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腰椎椎间孔镜手术
腰椎椎间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脊柱外科技术,主要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等疾病。该手术通过椎间孔自然通道置入内窥镜,在直视下摘除突出髓核或松解神经压迫,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腰椎椎间孔镜手术的核心操作流程包括定位穿刺、逐级扩张、建立工作通道、镜下减压四个步骤。术前需通过磁共振或CT明确病变节段,术中在X光引导下将穿刺针精准置入目标椎间孔,随后逐级扩张软组织至直径约7毫米,形成内窥镜及器械的操作通道。医生通过高清成像系统可放大观察神经根与突出物的位置关系,使用微型钳夹、射频电极等工具完成髓核摘除或骨赘磨除,同时通过持续生理盐水灌注保持术野清晰。手术时间通常控制在1-2小时,出血量一般少于20毫升,多数患者术后当天即可下床活动。
该技术主要适用于单侧神经根受压的包容性椎间盘突出、极外侧型突出、部分钙化型突出以及轻中度椎间孔狭窄病例。对于中央型巨大突出、严重椎管狭窄合并脊柱不稳等复杂情况,可能需要联合其他术式。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神经根牵拉反应、硬膜囊撕裂、椎间隙感染等,但发生率低于传统开放手术。患者术后需佩戴腰围4-6周,避免弯腰负重,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促进康复。
术后3天内保持切口干燥,2周后拆除缝线,1个月内避免久坐久站。康复期建议进行五点支撑法、游泳等低冲击运动,3个月后逐步恢复正常活动。日常需注意保持正确坐姿,睡眠选择硬板床,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荷。若出现下肢放射痛加重或发热症状应及时复诊。
相关推荐
03:10
03:26
02:19
02:21
02:14




