1万左右;二、对于装备以及技术,缺乏推广、宣传。机器不做广告,老百姓就不知道;三、人们对于以往的印象,很难改变,不了解放疗手段的发展、疗效以及优势。推广是为让更多的人知道它的进展,这样治疗效果才能提高,而且没有创伤。
02:46
如何对待放疗的并发症
控制放疗的并发症,要学外科思维,大胆用剂量,通过内、外科系统处理把肿瘤控制好。放疗副作用虽小,但有的正常组织和肿瘤根本避不开,所以必须正确对待放疗的并发症。肿瘤治疗的最大并发症是肿瘤不能控制,肿瘤不能控制或复发或未控,会影响患者寿命,对待并发症要和外科大夫学习,外科开刀要内科帮忙,心脏、呼吸、急救,还有麻醉,都围绕外科。
02:32
头颈部肿瘤病人的放疗口干严重吗
头颈部肿瘤病人放疗口干的并发症不少,副作用很严重,是出现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是二维平面照射,前后对穿,两边对着照,放疗效果很差,正常组织反应很大。到今天放疗叫调强,称为断层调强或旋转调强,对周围正常组织的保护,得到极大改善。所以口干,像腮腺、唾液腺只要想保护,就能保护。现在对于头颈部肿瘤病人,放疗的副作用大大减轻,肿瘤的控制效果明显提高。现代放疗的精准治疗,让头颈部肿瘤病人的并发症、副作用大大减轻,口干明显减少,所以大家应期待新的治疗方法。
放疗发展历程
放疗发展100多年,经历了坦荡而艰辛的历程。最早的放疗是伦琴发现X线,居里发现镭就开始,1895年到1898年就开始了放疗。放疗是火箭军,那么这个时候的放疗只相当于当时的地雷和手雷,这个时代叫初级放疗。经历了50多年到第二阶段就是上世纪50年代,就是常规放疗,这个时候出现了钴炮、钴-60治疗机、直线加速器,相当于火炮,我们的炮弹可以打出去,乌烟瘴气、云山雾罩。但是由于当时的定位精度不高、能量强度不大,所以它只能作为打仗的辅助武器。就像我们打仗,火炮先掩护,陆军再杀,所以这个时代放疗仍然是经历一个辅助的地位,相当于跑龙套。第三个阶段就是现代放疗,精准放疗。也近20多年到现在发展到精准放疗。第一,影像得到提升。第二,它的能量聚焦得到提高。第三,它的装备能够定位精准。第四,它摧毁肿瘤能力增强。所以这就达到了经过了100多年的这样一个三个阶段的发展。所以放疗的今天从地雷、手雷、手榴弹、火炮到今天的火箭。所以放疗成为以前的炮兵,现在成了火箭军,所以是癌症治疗当中的生力军,而且在主战场发挥重要作用。
语音时长 01:53

2020-07-17

60126次收听

肺部肿瘤的早期症状
肺部肿瘤一般分为良性肿瘤和恶行肿瘤两种,肺部良性肿瘤早期一般没有特殊的症状,咳嗽一般较为常见,对于吸烟或者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人,咳嗽程度会加重,次数较为频繁。肺部恶性肿瘤早期会导致咳嗽,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另外还会出现痰中带血。
化疗后的反应有哪些
患了癌症一般都需要进行化疗,而癌症病人化疗后,因各人体质和化疗方案的不同,其反应也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的就是身体衰弱还有免疫功能出现下降,以及骨髓抑制的反应,还有就是会出现炎症反应以及心脏的毒性和肾脏毒性,以及静脉炎和肺纤维化等等,这些都是化疗后会出现的一些反应。
肿瘤化疗后吃什么食物好
肿瘤化疗后,一般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反应,所以饮食是十分重要的。化疗后患者容易出现脱发、恶心、呕吐的情况,可以多吃一些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有利于患者的恢复。营养还要均衡,多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有利于缓解体质虚弱的情况。如果化疗后,出现腹泻的情况,可以吃一些有营养的流质食物或者半流质食物,减轻肠胃负担。
化疗后吃什么
患者在化疗以后一定要保证营养充足,这时候要增加蛋白质和糖分的摄入,很多富含抗癌成分的食物对于身体恢复也是很有帮助的,比如卷心菜,大白菜,紫菜,海带等。适当的吃一些新鲜水果,尤其是富含维生素c以及维生素b族的食物对于化疗后患者恢复也是很有好处的。
化疗怎么保护血管
就目前而言,化疗基本采用中心静脉置管,如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等,这样不会引起严重的静脉炎、疼痛的症状。若在治疗中,发现化疗药物的外渗,引起局部皮肤坏死,可采取局部的药物封闭、冷敷、激光照射等方法缓解。
语音时长 01:29

2018-09-14

56191次收听

化疗后血常规报告单关键看哪些
化疗后患者,会出现骨髓抑制的情况,故血常规的复查很重要。主要观察以下四方面:第一为白细胞计数,是观察的首选;第二为红细胞血红蛋白计数;第三为粒细胞计数,即白细胞的亚型;第四位血小板计数。一般会根据不同的计数等级,来选择不同治疗方案。
语音时长 01:31

2018-09-14

54290次收听

01:43
放疗化疗病人的调养与护理
放疗与化疗,是癌症治疗的两大手段。但是,放化疗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可以损伤正常的细胞,能够引起一些毒副反应。因此,对于放化疗的患者来说,在日常生活当中,做好调养与护理,在癌症的治疗过程当中,非常重要。放化疗病人的术后需要注意几个方面。第一,胃肠道的不适症状,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第二,溃疡的发生,比如口腔溃疡、消化道溃疡引起的疼痛;第三,多数患者会出现脱发;第四,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的情况,因此,患者在做完化疗以后,应该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能等。另外,患者在放疗和化疗以后,一定要注意补充营养,要均衡膳食。患者的饮食,应该以优质蛋白质为主,再辅以富含纤维素和各种维生素的蔬菜。同时,也要尽量保持心情愉快。
预防性化疗一般做几次
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全身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可成功地缩小、甚至消除瘤块、甚至治愈疾病,却也会损伤人体的正常细胞,带来呕吐、脱发、白细胞下降等不良反应。因此,化疗的艺术就在于是否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化学药物的效力和减低其所带来的毒性反应,即:“充足用药、及时停止”。那么,预防性化疗一般做几次好呢?这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肿瘤性质、患者体质和治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